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8篇
  免费   83篇
  国内免费   156篇
测绘学   75篇
大气科学   54篇
地球物理   27篇
地质学   358篇
海洋学   54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27篇
自然地理   3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33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11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9年   3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在地面上不过是十年以前吧!那时,石油工人一碰到鑽井中的水,就会懊伤地說:真糟糕! 說实在的,那时遇到这种情况确也无从开心起。石油通常是储藏在地下深处。为了采取石油。往往必须打数千公尺深的鑽井,消耗掉的緊張劳动时間,不是一天、一週,而是好几个月。有时,当晝夜不息的  相似文献   
42.
近年来,随着土地管理政策的变化、土地管理职责的加重,在为土地管理事业提供难得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向土地管理部门提出了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如何继续履行好我们的职责,切实做到保护好耕地、保障好发展、化解好矛盾,成为一个需要我们不断思考、不断探索、妥善解决的重大课  相似文献   
43.
本文从海洋与气候变化等重大前沿科学与应用对空间海洋观测系统的需求出发,基于当前国内外空间激光技术水平与前期海洋激光遥感的探索,提出了海洋遥感从二维向三维发展的紧迫性,并将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作为未来“海洋三维遥感”的主要技术手段。本文对近50年国内外激光海洋剖面探测技术的理论与应用、基础性关键探测机理问题,尤其是近10年来的试验性探索及其在多个海洋科学问题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结合中国自主“观澜号”海洋科学卫星计划中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的系统论证与指标要求,提出了未来海洋剖面探测激光雷达发展路线图建议以及中国有望率先在空间海洋剖面激光探测领域取得突破的设想。  相似文献   
44.
正笔者曾参与中学地理课堂教学竞赛活动,很有感触。一、多思考一些课标课标是新教材的灵魂,它规定学生学习的知识范围和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心中有课标,才能真正领会课标的精神实质,将课标要求内化为自觉行动。心中有课标,才能与教材作者进行心  相似文献   
45.
毕瑞  甘淑  袁希平  李绕波  高莎 《测绘通报》2022,(4):83-89+129
针对不同地形环境下存在的飞行安全性低、数据冗余、构建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差等问题,本文以单镜头四旋翼小型无人机为试验设备,对平坦地形环境下的复杂单体建筑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和环视航线;对复杂山地地形环境下的泥石流沟谷使用水平航线、井字形交叉航线及视频航线构建三维模型,并结合航线参数、三维模型质量和精度,探讨了不同地形环境下无人机航线规划方案对三维模型构建的影响。经评价分析可知:①使用环视航线能安全、快速地获取平坦地形下的复杂单体建筑影像,构建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②使用井字形交叉航线能构建山地地形下泥石流沟谷的完整、质量好、精度高的三维模型,但飞行安全性、时效性较低;③使用视频航线,影像重叠度高,能构建完整、质量好的三维模型,模型精度并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46.
贵州松桃道坨锰矿含锰岩系地球化学特征 和沉积环境分析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道坨锰矿床是贵州锰矿整装勘查过程中新发现的全隐伏超大型锰矿床,其含锰岩系赋存于南华系大塘坡组第一段底部黑色页岩中,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产出。对含锰岩系主量及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分析:其V/(V+Ni)、V/(V+Cr)、V/Cr、Ce/La值,及U、V、Ni、Mo等氧化还原敏感元素的富集程度显示其形成于缺氧环境。含锰岩系富集As、Mo、Ag、Sb,及Al/(Al+Fe+Mn)、(Fe+Mn)/Ti、Co/Zn值均显示热水沉积物特征,且在(Cu+Ni+Co)×10—Fe—Mn、Co/Zn—(Cu+Ni+Co)关系图解中,岩矿样品投影点均落在热水沉积区内,反映了热水作用对锰的富集和成矿影响甚重。此外,Al2O3/(Al2O3+Fe2O3)、Al/(Al+Fe)、Al/(A1+Fe+Mn)、(La/Ce)N值及(K2O+NaO2)—SiO2、La/Ce—Al2O3/(Al2O3+Fe2O3)图解指示含锰岩系形成于被动大陆边缘背景。  相似文献   
