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篇
海洋学   1篇
自然地理   6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基于BP神经网络的湖南镇水库叶绿素a浓度预测模型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湖南镇水库2006-2007年间的监测资料为基础,利用插值和主成分分析法,运用BP人工神经网络方法构建预测模型,探求叶绿素a浓度与总氮、总磷、溶解氧等5项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选出最佳预测模型,并对模型进行敏感度分析.结果显示:(1)BP神经网络模型对叶绿素a浓度预测值与实测值之间拟合程度良好,相关系数达到了0.95,...  相似文献   
12.
砂土及完整性较差、黏聚强度较小的破碎岩体中,浅埋隧道地层拱作用机制随地层变形发展而变化,受此影响隧道松动土压力也相应变化。常规方法忽略了地层拱不同阶段力学机制的不同,同时未考虑剪切面转动与大主应力旋转之间的相互关系,因此,不能解决浅埋隧道地层能否成拱、地层拱何时贯通至地表以及地层拱发展对隧道松动土压力影响等问题。针对这一情况,提出渐进地层拱力学模型以反映不同阶段地层拱的力学机制;其次,同时考虑主应力旋转、剪切面转动及二者相互关系,确定拱内土体应力分布;随后,优化了传统主应力偏转与地层差异沉降间的数学模型。在此基础上确定了渐进地层拱对隧道松动土压力的影响。改进方法结果与传统方法结果及试验结果的对比验证了改进方法的有效性与适用性。通过参数分析研究了隧道初始松动压力、随地层变形发展的松动压力以及地层拱贯通至地表时的极限变形等关键参数。最后,对下北山超大跨浅埋隧道的研究说明了改进方法的实用性。结论显示:(1)初始松动压力为初始松动区内土体重力,初始松动区范围不受覆跨比影响,而受地层强度影响,随内摩擦角增加而减小;(2)最大拱效应阶段以后,松动土压力随地层变形发展而增加,深埋、小跨度隧道( )增长速率较慢,反之较快;(3)极限变形随覆跨比、内摩擦角增加而增加,深埋、小跨度隧道地层拱效应更明显;(4)对于下北山隧道,初始地层拱存在,初始松动土压力为0.37 ,极限松动土压力为0.41 ,最终松动土压力为0.54 ,隧道变形应控制在5.7%以下避免地层拱贯通至地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