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篇
地质学   14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通用X射线衍射仪微机改造系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修连存  黄俊杰 《岩矿测试》1999,18(4):303-307
详细分析了X射线衍射仪结构,介绍了改造此类仪器的方法,包括计算机接口设计和软件编程、安装等,整个展示系统的设计充分考虑了系统的安全性和操作的方便性。  相似文献   
12.
13.
近红外光谱分析技术在蚀变矿物鉴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近年来,我国近红外光谱测量技术取得了长足发展,它广泛应用在农业、化工、地质、医药测量等领域。利用近红外光谱对C-H(甲基、亚甲基、甲氧基、羧基、芳基等),羟基O-H,巯基S-H,氨基N-H等敏感的特性,可以区分层状硅酸盐中单矿物(粘土矿物、绿泥石、蛇纹石等),含羟基之硅酸盐矿物(绿帘石、闪石等),硫酸盐矿物(明矾石、黄铁钾矾、石膏等),碳酸盐矿物(方解石、白云石等)及这些矿物的不同结晶度。这一原理的应用,为开发野外用小型便携式近红外矿物分析仪及其快速、准确的鉴定岩石标本提供了重要的保障。本文重点介绍低温蚀变矿物的近红外光谱特征、识别方法和定量分析;同时介绍便携式近红外光谱仪原理及指标,最后介绍如何利用矿物特征峰对钻孔、探槽和剖面样品所测数据进行地质建模,从中总结成矿规律,指导找矿。  相似文献   
14.
中国地质调查局近年组织实施了“长江经济带地质环境综合调查工程”,采用环境地质调查、评价、监测以及专题研究和综合研究相结合等方法,取得了一批重要的成果和认识:(1)构建了长江经济带地质资源环境综合信息管理与服务系统,系统梳理了长江经济带与重点区域的资源环境条件和重大地质问题,提出了相关建议;(2)提出长江续接贯通时间是在距今75万年的早、中更新世之交的新认识;(3)探索形成流域5个系列生态修复示范关键技术和方法体系;(4)构建长江流域重大水利工程与地质环境效应研究方法体系,创建一套多模态传感器系统,提出重大水利工程对地质环境影响的新判断;(5)探索建立流域尺度地球关键带调查评价监测理论和方法体系;(6)创新应用“光纤技术”监测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长江崩岸以及城镇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扰动取得突破,相关技术引领光纤监测技术发展;(7)自主研发机载航空高光谱仪,建立航空高光谱遥感综合调查技术方法;(8)探索形成流域3种尺度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8种国土空间开发利用适宜性评价方法体系;(9)调查研究成果在支撑服务长江经济带国土空间规划、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支撑服务新型城镇化战略、重大工程规划建设、地质...  相似文献   
15.
目前岩芯信息表述尚没有统一的格式,严重阻碍了岩芯信息资源的利用,造成了资源浪费。为提高岩芯信息利用率,方便用户和其他软件共享岩芯信息,必须规范其组织、存储和交换数据格式,并提供相应的技术实现手段通过软件自动保存、解析岩芯信息。文章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及技术标准,创建了岩芯信息元数据标准,应用XML技术生成与元数据标准对应的XSD文件,并在应用程序中成功使用,当用户交互岩芯信息时,生成符合XSD格式要求的XML数据文件传送信息,不同用户可以正确解析岩芯信息。通过应用岩芯信息元数据标准,规范了数字化岩芯信息组织、存储和交换,采用XML技术由软件自动实现,大大提高了用户工作效率,方便了岩芯信息的共享,充分发挥了岩芯信息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