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6篇
  免费   139篇
  国内免费   179篇
测绘学   107篇
大气科学   233篇
地球物理   109篇
地质学   275篇
海洋学   119篇
天文学   33篇
综合类   57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33篇
  2021年   27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6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5篇
  2008年   34篇
  2007年   43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9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20篇
  1998年   33篇
  1997年   3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20篇
  1994年   2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8篇
  1990年   22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18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5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7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3篇
  1955年   3篇
  193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31.
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客货流量预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搜集整理1990-2015年26年的相关统计年鉴数据和实际调查数据的基础上,选取26项指标,以经济地理学和交通地理学原理为指导,以区域人口、经济、城镇化发展趋势为轴线,对未来渤海海峡跨海通道(Bohai Strait Cross-sea Channel, BSCC)潜在的客、货、车流量进行预测。预测涉及省区、全国和世界(国际贸易)三个层面和高、中、低三种方案。由于预测的时间长(2017-2050年),设定7个特征年份。本文借助EXCEL、SPSS、ArcGIS、MATLAB R2011b等技术平台,采用时间序列曲线估算法、建立客货流量指数模型、建立GRNN模型、交通可达性研究等多种方法有机结合进行预测;并在预测基础上进行以下分析:① 2020-2050年BSCC客货流量结构及发展趋势;② 2020-2050年BSCC客、货、车流量结构及发展趋势;③ 2020-2050年BSCC客货运输承载力;④ BSCC建设的可行性与不可行性;⑤ 未来BSCC建设的经济效益。预测结果表明:2050年以前建成BSCC,将会出现“特大工程特大亏损”的状况。在这种情况下,还将对BSCC的海运产生颠覆性影响,其损失将是巨大的。2040年以前完全没有必要建设BSCC,即使是2050年,其建设与否,也应该根据2050年前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而定。  相似文献   
932.
通过中国极地考察"十五"能力南极两站卫星通信网络系统项目的建设,我国南极考察站的广域网通信能力和站区网络通信能力已经有了很大提高。系统阐述南极两站的广域网通信现状,内容包括南极两站卫星通信链路的建设情况、考察站计算机网络系统建设情况以及该系统所提供的服务情况,涉及卫星通信、局域网以及VOIP等技术;对未来几年极地考察通信中可能会采用的通信技术建设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933.
利用低频磁场天线遥感测量人工引雷中的初始连续电流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2014年夏季的山东人工引雷实验中,我们利用高灵敏度宽频段磁场天线在距引雷点78 m的距离上开展了对人工引雷初始连续电流过程的遥感测量。通过分析实验期间5次人工引雷的综合观测数据,发现磁场遥感方法对人工引雷中特有的初始连续电流有很好的反演效果。通过对78 m距离上获得的磁场测量信号进行积分处理,能够有效地抑制测量过程中白噪声的影响,从而反演得到初始连续电流的低噪声时变波形。该方法为获取空中引雷实验中的初始连续电流波形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同时也可用于反演近距离自然闪电中地闪回击中的长连续电流的时变波形。  相似文献   
934.
沉积硼酸盐矿床在自然界分布相当广泛 ,主要见于南、北美和我国青藏高原的盐湖中、美国和土耳其某些第三纪沉积盆地中 ,以及欧洲某些古代海相盐矿床中。为了研究其形成问题 ,从 70年代开始 ,我们利用青藏高原盐湖卤水和泉水进行了许多模拟实验工作。从 40~ 5 0个样品中获得了大量钠硼酸盐、纳钙硼酸盐、镁硼酸盐和含氯化镁的镁硼酸盐复盐。这对于阐明表生作用条件下硼酸盐矿床的形成是非常重要的。实验和研究结果证明 :1)与地热和火山活动有关的水体是硼酸盐矿床形成的物质来源 ;2 )硼酸盐矿床可形成于Na、K、Mg//Cl、SO4 ·H2 O和Na、K//Cl、SO4 、HCO3、CO3·H2 O不同水盐平衡体系的不同富硼水体中 (盐度 :1 2 7~ 41 4% ,B2 O3含量 :0 0 5~ 2 97% ) ;3 )硼酸盐矿床通常形成于稳定平衡条件下 ,而不是介稳平衡条件下 (蒸发过程中 ) ;4)低温条件有利于硼酸盐自水体中析出 ;5 )硼酸盐矿床的形成与水体的化学类型、pH值和硼含量有密切关系 ;6)我们实验中所获的硼酸盐反映了天然硼酸盐矿床形成的原始条件。不仅揭示了大陆盐湖硼酸盐矿床的形成 ,也揭示了古代海相盐矿床硼酸盐的成因。  相似文献   
935.