47.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砾岩成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贵州晴隆中二叠统大厂层中—上部产出一套呈囊状、透镜状分布的砾岩层。对大厂层砾岩沉积序列、结构、构造特征和矿物组合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沉积序列为"反粒序",砾岩成分单一,基本为玄武质,是由峨眉山玄武岩直接改造而成,未发育河道相沉积特征;大厂层砾石具特殊的"泥化边"构造,是玄武岩在海水中大量水解的直接证据,填隙物中的青磐岩化矿物组合表明砾岩遭受了低温热液的改造。填隙物具有接近凝灰岩的Zr/Hf(30.7~43.4,均值38.0),揭示玄武岩在改造形成砾石的过程中有火山碎屑(火山灰)参与成岩;砾石和填隙物相对玄武岩贫Na(Na2O)富K(K2O),三者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其中∑REE呈规律性变化(玄武岩最高,砾石次之,填隙物中最低)。沉积背景分析认为,峨眉地幔柱作用使地壳发生了差异抬升,抬升一侧暴露遭受剥蚀形成不整合面,相对沉降一侧继续接受沉积,大厂层正是峨眉山玄武岩前锋带在局限海盆边缘(沉降侧),于茅口灰岩之上继续沉积的产物。大厂层砾岩形成机制是:炽热玄武岩流在海水中急剧爆裂,同时火山碎屑参与沉积,形成的玄武岩前积层(淬碎熔岩角砾)及凝灰岩,沉积在茅口组灰岩之上;在后期的演化过程中,炽热玄武岩冷凝收缩,柱状节理发育,在潮汐流和沿岸流的相互作用下不断磨蚀形成大厂层砾岩。  相似文献   
48.
肖波 《地质与勘探》2014,50(1):182-191
[摘 要]赞比亚位于著名的中非新元古代沉积型铜(-钴)矿带上,铜带省和西北省是该国最主要的铜-钴矿集中分布区;相对于找矿程度已经很高的铜带省,西北省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且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此拥有巨大的找矿潜力,已成为该国找矿突破的重点区域。目前西北省主要著名的矿山/矿床有3个:坎桑希、卢穆瓦纳、卡伦比拉。这些铜-钴-金-铀-镍矿床的含矿地层、矿化特征与铜带省传统经典的沉积型铜-钴矿既有相似性,又明显具有差别。本文通过对西北省区域地质和已发现矿床地质特征的介绍,对该省的找矿潜力进行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49.
敦煌地块南缘石炭纪埃达克岩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7,自引:5,他引:2  
侵位于敦煌杂岩中的青石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锆石LA ICP-MS U-Pb同位素测年研究结果表明其形成年龄为335±2Ma。岩石地球化学分析显示其具有高SiO2、高Al2O3和低MgO的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强烈富集Sr、亏损Yb和Y,具有较高的Sr/Y比值等特征,与埃达克质岩石具有一致的地球化学特征。青石沟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的Nd和Hf同位素值(εNd(t)=-9.39~-11.03,εHf(t)=-7.6~-16.6)显示其具有明显的壳源特征;Nd及Hf模式年龄值(Nd模式年龄t DM=1.83~1.98Ga,Hf二阶段模式年龄t DM2=1.53~1.95Ga)均表明其源区可能与元古代敦煌杂岩相关;结合较高的Mg#,低Cr和Ni含量,无Eu异常等特征,暗示该岩体为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综合区域地质特征,初步认为敦煌地区早石炭世处于由陆陆俯冲(地壳加厚)作用向陆内伸展体制转化的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50.
拿若铜(金)矿床是多龙矿集区内继多不杂斑岩铜(金)矿、波龙斑岩铜(金)矿之后又一取得重大找矿突破的大型斑岩型矿床。作者以矿区探矿工程分析数据为基础,研究各成矿元素空间分布规律。成矿元素在垂向上的分带特征不明显,在平面上分带特征较显著,表现为自矿区中心ZK0001,向南西方向具有Cu+Au-Cu(Au、Ag)→Cu(Ag、Au)-Cu(Ag)的分带特征。同时,矿区土壤地球化学测量显示,从0线开始至31线(北东→南西)具有Mo、Cu→Mo(Cu、Au)→Cu、Au(Ag、Mo、Pb)→Pb→Pb、Zn分带特征,显示物质来源和热源位于0线附近,成矿流体是以0线、7线一带向四周运移,并具有从北东向南西方向运移的特点。通过矿床地质特征、元素分带特征研究,建立了矿区地球化学勘查模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