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10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97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7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3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71.
西藏班公湖-怒江成矿带为近十年来找矿突破明显的一个矿带,矿床类型主要包括斑岩-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斑岩-矽卡岩型,矿种以铜金为主,总体研究程度尚低.荣嘎矿床位于班公湖-怒江缝合带南缘西段,为2016年新发现的首例具大型远景的斑岩型钼矿床,其辉钼矿Re-Os同位素加权平均年龄为99.3±0.1 Ma(MSWD=0.2,n=8),等时线年龄为99.2±0.4 Ma(MSWD=0.2,n=8),表明该矿床成矿时代为晚白垩世早期,成矿发生在班公湖-怒江洋盆闭合后的拉萨-羌塘地体碰撞造山阶段.该矿床的发现丰富了班-怒带成矿理论认识,填补了该带钼矿资源的空白,对已有的成矿模型提出了新的挑战,预示着班-怒缝合带还存在一期斑岩钼成矿事件,并为该带进一步寻找相似的钼矿床提供了例证及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72.
岳宁  魏国孝  孙朋  董军  党慧慧  王刚  黄少文 《中国沙漠》2017,37(5):1016-1025
为探究地下水补给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以乌兰布和沙漠为例,基于氯质量平衡法,通过野外打钻和室内离子分析,重建区域地下水补给历史和短时间尺度的气候变化过程。结果表明:降水对沙漠地区的地下水补给非常小,对比周边地区记录发现,地下水补给呈现出由西向东逐渐增大的趋势,且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贺兰山对季风气流的阻挡作用,在相关季风较弱年份,贺兰山西侧降水补给弱于东侧。过去600年来本地区的气候波动大,1455-1500 AD、1600-1650 AD是气候较为干旱的时期,18世纪末至19世纪初是环境演化一个重要的时间界限,自此以后的漫长时间,干旱化进程进一步加剧,尤其是1920-1930 AD,区域极端干旱。本研究也验证了处于季风边缘沙漠地区降水入渗补给对气候变化所呈现出的响应差异。  相似文献   
173.
鸡公村钼矿位于冈底斯下察隅晚燕山—喜山期岩浆弧带南缘。文中以矿区广泛分布的中酸性岩体为研究对象,从野外地质调查、岩石学、LA-ICP-MS锆石U-Pb定年、岩石地球化学成分特征等方面对其进行了系统的探讨。研究结果显示:鸡公村中酸性岩体的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闪长岩和少量的花岗闪长岩;中酸性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51.8±0.5) Ma,表明其形成于始新世(E2)时期;中酸性岩具低K(w(K2O)为1.66%~2.44%)、高Na(w(Na2O)为3.58%~4.06%)的特点,属钙碱性高钾钙碱性系列,具准铝质弱过铝质的特征;稀土总量(ΣREE)变化范围较大((53.6~117)×10-6),稀土元素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斜型,其(La/Yb)N值为3.90~7.31,铈、铕异常不明显(Ce/Ce*=0.92~1.17,Eu/Eu*=0.96~1.15);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上显示出Rb、Th、U、K等元素的正异常和Ba、Nb、Ta、P、Ti等元素的负异常;鸡公村中酸性岩属I型花岗岩,是变玄武岩质下地壳部分熔融的产物;鸡公村中酸性岩体形成于印度欧亚板块俯冲碰撞环境,起源于地壳加厚导致的源区物质的部分熔融。  相似文献   
174.
全国中小城市党委、政府的各位领导:2009年9月22日的联合国气候变化峰会上,国家主席胡锦涛发表了题为《携手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的重要讲话,庄严承诺,中国将继续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力争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有显著下降,并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积极发展低碳经济和循环经济,研发和推广气候友好技术。  相似文献   
175.
冈底斯成矿带内的岩浆岩是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碰撞造山的产物,更是研究碰撞造山与成矿作用的理想对象。多仁则—桑阿卡地区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中段中南部,区内含矿岩体为灰白色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表明:岩体就位年龄为(49.0±0.7)Ma,其形成时代为始新世;岩石具有高硅(w(SiO2)为67.13%)、高钾(w(K2O)为3.72%)、富碱(w(K2O+Na2O)为7.48%)、贫MgO(w(MgO)为1.34%,小于3%)的特征,为高钾钙碱性系列的高分异I型花岗岩;Eu负异常(δEu为0.70)和Sr的亏损暗示岩浆发生斜长石的分离结晶作用;岩石的微量元素表现出Th、U、K、Nd、Zr、Hf富集和Nb、Ta、Sr、Ti、P亏损的特征;全岩Sr-Nd同位素((87Sr/86Sr)i为0.705 280~0.705 530、εNdt)为-2.2~-1.6)、微量元素及元素比值揭示岩浆源区是壳幔混源,是在印度板块与欧亚板块俯冲-碰撞后板片断离构造背景下,热的软流圈地幔物质通过板片断离窗上涌,并诱发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该地区壳幔混源岩浆-热液成矿作用。综合研究认为,多仁则—桑阿卡地区斑岩型-热液型铜多金属成矿作用是早始新世岩浆活动大爆发滞后的成矿响应,是与冈底斯成矿带内的壳幔花岗岩有关的Cu-Au-Mo-Fe-Pb-Zn成矿系统(52~47 Ma)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6.
