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4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6篇
地球物理   63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1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一、全球地震活动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85年全球发生7级以上地震13次,除1次为中等深度外,其余12次都是浅源地震,最大震级8.3(表1)。按古登堡公式,地震波释放的总能量为273×10~(15)焦耳。虽然地震次数低于1972年以来的平均值,但是由于9月19日墨西哥  相似文献   
42.
一、全球地震活动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1984年全球共发生7级以上地震13次,其中中源和深源地震4次。最大震级为7.5(表1)。按古登堡公式,地震波释放的总能量为65×10~(22)尔格。自1972年我国基本台网初步建成到1983年,全球平均每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约17次,其中浅源地震14次。1984年全球发生的7级以上地震次数和1980年相同,是13年  相似文献   
43.
根据且末气象站1971—2012年冬季逐日气象资料和近年来枣树冻害灾情调查资料,分析了枣树冻害成因及冬季气象条件变化对枣树安全越冬的影响,开展防御措施对比观测,探讨科学的越冬防护措施。结果表明:枣树冻害发生与持续低温、积雪日数、树龄、树种、管理措施密切相关;冬季气候变暖对枣树安全越冬有利,但休眠前气温偏高易导致枣树冬前抗寒能力锻炼不足,对安全越冬不利;防护措施观测显示,根颈培土增温效果明显,降雪时包扎增温效果不佳;枣树越冬保护应因地制宜采用树干涂白、秋翻冬灌、培土、包扎等综合防护措施。  相似文献   
44.
通过对地热流体水化学、同位素以及热储岩石热物性测试,分析了延庆地热田大地热流特征、地热流体补给来源、年龄、循环深度以及热储温度等,从源、通、储和盖四方面系统总结了地热田成因。结果显示:延庆地热田属于由正常大地热流加热的非火山型地热系统,热田内大地热流值为75.6m W/m~2,地热流体补给来源于延庆西北部山区的大气降水。热田内三个主要热储中的地热流体年龄和循环深度存在一定区别。燕山期花岗岩、白垩系砂岩和蓟县系白云岩热储中地热水年龄分别为15~21ka、28ka、48ka。花岗岩和砂岩热储中地热流体循环深度约2500m。白云岩热储中流体循环深度为2900~3600m,热储温度分布范围为80.5~98.3℃,平均热储温度90.6℃。  相似文献   
45.
设计和实现了基于网格技术的西部测图空间信息服务平台,同时实现在3DGeoGlobe上地理空间信息的多比例尺无缝显示。  相似文献   
46.
全球大地震及中国中强地震目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冯浩  孟玉梅 《地震》2000,20(3):113-114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 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源深度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震级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  相似文献   
47.
应广大读者要求 ,我们定期公布全球 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 4级以上中强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 :发震时间为北京时 (BJT) ;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 ,以供查阅时参考 ;震源深度 33N表示该地震为通常意义上的浅源地震 ;震级 MS为面波震级、ML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 (取自美国 PDE报告 )。表 1 世界地震目录 (2 0 0 0年 4~ 6月 ,M≥ 7.0 )编号 发震时间月 -日 -时 :分 :秒震中位置φ/(°) λ/(°)深度/km震  级MS MW地  区1…  相似文献   
48.
冯浩  高艳玲 《地震》2005,25(2):127-129
应广大读者要求,我们定期公布全球7级以上大地震和中国4级以上地震目录。地震参数取自中国地震局分析预报中心的“中国地震速报台网观测报告”和“中国地震月报目录”。其中:发震时间为北京时(BJT);震中位置除给出经纬度外还给出了参考地区名,以供查阅时参考;震级Ms为面波震级、M1。为近震震级、Mw为矩震级(取自美国PDE报告),B表示该数值来自中周期的体波震级。  相似文献   
49.
由于栅格数据种类繁多,处理过程复杂,目前还没有一种软件能为他们提供完善的WCS。研究表明,针对具体的数据源设计和实现WCS是比较好的解决方案。研究针对MODIS数据,参照OGC WCS实现规范,在充分分析WCS数据处理与服务流程的基础上,总结了WCS系统实现的技术要点,研究和探讨了系统实现中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包括元数据管理技术,数据分组组织策略和跨文件影像数据提取算法。实验结果表明,研究成果能够有效提升WCS系统的功能,增强服务的易用性。  相似文献   
50.
利用线性倾向率、滑动平均、异常分析等方法,对且末县1971-2008年气温变 化进行分析,着重分析气温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等基本气候特征。结果表明,且末县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上升尤为明显,春、夏季增温对年平均气温 的贡献最大;最高气温呈明显上升趋势,阶段性冷暖变化交替出现;最低气温在2005年前 呈缓慢上升趋势,2005年后呈下降趋势,异常偏暖和异常偏冷年均未出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