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5篇
  免费   989篇
  国内免费   1282篇
测绘学   694篇
大气科学   1972篇
地球物理   568篇
地质学   3853篇
海洋学   455篇
天文学   219篇
综合类   249篇
自然地理   436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22篇
  2022年   120篇
  2021年   137篇
  2020年   36篇
  2019年   97篇
  2018年   151篇
  2017年   162篇
  2016年   195篇
  2015年   155篇
  2014年   707篇
  2013年   298篇
  2012年   113篇
  2011年   178篇
  2010年   153篇
  2009年   94篇
  2008年   120篇
  2007年   75篇
  2006年   52篇
  2005年   4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215篇
  2002年   1722篇
  2001年   1875篇
  2000年   375篇
  1999年   117篇
  1998年   83篇
  1997年   67篇
  1996年   88篇
  1995年   129篇
  1994年   88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118篇
  1991年   65篇
  1990年   153篇
  1989年   64篇
  1988年   25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5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12篇
  1982年   1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10篇
  1979年   10篇
  1978年   6篇
  1977年   4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南极冰藻的总脂含量及脂肪酸组成与其低温适应性的关系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通过对南极水样中分离出来的4种南极冰藻(2种硅藻和2种绿藻)在不同温度下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的研究,发现2种硅藻(H1和H2)通过增加胞内脂肪含量和不饱和脂肪酸的组成来提高其低温适应性,而且单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多不饱和脂肪酸,发挥主要的作用;绿藻L1的总脂含量变化不大,但在低温条件下,其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亦相应提高;绿藻L4的总脂含量和脂肪酸组成变化与2种硅藻相似,但2种绿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含量远高于单不饱和脂肪酸,发挥主要的作用。研究结果还显示,低温有利于短链脂肪酸的合成。同时作为膜磷脂重要组成成分的C22:6脂肪酸在4种冰藻中均保持稳定,含量相对较高,这也是对南极低温环境条件的适应。  相似文献   
42.
根据1998年8月至10月每月一次对大鹏澳海区养殖网箱水体定点26h连续观测,统计了各网箱水体中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周日变化范围和平均值;分析了磷酸盐和硅酸盐的周日变化特征;讨论了磷酸盐和硅酸盐与环境因子的相互关系;估算了各网箱水体的磷负荷;初步评价了网箱水质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43.
44.
格陵兰东南部和相邻大洋表层气温时序中记录了一个急剧的事件。这一事件大约出现在3100a(模拟年) ,持续约40a ,以温度降低3°C为特征。由于其峰值比平均值高6个标准偏差(σ)以上 ,可以认为降温是急剧的。如果该区域年平均表层气温时序正常排布 ,那么这种异常可能每数亿年出现一次,如此大幅度降温持续那么久的概率极小。如果将不足40a的变化从时序中去掉 ,那么事件高峰期表层气温低于平均值10~11σ。大气层较低层位的这种急剧降温源于海面温度急剧下降。大约3086a开始 ,格陵兰东海岸中部滨外发育了约0.5°C…  相似文献   
45.
利用在水温垂直剖面无因次自模函数研究海洋垂直热结构方面的经验,对含中层冷水垂直热结构海水水温的正、负梯度层,提出了2种无因次温度和深度表达式,然后利用实测资料按单站和整个研究海区分别拟合了自摸函数θ=f(η)。回算检验结果表明,用上述自模函数回算水温的平均均方误差均小于0.15℃,证明了含中层冷水的垂直热结构亦存在自模性,所提出的无因次经验表达式具有可靠性,纠正了认为自模函数的建立仅适用于单跃层结构的观点,并为进一步建立黄海中层冷水垂直热结构数值预报模式奠定了实验基础。  相似文献   
46.
海岸线长度与分维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的变化研究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结合国内外海岸线分形研究进展,以江苏省海岸线为例,系统地探讨了不同比例尺地图上海岸线长度与分维的变化及其规律。指出海岸线长度与地图比例尺之间存在有IgL=aIgk b的基本关系;其次,对于同一条海岸线来说,使用量规法和网格法计算所得分维结果是不同的,使用量规法的计算结果大于使用网格法的计算结果;再者,在不同比例尺地图上,同一海岸线的分维是不同的,随着地图比例尺的逐渐变小,海岸线分维相应地逐渐变小,且在不同比例尺间使用量规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大于使用网格法计算所得海岸线分维结果的差值。  相似文献   
47.
近年来三亚湾海洋生态与生物资源研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海南热带海洋生物实验站近年来对三亚湾开展热带海域生态环境与资源调查研究的情况,特别是该站于1999年被确定为国家重点试验站以后,对三亚湾海域营养盐结构、生物固氮作用和沉积物-海水界面间磷形态分布的调查结果。  相似文献   
48.
长江口深水航道数学模型信息系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GIS二次开发软件ArcView,完成数学模拟所需的计算网格生成及线边界法中地形数据提取的优化。集成ArcView、Visual Basic及长江口潮流数学模型,实现了数值模拟计算成果的三维可视化及实时互动的动态演示。所开发的长江口数学模型信息系统能根据整治工程需要,提交各类工程数据库。  相似文献   
49.
提出了海上浮动软管的三维静态分析模型。在四级海情下,对输送柴油的软管求得了解析解,得出了软管在侧向和垂直方向的偏移及其所受的拉力,认为此时的软管是不安全的。  相似文献   
50.
莱州湾温带风暴潮预报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依据莱州湾羊角沟、夏营两站建国以来的风暴增水资料,对莱州湾建国后发生的风暴潮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探讨了温带风暴潮产生的物理机制,此外还对莱州湾温带风暴增水以及诱发增水的天气形势进行了分析分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莱州湾温带风暴潮统计预报方法,并在作业预报中对模型进行了检验,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