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35篇
海洋学   1篇
综合类   9篇
自然地理   17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6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文章从公路地质缺陷的危害入手,介绍了浅层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的进展及其在公路地质灾害调查中的应用。通过列举浅层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在公路地下裂缝与陷穴调查中的应用实例与效果,说明三分量地震勘探技术是一项现代化勘查技术,也是地质灾害防治系统工程的一部分,在地质灾害调查领域可以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42.
<正>为适应全国血吸虫病防治的需要,由卫生部血吸虫病防治专家咨询委员会举办的卫生系统林业血防技术培训,于2008年11月14~15日,在四川眉山市东坡区举行,参加培训的人员来自全国各血吸虫病疫区省卫生系统的血防技术人员,共计50余人。培训的主要内容为林业血防的机理、山丘型抑螺防病林布局及营建技术;血吸虫与钉螺的关系;  相似文献   
43.
通过对黄土丘陵沟壑区陕西延安羊圈沟小流域坡面上退耕还林还草后形成的林地(单一种植刺槐人工林)、草地(单一的撂荒草地)、草地-林地-草地(上坡位和下坡位撂荒草地,中坡位种植刺槐人工林)及林地-草地-林地(上坡位和下坡位种植刺槐人工林,中坡位为撂荒草地)四种不同的植被格局下植物物种多样性及土壤理化性质变化的研究,旨在揭示植被恢复过程中,坡面上植被不同的空间配置模式对植物物种的组成及土壤环境变化的影响.研究发现,4种植被格局下植物物种的多样性以单一的撂荒草地坡面最高,人工林的种植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林下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恢复,但整个灌木和草本的群落结构4种植被格局之间均未达到极不相似水平.土壤有机碳及总氮含量均以坡面上草地-林地-草地的空间配置格局最高且有机碳存在显著差异,而撂荒草地则在土壤水分的保持及改善土壤pH值上优于其他3种植被格局.  相似文献   
44.
栗子沟金矿位于河南省熊耳山变质核杂岩中,矿区内已有矿化类型有Au、Ag、Pb(Ag),显示出矿区内有较大的找矿潜力.笔者以金矿床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的分析研究认为,在不同的矿化阶段包裹体类型及包裹体类型组合不同,成矿早期(Ⅰ),流体以高温、高盐度为特征,反映出其来源可能来自深部;在主成矿期(Ⅱ),流体裹包体则表现为均一温度的降低,盐度总体呈现为降低,但变化范围较大18.14%~0.59%,到了成矿晚期(Ⅲ),成矿流体进一步演化,温度降低,盐度减少.氢、氧同位素研究表明,早期阶段成矿流体的δD为-77.85‰~-70.43‰,应来源于岩浆热液或变质热液;第Ⅱ阶段和第Ⅲ阶段明显偏离岩浆水,向大气水方向飘移.  相似文献   
45.
阐述一种增强地震数据质量的非CMP叠加技术——零偏移距共反射面(ZO CRS)叠加.文章从分析目前模拟零偏移距(ZO)剖面常规方法存在的问题与ZO CRS叠加方法所具有的优势入手,介绍了ZO CRS叠加基本原理及其实现过程.利用2D人工合成理论模型数据对这种方法进行了验证并将其应用于低覆盖次数陆地实际资料.理论模型及实...  相似文献   
46.
利用BIOME-BGC模型和树木年轮数据模拟1954~2008年川西米亚罗岷江冷杉林森林净初级生产力(NPP)动态,并构建了相应的NPP线性重建模型(方差解释量为44.8%),最终重建了该地区岷江冷杉林过去223年(1788~2010年)NPP的波动历史。在1788~2010年区间,岷江冷杉林NPP波动于498.66~563.65gC/m~2/a之间,平均值和标准差分别为527.2gC/m~2/a和12.45gC/m~2/a。森林NPP主要上升时期有1788~1811年、1832~1844年、1890~1928年和1969~1993年,NPP主要的下降时期有1812~1831年、1845~1860年、1929~1968年和1994年至今。重建NPP序列与气象数据的相关和响应函数分析发现,夏季至秋季温度是限制森林生长的最为重要的气候要素,另外前一年秋季至初冬温度和春季至初夏的降雨对森林生长也有一定的控制性影响。树木年轮是一种指示森林NPP动态变化的可靠待用材料,可以检验和校正包括BIOME-BGC模型在内的各种生态系统过程模型。  相似文献   
47.
泾阳5.2级地震前后视应力变化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陕西西安数字地震台网的宽频带数字地震记录,计算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陕西地区地震视应力的变化,得到了该地区的视应力平均值,并讨论了泾阳5.2级地震前后地震视应力的演化特征及视应力与震级的关系。  相似文献   
48.
轻烃回收装置重接触塔系统的工艺完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刘国华  汪韶雷 《新疆地质》2002,20(4):399-401
温米采油厂轻烃回收装置1998年扩建为70×10~4 Nm~3/d的气处理中冷装置,工艺系统由压缩机增压、分子筛脱水、丙烷制冷加膨胀机膨胀制冷、分馏稳定等系统组成,装置最低制冷温度为-58℃,设计日产干气 62×10~4 Nm~3/d,液化石油气145 t/d,  相似文献   
49.
昆明数字遥测台网近震震级的测定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2000年1月至2002年8月昆明数字遥测台网26个子台记录的718个地震的数字地震记录,通过系统的传递函数,仿真为短周期的DD-1地动位移记录和中长周期DK-1的地动速度记录,记录仿真前后均测定地震震级,分别记为Msz和Mfz;对其中云南常规模拟地震台网40个台站记录的259个地震,也从记录图纸测定了地震震级,记为Mmn。对Mfz、Msz和Mmn进行系统的比较表明:在1.0≤ML<2.5的地震中,仿真后所测震级Mfz比仿真前所测震级Msz平均偏高0.16;在2.5≤ML≤2.9的地震中,Mfz比Msz平均偏高0.12;而在3.0≤ML≤3.9的地震中,Mfz与Msz的平均偏差基本为0;ML≥4.0的地震中,Mfz比Msz平均偏小0.02;MS的仿真震级Mfz比Msz平均偏高0.04;特别由模拟记录所测的震级Mmn与Mfz的平均偏差基本为0;不同震级间的差别基本呈正态分布。  相似文献   
50.
三河-平谷8.0级大震区震源细结构的深地震反射探测研究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8  
在1679年三河-平谷8.0级大震的震源区布置了两条总长140km,24次覆盖的近垂直深地震反射剖面,剖面穿过夏垫断裂及二十里长山断裂,结果表明,该区以双程走时7.0s(21km)左右和11.0-12.5s(33-37km)左右的两个强反射叠层把地壳分为上地壳,下地壳和壳幔过渡带;地壳结构在纵向上差异较大,浅部成层性较好,层组较多,结构复杂;上地壳总体呈反射“透明”性质,下部地壳表现为明显的反射性质;在横向上也具有明显的差异;深部断裂主要有夏垫断裂下方的地壳深断裂,断层面较陡,近下直立,该断裂可能为三河-平谷8.0级大地震的发震断裂;分别在两条剖面下地壳和上地壳下部存在局部强反射能量团,应为上地幔物质上涌冷却形成的岩墙或岩体;由于该处的岩浆活动造成了局部应力分布的差异。导致了地壳深断裂的形成,这可能是三河8.0级大震的深部构造背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