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球物理   19篇
地质学   1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1.
松潘—甘孜块体位于青藏高原北部,是认识高原扩展的重要区域.近年来,该块体不同边缘强震频发(2008年四川汶川MW7.9地震、2010年青海玉树MW6.9地震、2013年四川芦山MW6.6地震、2017年四川九寨沟MW6.5地震、2021年青海玛多MW7.4地震),但针对这些强震的余震特征比较的研究鲜见,忽略了“从震源演化的角度揭示块体不同位置结构的差异”.本文依据中国地震台网中心13年的地震观测数据(2008-01-01—2020-11-30),采用双差定位方法(HypoDD)开展松潘—甘孜块体近年不同强震的余震演化研究.研究表明处于块体不同位置的余震序列时空特征存在差异:(1)块体南缘的玉树地震有前震事件,其余均未观测到前震;(2)块体南缘的玉树地震与东缘的汶川、芦山地震均激发共轭断裂,其余则未激发;(3)汶川、芦山地震与其他地震的双侧破裂形态不同,为单侧破裂;(4)余震分布密集区位于同震滑移极值区的周缘.结合该区的构造背景与震源时空分布特征,我们指出块体不同位置的余震时空分...  相似文献   
12.
借助社会网络理论与方法,以跨界旅游区内主要旅游企业的人才就业、餐饮原料与用品、住宿用品、旅游商品等的供给为经济要素指标,以壶口瀑布风景名胜区为案例地,通过问卷调查,确定各经济要素的供给地,以此为社会网络节点,构建跨界旅游区经济联系发生矩阵、邻接矩阵及其网络结构图,探寻各跨界网络特征、成因分析及其模型构建,结果表明:(1...  相似文献   
13.
安徽省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安徽省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现状为着入点,在对其类型、品质、结构、服务、营销等方面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安徽省乡村旅游产品提升的目的,即完善旅游产品体系、保护乡村旅游资源、适应新型市场需求、优化旅游产品结构。并以此为导向,从产品的开发、管理、营销、创新等4个较为宏观的方面对安徽省乡村旅游产品的提升进行综合性的论述,最后得出安徽省乡村旅游产品的提升要实现资源综合化、产品多样化、开发精细化、管理专业化、市场大众化、经营特色化、旅游休闲化、创新制度化、营销品牌化的"九化"目标。  相似文献   
14.
VTI介质中地震波反射波合成记录的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向向异性介质中,由于地震波的相速度和群速度有较大差异,相角和群角不同,相速度、群速度及群角相与角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因此与各同性相比较,计算地震波相速度,群速度及群角就更加困难,其合成地震记录的难度也就之增大,本文根据VTI(具有垂直对称轴的横向各向同性)介质中地震波的运动学特征,应用射线追踪方法,计算了VTI介质中的地震波的旅行时,并合成了反 地震记录,这为反射地震波的旅行时及速度分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河南省陕—新铝土矿带矿床地质特征及其成矿规律   总被引:12,自引:4,他引:12  
陕(县)-新(安县)铝土矿带位于河南省西部洛阳-三门峡之间,累计探明铝土矿储量达2亿多吨,具有埋藏浅,规模大,分布广,高A/S,矿石质量好的特点,矿床受地层岩性,构造,地貌,古气候等因素控制。通过研究,认为该区铝土矿成矿有八大规律。  相似文献   
16.
地震、形变、火山气体地球化学等观测结果表明2002~200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经历了1次扰动事件。长白山站地震台(CBS台)记录到了扰动事件前后连续稳定的宽频带地震观测资料。前人的观测研究结果认为长白山天池火山扰动期间的火山地震类型主要为构造型火山地震,伴随少量的谐频型地震。本文通过匹配滤波技术,对1999~2007年扰动事件前后CBS台单台三分量地震观测数据进行模板扫描,获得3763个清晰的火山地震事件,其中谐频(HS)事件125个,构造(VT)事件3618个,并发现长周期(LP)事件20个。进而将火山扰动期间火山地震事件分为3种类型:构造型事件、长周期事件和谐频型事件,并提出2002~2005年长白山天池火山扰动机制模型:深源地震-火山能量传递模型,即汪清深源地震能量释放和传递,引发长白山火山区岩石圈应力状态波动。地幔岩浆房受应力干扰后,岩浆通道打开,少量岩浆侵入地壳岩浆房。岩浆混合脱气导致地壳岩浆房升压,引起顶部岩石微破裂,产生构造型火山地震,气体和流体填充这些裂隙,从而产生LP和HS型火山地震事件。  相似文献   
17.
长白山温泉水化学资料变化形态分析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对长白山火山监测站2000-2005年的水化学观测数据进行了对比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自2001年以来各测项观测值包括温泉水水温在逐年增高,表明长白山火山为正进入一个新的活跃阶段。  相似文献   
18.
岩浆活动的不同阶段引起地表变化不同。地表形变受压力源大小、形状、深度及岩浆运移速率等影响;另外火山类型不同,地形不同,形变特征也不同。地表形变幅度范围很大,为1×10-7—1米量级。火山区形变监测可以了解火山活动状态,有助于进行喷发危险性的预测预报。形变监测从20世纪60年代的传统技术逐渐过渡到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GNSS和InSAR等大地测量新技术,火山区形变时空监测能力得到提高,同时缩短了预测时间。我国火山形变监测开始较晚,现已在长白山天池、腾冲以及海南等主要火山区开展监测。传统的连续测量以地倾斜观测为主;新技术主要以流动GNSS监测为主,连续观测站少,InSAR技术研究时间密度不够;目前形变监测还不能实现很好的时空覆盖。  相似文献   
19.
长白山天池火山自1985年起每年6~9月开展季节性地震观测。1985~1994年平均每年记录到的火山地震在40次以内。从2002年7月开始,长白山天池火山地震数量明显增加,2003年发生1293次地震,2004年虽然地震数量略有下降,但是能量释放持续增强。近年来,长白山周边地区地震活动明显增强,2004年12月和2005年4月在距离长白山天池30多公里的抚松县发生了4.4级和4.0级构造地震。长白山附近发生了多次地震和火山震,天池口附近有强烈震感,可听到地声,并造成轻微震害。2005年8月以后火山地震渐趋平静,逐渐恢复到2002年以前的地震活动水平。本文对长白山火山地震监测的现状和监测能力进行了讨论,并从基本的观测事实出发分析研究了长白山天池火山近年来的活动水平,对其目前的活动现状态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