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8篇
  免费   120篇
  国内免费   161篇
测绘学   102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13篇
地质学   475篇
海洋学   82篇
综合类   523篇
自然地理   18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6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63篇
  2016年   83篇
  2015年   24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25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33篇
  2010年   41篇
  2009年   48篇
  2008年   42篇
  2007年   55篇
  2006年   65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40篇
  2003年   80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5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5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7篇
  1991年   6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3篇
  1982年   11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4篇
  1978年   20篇
  1977年   29篇
  1976年   42篇
  1975年   9篇
  1974年   12篇
  1973年   4篇
  1966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1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雷州半岛湛江组红树孢粉组合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开发  张玉兰 《海洋学报》1998,20(4):141-144
雷州半岛的第四纪沉积,为早更新世的湛江组、中更新世的北海组、晚更新世的湖光岩组,该区以湛江组沉积厚度最大且典型.  相似文献   
144.
地震现象地震俗说地动,就是我们居住的地方忽然摇晃起来了。它与日蚀、月蚀、台风、暴雨、洪水、冰雹、寒流、霜冻……等一样,是一种经常发生的自然现象。地球上每年约发生地震五百万次,其中大部分是轻微震动,人感觉不出来,用仪器才能记录到。从历史记载看,人能感觉到的有五万次左右,破坏性大地震全世界每年只有十几次,而且大部分发生在大洋里或人烟稀少的山区,发生在陆地上人口稠密的地方就更少。  相似文献   
145.
几年来,我们在地震资料的解释上,先后采用过三种方法。即恒定的平均速度和非线性平均速度作图法;层平均速度作图法以及现在用的地震测井曲线分层作图法与射线量板法相配合的方法。为了加深对目前采用的射线量板作图法的了解,有必要回顾一下前两种方法的概况。   相似文献   
146.
250/40泥浆泵大人字齿轮,一般在钻场经过半年左右的使用,大齿轮偏心轴外径就会磨扁,大瓦与轴就会旷动,需要进厂检修,每次检修都得更换大瓦,把轴找圆。因没有专用或大型机床,无法将大人字齿轮轴车圆,而只好用手工锉刀锉,砂布拉,但也找不圆,弄不光。大瓦放上后,间隙不一保证不了检修质量,达不到设备使用周期,而只好提前入厂检修。   相似文献   
147.
我队施工的织金煤田,岩层薄而且软硬相间,标志层均是致密坚硬岩层(燧石灰岩、硅质菱铁岩、含铁硅质岩等)。由于岩层软硬悬殊,换层频繁,裂隙、溶洞发育,采用钢粒钻进,不仅事故多,效率低,岩芯采取率低,钻孔极易歪斜,甚至容易将煤层打薄、打丢。自从采用金刚石钻进以来,取得了一定效果。但在1979年以前,由于设备配套、生产管理和操作技术方面存在一些问题,钻头寿命极短,平均钻头进尺小于10/米个,所以钻进费用大大高于钢粒钻进。   相似文献   
148.
所谓泥炭就是在地表过渡潮湿和通气不良的沼泽环境下,大量死亡植物堆积后,经过不同程度分解(或腐烂),形成的褐色、棕色或黑色的沉积物,泥炭是这类沉积物的统称。   相似文献   
149.
我国东部中生代含煤建造多为陆相,发育在相互分隔的内陆盆地中,海陆交替相煤系在局部地区也有分布,但远不如晚古生代的聚煤坳陷广阔。含煤建造形成时,正值构造运动剧烈活动的时期。构造体系对含煤建造的控制更为显著,建造特征、盆地类型和分布形式具有多样性。   相似文献   
150.
上饶地区南部出露三迭系大冶群(T1)地层的面积近500平方公里,主要分布在铅山、上饶、玉山及广丰等县。大冶群是距二迭系龙潭煤组很近的上覆岩系,且属于同一构造层,查明大冶群的构造形态,可以推断下伏煤组埋藏的有利于找煤的地段。1975年,四川矿院地质系部分师生来我队进行教学实践,与我队普查组协同工作,在上饶应家一带(图1)进行二万五千分之一地质测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