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5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63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95篇
地球物理   83篇
地质学   365篇
海洋学   5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47篇
自然地理   48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21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9篇
  2014年   42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4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43篇
  2007年   45篇
  2006年   34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3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 毫秒
611.
西藏冈底斯南部陆陆碰撞早期成矿作用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冈底斯带南部发育有大量的斑岩铜钼矿床和矽卡岩型铜铅锌多金属矿床,形成了斑岩铜矿带和多金属矿带.前人的研究表明,成矿带内的矿床形成年代大都小于30Ma,处于碰撞后期伸展构造环境.本文对冈底斯带中南部的甲龙矽卡岩型铁矿、撒当金银矿床(点)和多底沟矽卡岩型钼矿床(点)开展了年代学研究,结果显示:甲龙铁矿黑云母二长花岗斑岩的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1.1 ±0.4Ma,MSWD=0.94;撒当赋矿安山岩锆石LA-ICP-MS U-Pb年龄为62.6±0.5Ma,MSWD=1.51;多底沟钼矿床(点)3件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64.3±0.8Ma ~ 69.2±3.3Ma,加权平均模式年龄为66.7±6.4Ma(MSWD=8.1).三个矿床(点)的同位素年龄表明成岩成矿事件和印度-欧亚板块陆陆碰撞早期构造岩浆事件有关.结合前人工作,我们提出冈底斯中南部发生了大规模与陆陆碰撞早期岩浆事件有关的成矿作用,形成了大面积分布的矿床,具有良好的找矿前景,应引起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612.
提要:腾冲地块芒市地区钾长花岗岩分布于芒市北部五叉路乡核桃洼、江东乡杨家寨和轩岗乡南约村一带,主要由钾长花岗岩组成。芒市地区钾长花岗岩大部分是作者通过1∶5万区域地质填图,从原高黎贡山群中解体出来的。为了限定该地区岩浆事件的准确时间,本文对该区钾长花岗岩进行了LA-ICP-MS锆石U-Pb定年和地球化学研究。测得芒市地区钾长花岗岩中锆石的206Pb/238U年龄加权平均值为(60.8±0.8) Ma,其形成时代属于古近纪。该区钾长花岗岩具有高SiO2(67.97%~80.62%)、高碱(K2O+Na2O=5.08%~8.79%)、中-高钾(K2O/Na2O=1.11~17.80)、低P2O5含量(0.01%~0.15%)的特征。铝饱和指数(A/CNK)介于1.03~2.31之间,岩石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过铝质-强过铝质S型花岗岩。岩石总体上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Rb、Th、U、Ta、La、Pb、Nd、Sm、Gd等,明显亏损高场强元素Ba、Nb、Ce、Sr、Zr、Hf、Eu等。稀土元素总量(ΣREE)为56×10-6~323×10-6,平均为183×10-6,稀土元素配分曲线呈右倾型, LaN/YbN为1.58~41.60,δEu=0.18~0.71, 显示弱到中等程度的负铕异常,具有明显的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的特征。地球化学研究表明,该花岗岩是以含粘土的变质杂砂岩和粘土岩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可能来源于本区中晚元古代高黎贡山群为代表的地壳物质的部分熔融。是典型壳源成因类型,具岛弧型同碰撞花岗岩特征。该区古近纪钾长花岗岩的形成表明,在60.8 Ma以前,雅鲁藏布江—密支那洋已关闭,印度板块与冈底斯—腾冲板块之间的俯冲、碰撞作用已经发生,并处于岩浆弧形成阶段,为印度板块与冈底斯—腾冲板块之间俯冲、碰撞、成弧造山构造岩浆活动的响应。古近纪钾长花岗岩形成时代及其构造环境的厘定,为进一步探讨腾冲地块构造演化提供了新证据。  相似文献   
613.
拉萨地块北部~90Ma斑岩型矿床年代学及成矿地质背景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近年来青藏高原多个大型—超大型斑岩Cu-Mo-Au矿床的发现已引起人们广泛的关注,现有研究显示这些含矿斑岩和斑岩型矿床的形成年龄主要集中在120~110Ma、~90Ma、54~45Ma和18~12Ma4个阶段,其中90Ma左右的斑岩型矿床的成矿地质背景仍存在很大争议。本文报道拉萨地块北部尼玛县拔拉扎斑岩型矿床含矿斑岩的LA-ICPMS锆石U-Pb定年以及辉钼矿Re-Os定年结果,并分析了该期的成矿地质背景。两件花岗闪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92.1±1.2Ma、93.8±1.2Ma,代表了岩浆的结晶时代;而辉钼矿Re-Os模式年龄为88.2~89.6Ma,代表了拔拉扎矿床的成矿年龄。依据区域地质资料,本文认为拉萨地块北部~90Ma岩浆活动和成矿作用既不可能是雅鲁藏布江结合带所代表的新特提斯洋平板俯冲或洋脊俯冲的产物,也不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盆南向俯冲消减直接的产物,而很可能是班公湖-怒江洋盆俯冲消减闭合之后碰撞过程的产物。因此本文认为拉萨地块中北部地区~90Ma的岩浆作用及其成矿作用是形成于碰撞的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614.
UKF算法中,Sigma采样点体现对均值和方差的传递精度.文中利用一种新的采样策略——蒙特卡洛模拟法采样策略,生成Sigma点集,再对每个Sigma点进行非线性变换,变换后仍通过非线性卡尔曼滤波公式计算,利用一个仿真算例验证采样策略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615.