多传感器不同分辨率遥感数字图像的尺度转换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针对日益增多的多传感器不同分辨率的遥感数字图像数据,提出其综合利用和尺度转换的有效方法。其中,作为尺度上推 (scaling-up) 技术,本研究选择IHS和小波分解变换两种数据融合方法,应用Landsat ETM+数据和IRS-1C数据进行了实例研究。发现: IHS方法操作简单,对两种待融合的图像的像元大小和像元数 (bit数) 的依赖不是很高,而对原始图像光谱信息的依赖很高,因此适用于不同传感器之间的数据融合上,其缺点就是不能够更多的保留原始多光谱数据的光谱信息。小波分解变换 (WD) 方法可以很好地保留多光谱传感器的所有光谱信息,但是在重采样中对两种待融合的图像的像元配准的要求很高,因此比较适合于对同一传感器的多光谱数据与全色光谱数据的融合上。作为尺度下退 (scaling-down) 技术,通过探讨将札幌野外实验站点数据镶嵌到高时间分辨率遥感图像的问题,提出像元级尺度扩展的具体操作方法和对NDVI图像进行扩展时出现混合像元的识别方法。应用AVHRR, MODIS, ETM+和ASTER的NDVI图像数据进行了像元尺度的扩展研究。得出: 对不同传感器的不同分辨率的数据之间进行像元级的尺度扩展后,能够较好地识别出不同地物的分布边界,较好的分辨混合像元,因此其结果可用于对不同地物分布特征的分类研究或土地覆盖变化中的时间序列变化的研究中。  相似文献   
177.
MODIS水汽通量估算方法在华北平原农田的适应性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遥感手段估算区域水汽通量对研究区域气候变化及生态系统功能评价颇具意义。但是由于估算模式涉及时空差异很大的地表特征参数很难完全通过遥感数据获得,因此MODIS水汽通量数据产品 (MOD16) 至今尚未问世。本研究以中科院禹城综合实验站2002年4~5月份冬小麦田的涡度相关实测水汽通量为标准,验证MOD16算法所估算的农田水汽通量,结果表明直接使用MOD16算法计算的麦田水汽通量比实测水汽通量平均偏大近20%。对其中的作物三基点温度、空气动力学阻抗计算方法和植被覆盖度进行修正,修正后的MOD16计算结果和实测值非常吻合,1:1曲线斜率为0.9706,相关系数R2为0.8845。这为利用MODIS数据大面积估算农田水汽通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8.
强结构性天然沉积土的强度变形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广泛分布在日本大分县的天然硅藻土是一种令人惊奇的具有正常固结历史的天然沉积结构土,其含水量如豆腐,却硬如石头。由于具有强结构性,其土样不会受到取样及成形过程的扰动影响,能够在室内对其天然状态进行力学性状研究,是一种难得的天然沉积结构性土。采用最大压力达10 MPa的高压三轴仪对天然沉积硅藻土进行试验,以探讨强结构性天然沉积土的力学性状。结果表明,其固结屈服压力达到上覆压力的57倍以上,固结屈服前的压缩曲线是水平的,固结压力达到固结屈服压力时,压缩性突增。强度试验结果显示,处于固结屈服前状态的强度与应力水平无关,而处于固结屈服后状态时其强度包络线与重塑粘土同样为通过原点的直线。  相似文献   
179.
油气圈闭定量化地质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定量化地质方法评价圈闭含油气性的过程中,首先用区域地质资料、钻井资料、地震资料等建立这个地区的数值模板,其次就是把要评价的圈闭地质条件和这个模板作比较。然后给这些圈闭评分。最后用数学方法对这些评分进行计算。其计算结果就表示圈闭评价结果,数值越高,评价效果也越高。  相似文献   
180.
酶法在低聚壳聚糖制备上的研究现状及展望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