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5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37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52篇
海洋学   9篇
天文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3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河北省水利廳今年購置的新建站的仪器测具,有很多不合要求規格,例如:发给我們的雨量器口徑不圆,接縫不嚴,含沙筒生了銹,采沙瓶没有瓶塞,  相似文献   
82.
遼寧省的水文基本站網規划已初步提出。根据初步的規划,在1958年以前要完成水玄基本站網的建立,因此今后兩年內的建站任务都很繁重,預計明年全省新建流量站就有20余处,同时針对工程管理部門和水文事業的發展需要,將積極开展試驗研究工作。为了采取有效措施,積極准备干部条件,今年冬季將先后訓練在職干部80  相似文献   
83.
辐射线法或方向线法,规范规定为测定起点距方法之一。但一般测站很少用它,总认为它的精度太差,成果粗糙,不如仪器测角交会的好。其实在一般小河测站仪器十分缺乏的情况下,只要操作得当,辐射线法或方向线法也还是能够保证一定精度的,仍不失为一种切实可行的定位方法。  相似文献   
84.
1 2002年项目受理与资助介绍1.1 基本概况地球科学部一处由原地理学科经过2001年12月内部学科方向调整而产生。原地理学科按学科方向和受理申请数量大体划分5部分: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土壤、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及环境地理。5个部分包括了25个学科代码,其中区域可持续发展(学科代码110)被划分在人文地理学方向内。调整后,将原有学科方向划分为4个项目单元:地理学、土壤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环境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即由原地理学科中的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组成地理学项目单元;将人文地理学中的区域可持续发展部分调出与环境地理方向…  相似文献   
85.
东盟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的起点和重点区域,将是"一带一路"合作倡议的优先发展区域之一。本文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基于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合集数据库,检索中国学者发表的近25年(1993~2017)与东盟及东盟十国相关的地理学相关文献,从中国地理学对东盟研究的关注度、研究领域特征、关注的热点国家以及从事该研究的队伍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地理学对东盟国家研究的现状。研究表明:(1)近5年来,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文献量明显增加,但占所有学科针对东盟研究文献量的比重较低。(2)中国地理学针对东盟的研究领域在CNKI和SCI/SSCI文献中区别较明显。在CNKI期刊文献中,主要集中在土地利用、农业、城市、旅游、地缘经济、遥感、地理信息系统等方面;在SCI/SSCI文献中,主要集中在生物多样性、气候变化、健康地理、土地利用、城市等方面。(3)中国地理学最关注新加坡、泰国和越南三个国家,新加坡主要关注其城市和旅游等,泰国主要关注其旅游、土地利用和国际河流等,而越南主要关注南沙群岛和边境贸易等。(4)中国地理学从事东盟研究的机构较多,但发文量较为分散。发文机构虽说是以传统地理学研究所和高校为主,但没有形成有特色的研究团队。  相似文献   
86.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推动下的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黄耿志  冷疏影 《地理学报》2018,73(3):578-594
选取土地利用、城市体系、经济全球化、气候变化、社会文化地理5个研究议题,以1986-2017年所有相关的人文地理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研究样本,对每个项目的研究主题、研究内容、研究队伍、主要成果进行梳理,分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对中国人文地理学发展的推动作用。分析认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推动中国人文地理学自由开展基础研究、服务国家战略需求,促进学科交叉和方法创新,培育学科新生长点以及培养和壮大专业人才队伍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支持和引导作用。本文同时反映了30年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持下人文地理研究取得的重要进展,有助于了解中国人文地理学学科发展的特征与态势。  相似文献   
87.
红原泥炭腐殖化度记录的全新世气候变化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腐殖化度作为气候代用指标首次用于我国泥炭的古气候研究,较好的记录了红原地区全新世的气候变化。对红原泥炭^14C测年和腐殖化度分析,获得了距今12000年较高分辨率红原地区气候变化记录:11.815—10.9lkaB.P.,气候干冷:10.9—5.6kaB.P.,气候温暖;5.6—3.9kaB.P.,气候干冷;3.9—1.7kaB.P.,气候干冷、湿暖波动;1.7—0kaB.P.,气候干冷。总体而言,大约5.6kaB.P.是红原地区由早中全新世的温暖气候向晚全新世干冷气候变化的转折点。同时,红原泥炭记录的降温事件在北半球具有普遍性,反映了青藏高原对全球气候变化的响应。  相似文献   
88.
介绍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004年地理学项目受理、评审与资助的总体情况;分析了2004年在研的地理学基金项目执行情况,着重剖析了2001年批准项目的成果产出数量与水平;阐述了 2003年底结题的地理学基金项目取得的突出进展。  相似文献   
89.
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本文通过对泥炭中分离出的碱不溶物、胡敏酸、富里酸等有机组分样品及未经组分分离的泥炭原样的~(14)C年龄测定,探讨了泥炭样品~(14)C年龄可靠性问题。初步认为:低灰分、低分解的泥炭,同一层位的各组分样品的~(14)C年龄,具有较明显的一致性,低灰分泥炭碱不溶物的~(14)C年龄,大多偏老于其它组分,表明其年龄是可靠的,但高灰分泥炭的碱不溶物,其年龄往往偏年轻,而胡敏酸组分的年龄则具有相对的可靠性;富里酸是最年轻的不稳定的组分,其~(14)C年龄明显年轻而不可靠,是现代碳污染的主要来源。  相似文献   
90.
为了使科研人员更好地了解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领域基金项目的申请情况,提高项目申请书和结题报告的质量,分析了2023年度地球科学部四处(海洋科学与极地科学,申请代码D06)各类项目的申请、评审及资助概况,总结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和在研项目的成果标注情况,归纳了2022年度结题项目取得的研究进展。还梳理提出了上述管理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总体来看,2023年度面上项目、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和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单位数量较2022年度增加36个,项目申请总量较2022年度减少6项,这3类项目分别减少56项、增加33项和增加17项。2022年度结题项目尚存在研究成果第一标注率较低和结题报告撰写不规范等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