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28篇
  免费   148篇
  国内免费   187篇
测绘学   111篇
大气科学   154篇
地球物理   215篇
地质学   648篇
海洋学   93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7篇
自然地理   127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36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45篇
  2017年   31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59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69篇
  2008年   62篇
  2007年   62篇
  2006年   59篇
  2005年   54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48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36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36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42篇
  1993年   24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6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20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57年   2篇
  1956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991.
冯长明 《地质通报》2001,20(2):170-177
在浙东沿海火山-侵入岩地区系统地研究了花岗岩的岩石成分、结构构造、接触关系、年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和成因机制,确定存在成分演化和结构演化两种同源岩浆演化序列。详细划分了侵入体,归并和建立单元、超单元及超单元组合三级等级体制。  相似文献   
992.
1 蛇绿混杂岩带主要地质特征 克拉麦里—塔克札勒—大黑山蛇绿混杂岩带规模宏大,西起克拉麦里清水泉,向东经南明水、巴里坤塔克札勒,伊吾大黑山,延出境外与蒙古佐林蛇绿混杂岩带相接。新疆境内长400 km,宽5(15 km,呈NWW向展布。该蛇绿混杂岩带受克拉麦里—塔克札勒断裂控制,带内多为冲断片组成的叠瓦构造,导致洋壳残片以构造包体形式赋存在基质(围岩)中,基质是蛇绿混杂岩带的主体。代表洋壳的构造包体由变质橄榄岩、堆积橄榄岩及辉长岩、斜长花岗岩、石英闪长岩、基性熔岩及放射虫硅质岩等组成。辉绿岩群极少出现,是该蛇绿岩组…  相似文献   
993.
全站仪在矿山测量中的开发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根据全站仪的性能和矿山测绘的特点开发了一套全站仪测量程序,并通过其完成了该矿一些重大的工程任务,解决了多项测绘工程技术难题。  相似文献   
994.
东天山尾亚复式岩株形成时代讨论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尾亚复式岩株由尾亚超单元(外环)及环形山超单元(内环)组成。由完全不同成分、不同岩浆源的两个独立岩浆作用,沿同一通道就位的产物。外环为碱性辉长岩、石英正长岩、碱长花岗岩,内环为钙碱系列的石英闪长岩-花岗闪长岩-二长花岗岩-钾长花岗岩。北侧侵入于早石炭世卡拉火大山组及白尖山超单元中。依据同位素年龄测定,其生成年龄270.67-267.3Ma,为早二叠世;环形山超单元生成年龄230-250Ma,为晚二叠世。  相似文献   
995.
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生物骨骼微细结构的分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我国陕南和滇东旱期骨骼化石研究表明,晚前寒武纪末至早寒武世是地球生物矿化作用急剧变化时期.以Cloudina为代表的晚前寒武纪末骨骼化石,表现出叠锥套合结构,有机质成分高,壳变异大,具明显塑性变形等特征.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大量涌现,分布广泛,磷质、钙质和硅质骨骼生物群形成.以软体动物为例,早寒武世骨骼化石微细结构出现分异,现生软体动物壳质结构的主要类型柱状结构、交错结构和规则叶片结构已经发育;纤型结构发生了进一步分异,出现了为软体动物所特征的层状交错纤体结构和为软舌螺所特征的分叉与合并的纤束结构;开始出现二层结构的壳.早寒武世生物控制矿化作用开始起主导作用,为真正生物壳的形成和“寒武纪大爆发”的出现奠定了关键性的基础.  相似文献   
996.
Introduction Study and observation of solar eclipse geomagnetic effects in China begun in 1936, and since then the total eclipse and total-annular eclipse occurred in Chongan of Fujian Province in 1941j, 1958, 1968, 1980, 1987, 1997 in succession. For these events, modern geomagnetic observations have been made with sufficient preparation. Plentiful solar eclipse data of geomagnetic field variation and research results have been obtained (ZHANG, et al, 1983, LIU, et al, 1986, YANG, DU, …  相似文献   
997.
电力供应系统功能失效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介绍了电力系统的地震功能评估方法,尤其对电力系统功能潮流分析方法作了深入的探讨,它不仅考虑电力设施在地震作用下的连通性问题,也考虑了供电系统的潮流(包括电压和功率)变化对供电系统的影响问题。从而为供电系统抗震分析,功能评估及灾害预防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998.
本文对钢筋混凝土框架的地震破坏进行了计算机模拟试验研究,指出了破坏过程中结构瞬态动力特性的变化特征,研究了影响瞬态动力特性的若干因素,明晰了结构整体耗能能力的大小与结构周期的延长之间的关系。作者认为结构瞬态动力特性和地震动的特性是影响结构破坏过程的主要因素,指出结构地震破坏模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99.
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对比研究   总被引:21,自引:6,他引:21  
Push-over方法是一种静力非线性计算方法,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广泛研究应用的用于评价结构抗震能力的新方法。采用这种方法计算结构的弹塑性地震反应将会逐渐为广大的工程设计人员所接受,但目前对于这种用静力的方法去预测结构的动力反应,其可靠性如何一直是许多学者所关注的,而且对于现有的几种方法的优劣也没有给出综合的评价。本文在国内外有关理论和方法的基础上,对几种push-over分析方法进行了简要评述,并通过分析计算对其中有代表性的能力谱方法、位移影响系数法和适应谱push-over方法进行了详细的对比研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试图寻找并推荐一种比较好的方法。结果能够实现这一目标,对于push-over方法的发展将会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000.
引起红土表层硅铝比值增大原因的可能性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Si/Al或SiO2/R2O3常常作为表生化学风化作用强度的重要指标。随着化学风化作用的进行。硅铝比或硅铝铁率表现出逐渐降低的演化趋势,中国南方的红土风化壳,是强烈化学风化作用的产物,被认为处于或经历了脱硅富铝化阶段,但是在红土剖面上部常常出现该比值不降反升的现象。给运用这一指标指示化学风化强度带来了困难,通过对贵州平坝,新蒲及花溪碳酸盐岩红色风化壳化学风化程度的研究,以及对中国南方几种不同结晶母岩上发育的红土的化学风化强度指标的对比讨论。探讨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可能性原因。指出Fe,Al氧化物的下渗和淋失作用及其硅质的相对富集是引起中国南方红土表层出现Si/Al和SiO2/R2O3升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