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4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168篇
综合类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7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L i4T i5O12是一种循环性能好、有很好的充放电平台、理论比容量较大、不与电解液反应的新型负极材料,研究探索以偏钛酸和碳酸锂为主要原料制备含部分晶须的尖晶石型晶型L i4T i5O12的一种方法。通过此工艺在1 000℃煅烧8 h后在样品中约20%的晶须出现,晶须的直径≤0.5μm,晶须的长度约为7μm。  相似文献   
12.
基于GIS的攀枝花城市地质环境质量分区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攀枝花是一座典型的矿业城市,随着经济发展,矿山地质环境问题严重.在(GIS)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支持下,结合多种地质环境因素对该地区进行了地质环境质量现状分析评价,采用层次分析法建立了评价模型,结果表明区内大部分地区地质环境较好.地质环境差的地方主要分布在各大采矿区,地质灾害较严重.文中除了论述评价要素的识别,重点讨论了评价模型的确立和基于GIS的分析方法,最后对评价结果作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以黔西南和挂西北微细浸染型金矿硅化与金矿化密切相关为依据,重点采用硅同位宋结合硅质阴极发光分析,再配合地质特征、成矿时代、系列元素、其它稳定同位东和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并应用纳米成矿理论,探讨了该类型金矿含矿流体的起源、运移和成矿过程,认为原生含矿硅质流体可能主要直接起源于上地幔分异,其运移成矿过程表现为:沿深大断裂主通道由深至浅快速运移时,沿途进人次级容矿构造并向不同的有利于赋矿的地层渗透交代而成矿,初步揭示了有一定深度和埋廒封闭条件是该类型金矿成矿的有利条件,具有在深部形成大型和超大型矿床的潜在远景。  相似文献   
14.
Quartz was studied with respect to its silicon isotopic composition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in micro-fine disseminated gold deposits in SW Guizhou and NW Guangxi.The results showed that quartz in wall rocks.ores and that in association with hydrothermal silicification are distinctive in silicon isotopes and cathodoluminescence characters.Quartz in association with primary silicification is non-luminescent while that in wall rocks and associated with secondary silicification exhibits striking luminescence.Based on the dynamic fractionation of silicon isotopes,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mineralization was accompanied by rapid transport of aprimary siliceous fluid along the major deep fault system into subordinate faults before ore components deposited in favorable strata via penetration and metasomatism.Therefore,a deep origin is implicit for gold deposits of this type.  相似文献   
15.
16.
为探究磷矿资源采选对矿区周围水体天然放射性核素的影响,以贵州开阳磷矿洋水矿区洋水河为研究对象,测试和分析了河水及表层沉积物中铀和钍的质量浓度、质量分数和分布特征,并运用潜在生态危害指数法对沉积物中的铀进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受磷矿资源采选活动影响,洋水河河水中铀的平均质量浓度(0.958 44ng·mL-1)明显高于中国部分河水中铀的平均质量浓度,钍在河水中的质量浓度极低,接近于0,钍不易富集在河水中而铀易于富集;矿井冷却水中铀的质量浓度为2.87ng·mL-1,是河水中铀平均质量浓度的2.99倍,表层沉积物中铀平均质量分数为4.95×10-6,是中国水系沉积物背景平均值的2.24倍,钍的平均质量分数为5.43×10-6,低于中国水系沉积物元素背景平均值,钍和铀在沉积物中均有富集且富集程度相当;沉积物中铀的平均污染指数和潜在生态危害指数分别为1.06和5.30,总体上属于中等污染水平,其潜在生态风险程度为中等。  相似文献   
17.
18.
磨西-田湾剪切带氡异常及其对金矿化的指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氡方法是寻找深部隐伏矿的一种放射性地球物理方法.在川西田湾大发沟矿床,由于金矿化严格受剪切带和辉绿岩脉控制,且剪切带与辉绿岩脉密切伴生,因此,应用测氡方法寻找剪切带和辉绿岩脉可以达到间接找金矿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阿西金矿床流体成矿的地球化学示踪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依据阿西金矿床H、O同位素组成特点对成矿流体的来源进行了示踪研究,并且研究了矿床的水岩交换作用,讨论了水-岩作用与金成矿的关系。根据矿床中典型热液矿物和岩矿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对成矿流体作用过程进行了示踪研究,与同位素地球化学示踪研究取得了基本一致的结果。根据成矿流体活动踪迹建立找矿标志,是进行矿产资源预测的新思路。  相似文献   
20.
浅议矿业开发的环境管理体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介绍了环境管理体系(EMS)的基本概念,分析了国内外矿业开发过程中的环境问题现状,从国外几个大的矿业公司的环境管理体系范例和国外小矿山环境管理范例出发,建议我国尽快研究和建立起适合我国国情的矿业开发和环境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