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7篇
  免费   36篇
  国内免费   48篇
测绘学   47篇
大气科学   33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11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0年   3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1 毫秒
61.
本文首先证明,周卡所提的平差中的多级跳跃方法,实际上与Boltz扩展法是没有什么区别的;其次,通过算例说明、本文所归纳的方阵求逆程序,比之Hotelling的近似方法,有时还要节省时间;最后我们指出,解代数方程组的方法(例如,Kaнторович的斜量法),可以用来求平差中的逆方阵。  相似文献   
62.
北方红黏土又称三趾马红土,在黄土高原地区呈不连续状分布于黄土之下,为典型的致滑地层。红黏土遇水后强度降低、变形增大从而构成滑动面的过程,与红黏土特别是非饱和红黏土的蠕变特性息息相关,然而相关的研究多集中于南方红黏土。我国南方和北方红黏土的工程特性差异较大,不能等同对待。本文以陕西蓝田典型的北方红黏土为研究对象,借鉴控制吸力的非饱和土研究方法,在吸力分别为0,100 kPa和200 kPa条件下分级施加围压,开展了吸力控制条件下的三轴蠕变试验,研究非饱和红黏土的蠕变特性和长期强度。试验表明,红黏土具有明显蠕变特性,不同围压下的应力-应变曲线变化特征相近,均呈现幂函数或对数函数变化特征。当围压和荷载一定时,蠕变量随吸力的减小而增大,稳定时间随吸力减小而增长。吸力越小土体的蠕变性越强,其屈服强度也较小,饱和红黏土(吸力为0)的长期强度比吸力为200 kPa时的红黏土长期强度降低了约50%,说明含水率增大会增大滑带红黏土的蠕变量,促使滑坡的形成,本研究可为红黏土致滑机理研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63.
高访问量的“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高访问量条件下“SARS网络地理信息系统”解决方案,指出瘦服务器模式是研制具有高访问量特点的网络地理信息系统的最佳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   
64.
从原油有机地球化学特征入手,通过油源对比,将白音查干凹陷原油分为4种类型:中高成熟度正常原油、中等成熟度正常原油、稠油A及稠油B。结合构造发育史和地层埋藏史综合分析,将油藏形成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规模较小,油气以横向运移为主,主要运移至超覆亚带,形成稠油B;第二阶段是白音断裂构造带成藏关键时期,油气从洼陷抽斜坡发生阶梯式运移,形成中高成熟度正常原油及稠油A;第三阶段是塔拉断裂构造带成藏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65.
在通讯技术、计算机、现代光学等各个方面都要用到Walsh变换,又如:为了减少图象处理中的复杂性和压缩图象传输中图象所占的频带,就要借助干Walsh变换。在快速Walsh变换中,往往先考虑Walsh—Hadamard变换;然后经过置换,可以转化为Walsh—Kaczmarz变换、Walsh—Paley变换。根据这些变换阵之间的关系式,我们研究了并矢矩阵的性质,以及变换阵的约化(reduction)算子D(m)。在[1]中,各变换阵在D(m)作用下,是通过另一种算子即所谓扩展(expansion)箅子表示它们的递归关系,本文则直接从D(m)给出三种变换的递归关系,这在计算上更为方便一些。  相似文献   
66.
针对目前人工数字化地图消耗时间特别大的特点,通过以Coreldraw10软件为主要工具,以Photoshop为辅助,对数字线划图DLG自动跟踪的研究,从而得到效率更高、可靠程度更强的矢量图形。  相似文献   
67.
新疆夏季0 oC 层高度变化对河流年径流量的影响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张广兴 《地理学报》2007,62(3):279-290
按气候特点和河流径流情况把新疆划分为阿尔泰- 塔城、天山山区和昆仑山北坡3 个研究区域。采用1960~2002 年新疆12 个探空站逐日观测资料和34 个水文站的年径流资料, 利用经过5 点平滑处理的曲线趋势对比和线性相关的研究方法,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分析了43 年来新疆夏季0 oC 层平均高度变化和河流径流变化趋势及空间分布差异, 并建立了二者的定量关系式。研究表明: 新疆夏季0 oC层平均高度与河流年径流量变化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尤其是1970 年代以来, 两者的变化趋势更加亦步亦趋。各区变化不尽相同, 阿尔泰- 塔城和天山山区为1990 年代初以来夏季0 oC层平均高度为显著升高地区, 昆仑山北坡为下降区。与之相对应, 同期前两个地区的河流径流量也显著增大, 后一个区域的径流量略为减少。就相关 性而言, 新疆全区和分区的天山山区以及昆仑山北坡等地的夏季0 oC层高度与河流径流量均有较好的相关性, 均通过了0.01 显著水平的统计检验。表明新疆近年来不仅近地面发生了气候变化, 高空也同样发生了类似的变化, 并直接导致了夏季0 ooC层高度的升降。气候变暖, 新疆夏季0 oC层升高, 山区的冰雪消融加快, 河流径流量相应增多, 进入丰水期。反之, 进入枯水期。夏季0 oC层高度的升降直接影响新疆河流径流量, 在新疆气候暖湿化过程中, 高空的增温也是一个较直接的因子。  相似文献   
68.
粒子散射系数在沙尘天气观测分级中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9,自引:7,他引:2  
利用2004年4月20日至5月23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塔中气象站浊度计和能见度仪逐日每5 min一次的加密观测资料及相应的地面气象常规沙尘观测记录,根据中国气象局沙尘暴观测分级标准分析了粒子散射系数在各级沙尘天气中的特征,表明浊度计观测的粒子散射系数在沙尘天气观测分级标准中有较明确的意义,沙尘天气时粒子散射系数与能见度为显著指数关系。  相似文献   
69.
以化学法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的原理以及前人改良过的年龄计算公式为基础,利用全微分和最大误差原理,确定了年龄误差计算新方法。并用Visual C语言在Windows平台下编制出了计算年龄和年龄误差的计算机程序。运用此程序对前人公开发表的分析资料和计算的年龄以及年龄误差数据进行了重新计算,验证了给出的误差公式的可靠性。同时,利用JXA—8100电子探针仪对新疆东天山变质沉积岩的两个样品(KM2127—5,DK2107—2)中的独居石进行了电子探针微区U—Th—Pb成分分析。结果表明,样品DK2107—2记录了两期变质作用,峰期年龄分别是341.0±3.9Ma和255.2±3.3Ma,其中最主要的变质峰期年龄为341.0±3.9Ma,该期的矿物组合为Ky+St+Bt+Pl+Q+/-Or;而255.2±3.3Ma和样品KM2127-5记录的变质峰期年龄262.3±4.4Ma为次要变质峰期年龄,该期矿物组合是Cord+Bt+Pl+Or+Q。分析结果与前人用^40Ar—^39Ar法得到的结果相吻合,表明独居石电子探针定年技术是一种可靠有效的测年方法。  相似文献   
70.
利用塔里木盆地周边21个气象站1961-2000年月平均气温和降水量资料,对年和四季的基本气候特征、冷暖干湿阶段、年代际变化、异常冷暖、气候突变和变化趋势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40 a来该区域气候变化存在明显的季节差异,年平均及冬季平均气温、年及夏季降水呈现显著的增加趋势;冬季气温于1978年发生了由冷到暖的气候突变;年与四季存在不同的冷暖、干湿气候阶段和异常年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