唐岗村是通许县冯庄乡西北部的一个小村庄,人口382人,占地935亩,人均耕地2.5亩。该村人少地多,一些群众争先到村外建房、在路边修宅,村里的一些破旧房屋却闲置下来,无人居住,村庄“摊煎饼式”地向外扩张“,空心村”发展迅速,村内空闲地高达400亩,土地浪费十分严重。针对上述情况,该乡在对“空心村”、砖瓦窑场、工矿废弃地的“三项整治”中,以唐岗村为试点实行“宅田挂钩”管理,节约用地368.5亩。在整治中,乡国土资源所深入开展《土地管理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转变群众思想观念,使村民全面了解土地政策。并严格落实一户一宅的规定,将每户一…  相似文献   
616.
正确处理地价与房价关系推进房地产市场协调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617.
记者从4月8日广西地质勘查总院经济工作会议上了解到,这支广西地质勘查的主力军去年取得了一批新的地质勘查成果,在当前则面临着找矿难度加大,找矿资金有限,找矿难有重大突破的困境。 广西地勘总院是由原地矿、有色、核工业三个行业的地质勘查队伍合并而成的。组建一年来,该  相似文献   
618.
纳日贡玛铜钼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类型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矿地质背景、含矿斑岩体及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及同位素地球化学特征等系统资料,并通过与玉龙斑岩型铜钼矿床的对比,认为纳日贡玛铜钼矿床成因类型为斑岩型铜(钼)矿床。  相似文献   
619.
锡矿往往与长英质岩浆岩伴生,然而锡矿形成的热能源区尚不清楚,其可能与地幔物质相关。我国云南锡矿带中出露的中-酸性岩石及碱性岩杂岩体为研究锡矿及其周围岩浆成因提供了良好的物质条件。本文报道了云南个旧地区代表性的花岗岩、辉长-闪长岩和碱性岩类新的全岩地球化学、锆石U-Pb年代学和Hf同位素数据。LA-ICP-MS锆石U-Pb定年表明上述岩石分别形成于81.43±0.46Ma(82.89±0.58M)、81.35±0.22Ma和80.35±0.72Ma,指示它们为晚白垩世近同期岩浆活动的产物。其中闪长岩、碱性岩和花岗岩中锆石的Hf同位素组成不均一,ε_(Hf)(t)分别为-4.2~+0.8、-7.5~-1.9和-8.4~+0.4。尽管这些岩体的侵入时代一致,但它们的地球化学特征和同位素特征存在差异,表明这三类火成岩来自不同的岩浆源区,三者不是同一母岩浆相互演化的关系。个旧杂岩体中花岗岩为弱过铝质岩石,SiO_2与P_2O_5含量呈负相关的关系,排除S型花岗岩的可能。亏损Zr、Nb、Sr、Eu等大离子亲石元素的特征可能为锆石、磷灰石、长石类造岩矿物分离结晶作用的结果;Zr、Nb、Ce和Y总量较低,低的FeOT/MgO比值和低的锆石饱和温度表明,指示出个旧地区的花岗岩应为高分异I型花岗质岩石而非A型花岗岩。个旧地区形成于晚白垩世时期的中基性、碱性岩石可能为不同的幔源岩浆近同时侵入的产物,底侵的幔源熔体带来热量诱发中、下地壳岩石发生部分熔融形成含矿的花岗岩,幔源岩浆对于成矿至少在能量也可能在成矿物质上有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20.
一种新的适合富有机质沉积岩的Re-Os同位素分析方法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虽然富有机质沉积岩中的Re和Os主要都富集在有机质中,但其中碎屑部分中的Re和Os也会影响其Re-Os等时线的准确度和精度。目前最常用的Cr O3-H2SO4溶样法虽然能尽量避免碎屑物质中Re和Os的溶出,但该方法具有Re流程空白高和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因此,本研究尝试在富有机质沉积岩Re-Os同位素分析中使用H2O2-HNO3溶样来代替Cr O3-H2SO4溶样。本研究利用国际油页岩标样SGR-1b(USGS)为实验研究对象,分别对HCl-HNO3溶样、Cr O3-H2SO4溶样和H2O2-HNO3溶样3种溶样方法进行了对比研究。研究表明,H2O2与HNO3的体积比约为5﹕1的H2O2-HNO3溶液,不仅能保证样品和稀释剂的Re、Os同位素达到同位素交换平衡而且尽可能地避免碎屑物质中Re和Os的溶出。本方法相比于HCl-HNO3溶样,能尽量避免碎屑物质中Re和Os的溶出;而相比于Cr O3-H2SO4溶样,该方法具有本底低、无污染的优点。最后利用H2O2-HNO3溶样方法对广西金秀地区的泥岩样品和广东大宝山地区的碳质页岩样品进行了Re-Os同位素定年分析,分别得到了(404±5)Ma(IOs=1.57±0.13,n=8,MSWD=50)和(211±11)Ma(IOs=0.67±0.09,n=5,MSWD=11.1)的等时线年龄,这一结果与HCl-HNO3溶样得到的结果((412±11)Ma,IOs=1.18±0.38,n=8,MSWD=311;(223±18)Ma,IOs=0.59±0.14,n=5,MSWD=63)在误差范围内一致,但更为精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