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12.
概述了中国东北深震的时空分布、主应力优势方向以及深震区内的火山活动等特征。依据日本海沟到中国东北东部地震空间分布、震源机制解、俯冲板块的温度结构以及东北深震与海沟浅震的关联等大量资料,论述了中国东北深震是西太平洋板块高速度、小倾角向欧亚大陆下俯冲的结果。讨论了中国东北深震的板块构造意义。  相似文献   
13.
傅维洲 《地球学报》1990,11(2):246-257
本文依据大量资料,阐述了亚东—格尔木走廊域及其邻近地区地震活动空间分布规律和现代构造应力场特征。地震活动主要沿几条走向大致乎行的弧形山系呈带状分布,震源深度多在15-35km范围内,断层面解的主要压应力轴以NNE-SSW方向为主且仰角较小,不同强度、不同深度地震的主压应力轴取向基本相同。  相似文献   
14.
首先将龙嘉堡事件的波形记录,与该地区构造地震和人工爆破的记录进行对比,根据其记录波形的周期、振幅、初动和面波等直观特征判断为矿山地震。然后通过频谱分析、视速度计算以及实地考察得到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15.
青藏高原的地震分布与震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依据大量地震资料,阐述了青藏高原地震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构造应力场特征.强震活动主要分布在高原周围边缘地带;震源深度以浅源为主,中源地震较多,无深源地震;构造应力场主压应力优势方向为NNE-SSW.  相似文献   
16.
本文对1977-1983年间在青藏高原所进行11条爆炸地震剖面进行了重新解释;归纳了高原地壳结构9个方面的特点;论述了高原深部构造特征及与表层构造的相似性,讨论了高原的地震分布与地壳结构构造的关系。  相似文献   
17.
中国东北深震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