任晴晴  陆丽娜  钱小仕  赵宜宾 《地震》2021,41(3):144-156
巴颜喀拉地块及其周边因地震动活动频繁成为中国地震预测研究的重要目标区,我们利用广义极值(GEV)分布对该地区的最大震级进行了极值统计分析.本文首先对于分布参数进行估计,然后计算出重现水平、地震平均复发周期与发震概率和震级危险率等参数,并比较了GEV分布99%分位数和b值截距法最大震级、历史最大震级.最后基于Monte Carlo模拟方法验证了运用GEV分布对研究区域做极值统计分析的稳定性.经计算,该地区6.0级地震的平均复发周期为1.8年,8.0级以上巨震的复发周期仅为76.8年.百年的重现水平高达8.08级.另外,该地块未来发生5.0~7.0级地震的概率较大,说明该地块未来仍然会比较活跃.Monte Carlo模拟结果表明,利用GEV分布探讨该地块的地震危险性在一定程度上是稳定的.  相似文献   
936.
西太平洋地区板块间相互作用强烈,热演化和构造演化过程复杂.为了揭示构造相互作用对岩石圈强度的影响,本文使用自由空气重力异常模型WGM2012和地形模型ETOPO1,基于小波变换的导纳法计算得到了该地区的岩石圈有效弹性厚度(Te).西太平洋区域的Te主要分布在5~85 km之间,南海等张裂环境地区Te普遍小于20 km,俯冲带附近Te一般大于80 km,与俯冲板片年龄呈正相关.参照平板冷却模型,弹性岩石圈底界面主要分布在200~500 ℃等温面之间,随洋壳年龄增大逐渐趋于平稳,热点及年轻洋壳部分地区弹性岩石圈底界面处于200℃等温面之上.西太平洋海山与年轻海盆等区域Te与居里点深度一般呈正相关,与地表热流一般呈负相关,但由于强烈的构造运动、热液循环、岩浆活动、地幔流变性等因素的影响,整体Te与居里点深度和地表热流所反映的岩石圈热结构相关性不高.  相似文献   
937.
为了改变传统人工管理和计算仪器检测资料的情况的状况.本文利用VB6.0和Microsoft Access,介绍了仪器检测系统的开发思路及设计实现.  相似文献   
938.
珠江水系贺江段近年出现严重危害网箱养殖和江河鱼类资源的大型寄生虫病害,初步鉴定该虫隶属于甲壳纲,等足目,鳃虫科,细角鳃虫属,是国内新发现的淡水鱼类寄生虫。用该虫对草鱼、银鲫、麦鲮进行人工感染,结果表明:该虫具有很强的寄生能力,累积感染率为76.2%~100.0%;对寄生部位具有一定的选择性,以寄生在鳃部的比例(55.6%~72.0%)最大,胸鳍(11.7%~28.8%)次之;对试验鱼有较强的致死性;该虫吸血后体长(L)增长较大,体宽(W)基本不变;从寄主体上主动脱落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16.32%~18.00%)较大,而一直寄生在寄主身上的虫体,其L/W的增长率则因各自摄食量的不同而存在较大的差异。  相似文献   
939.
Based on the Germany Koldwey Station's 1994-2003 conventional observation hourly data, this paper conducts 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the short-term climate characteristics for an arctic tundra region (Ny-Alesund island) where our first arctic expedition station (Huanghe Station) was located. Affected by the North Atlantic warming current, this area has a humid temperate climate, and the air temperature at Ny-Alesund rose above 0 ℃ even during deep winter season during our research period. The wind speed in this area was low and appeared most at southeast direction. We find that the temperature at Ny-Alesund rose in the faster rate (0.68℃/10 a) than those at the whole Arctic area. Compared with the floating ices where our expedition conducted in the Arctic, Ny-Alesund was warmer and more humid and had lower wind speed. Comparison Of the near surface air temperature derived by NCEP/NCAR reanalysis to the conventional measurements conducted at the Koldwey site in Ny-Alesund area shows a good agreement for winter season and a slgnificant difference for summer season.  相似文献   
940.
苏光陆 《海洋世界》2008,(10):59-61
要说盲鳗得先说溶洞,溶洞是盲鳗等盲鱼的老家,正是漆黑的溶洞让它们走上了漫漫进化之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