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9篇
  免费   90篇
  国内免费   85篇
测绘学   24篇
大气科学   66篇
地球物理   67篇
地质学   137篇
海洋学   59篇
天文学   11篇
综合类   35篇
自然地理   65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29篇
  2021年   2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32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8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24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7年   3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Harmful algal blooms in eutrophic waters pose a serious threat to freshwater ecosystems and human health. In-situ light availability control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ly used technologies to suppress algae in lakes and reservoirs. To develop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the effects of light on algal growth, specific density, colony size and sinking loss, Anabaena flos-aquae(cyanobacteria) and Scenedesmus obliquus(green algae) were evaluated in varying light scenario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specific density and colony size of these two species varied during growth, and there were obvious differences among the light scenarios. At the end of exponential phase, S. obliquus incubated under light-limited condition maintained a higher specific density and formed larger aggregates, whereas A. flos-aquae formed a longer filament length. Both species exhibited higher sinking loss rates with lower light availability. These results implied that the sinking loss rate was not always constant but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variable response to the change of light availability, and in-situ light availability control might result in a significant increase of the sinking loss of algae due to the change of size and specific density, thereby further affecting the algal biomass in the water column.  相似文献   
92.
DAPI荧光染色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浮游细菌及原生生物的定量研究,但对底栖生物的定量效能尚缺必要的研究。比较了冷冻和冷藏两种保藏方式以及保存时间对DAPI荧光计数底栖细菌、蓝细菌、硅藻、不同粒级自养小鞭毛虫(PNF)和异养小鞭毛虫(HNF)的影响。对黄海冷水团三个站位表层2cm底栖样品进行的4℃冷藏与?20℃冷冻避光保存的比较研究表明,两种保藏方式下两个站位的所有研究对象均无显著差异,但另一站位的PNF(2~5μm和5~10μm)的冷藏保存显著优于冷冻保存。对选取的另外两个站位(0~2cm和2~5cm分层)的样品经1个月和4个月冷藏保存后的分析表明,对于底栖细菌、蓝细菌、PNF(5~10 μm)、PNF(10 μm)、HNF(10 μm)和硅藻在保存1个月和4个月后的计数没有显著差异,而对于PNF(2~5 μm)、HNF(2~5 μm)、HNF(5~10 μm)保存4个月的数量明显低于保存1个月的样品,如其中一个站位的0~2cm分层的PNF(2~5 μm)丰度减少了47.4%,2~5cm分层的丰度减少了59.6%,HNF(2~5 μm)和HNF(5~10 μm)经4个月后丰度降为0。本研究表明,对底栖细菌、蓝细菌以及原生生物的定量计数可因样品、保藏方式及保存时间的不同而产生差异,因此对于底栖样品短期内宜采用避光、冷藏保存,并在带回实验室后尽快分析。  相似文献   
93.
随着以“水”为主题的大型开幕式文艺表演《启航》拉开帷幕,第16届亚洲运动会于11月12日在广州开幕,其中帆船比赛项目于14日-21日在汕尾市红海湾遮浪半岛海域举行。帆船项目是对海洋环境最敏感的运动项目之一,准确的海流、海浪、潮汐和水温的预测和观测服务关系到帆船比赛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94.
2017年5月10日,珠三角出现了区域性的细颗粒物和臭氧"双高"型复合大气污染;5月29日,粤珠三角中西部、粤西、粤北出现了大范围的臭氧污染过程。利用常规气象资料和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美国国家大气研究中心(NCAR)提供的1°×1°再分析数据及环境监测数据,分析大气污染成因,并且首次在珠三角地区利用区域多尺度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拟了5月10日各物理和化学过程对臭氧质量浓度的贡献。结果表明:(1)两次污染过程天气形势相似,850hPa均有反气旋环流,地面呈均压场,风速较小,且污染当天天气晴好,温度较高;两次过程不同点在于"双高"污染前期NO2质量浓度和相对湿度均较大,且前期PM2.5质量浓度已经较高。(2)在城市站点,臭氧的主要来源是水平平流和垂直扩散;而在郊区站点,臭氧则主要来源于气相化学,水平平流和垂直扩散。  相似文献   
95.
利用1981—2014年重庆地区气象观测资料,基于气候统计法分析重庆地区雾和霾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重庆雾日总体呈显著减少趋势,两种雾日观测资料的倾向率分别为为-10.3 d/10a和-7.6 d/10 a;雾日的空间分布总体呈"中西部多,东南东北少,西部偏北地区多于西部偏南地区"。霾日总体趋势与雾日变化相反,呈显著上升趋势,倾向率为12.9 d/10a,并且霾日发生显著增加的时段与雾日发生显著减少的时段基本一致,2000年前后霾日经历了明显的突变;霾的分布主要呈现"以主城为中心,中西部多,东北部和东南部少"的特点。  相似文献   
96.
"城市双修"是反思中国30多年粗放型城镇化规划和建设以及管理实践、应对现阶段城市病高发、加快实现城市转型发展的综合性治理工程。借鉴公共管理学中的需求溢出理论,分析了双修工程的价值取向,探讨了双修工程在城市更新中的定位导向,提出要以人本主义为中心,突出市民参与,重构满足市民生态、品质与内涵诉求的城市发展环境。并以台湾高雄市为例,从自然生境、建成环境、文化意境、治理保障与经济转型5个层面对其更新中的"人本"实践进行剖析。综合上述理论与实践分析,认为单纯的物质治理模式在人类需求的无限扩张中存在功能盲区,"城市双修"也需兼顾心灵治理。  相似文献   
97.
青年科学基金助推地理学研究创新与综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地理学科1987-2016年青年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地理学科的4个分支学科: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环境地理出发,通过分析关键词词频在不同时段的变化特点、与同时期面上项目申请书关键词词频进行对比等方法,追寻不同分支学科青年科学基金的研究特点,分析各分支学科的青年科学基金选题的演变规律。以此为依据,筛选了7个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分析这些关键词所代表前沿研究方向,和青年科学基金选题变化情况,并根据后续资助情况分析学科发展过程中青年人才梯队的成长过程,追寻青年科学基金在地理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中的作用。研究表明,自1987年以来,青年科学基金选题一直处于地球表层自然环境和人文经济的格局与过程研究的最前沿,技术创新是青年科学基金最主要的源动力,研究不断向定量化发展;青年科学基金的研究选题也逐渐拓展,走向综合;同时持续推动地理学科研队伍的成长。对于地理科学的技术和理论创新的助推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98.
99.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NSFC) in advancing human geography in China by focusing on five key research areas: land use, urban systems and urban agglomeration, economic globalization, climate change and social and cultural geographies. All NSFC-funded human geography programs related to these five topics from 1986 to 2017 comprise the sample for analysis, and the research topics, content, teams, and peer-reviewed journal publications supported by these programs are investigated. Specifically,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NSFC's promotion of the expansion of research topics in response to national developmental needs and the shifting frontiers of human geography research internationally, its enhancement of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 and its contributions to the assembly of specialized research teams. The paper also reports important progress in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over the past 30 years through the institutional lens of the NSFC, revealing major characteristics and trends in the discipline. The paper concludes by calling for further collaboration between the research community and the NSFC for the development of a locally suitable and globally influential Chinese human geography.  相似文献   
100.
基于空间杜宾模型的山东省制造业时空分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利用2003~2014年山东省17个地级市制造业27个部门的面板数据,研究了山东省制造业的时空分异特征,并基于空间杜宾模型(SDM)探讨了主要的影响因素,结果发现:山东省制造业份额呈现出自东向西递减、先东部集聚后向中西部扩散的规律。以2007年为转折点,制造业呈现东部沿海转出、内陆转入的特点,鲁北地区成为份额增长最快的区域。由于空间溢出效应的存在,市场规模、交通基础设施、产业规模和人力资本水平均有助于提升本地区制造业份额。因此,应该从地区关联的角度重新审视制造业发展规律并制定相应政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