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1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63篇
海洋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2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鄂尔多斯盆地煤的灰分和硫,磷,氯含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大锰  杨起 《地学前缘》1999,6(B05):53-59
详细阐述了鄂尔多斯盆地煤的灰分产率和硫,磷及氯含量的空间及垂向分布规律,并探讨了煤中硫,磷及氯含量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石炭-二叠纪煤以中灰煤为主,部分为高灰煤;低灰煤仅分布在局部地区,且灰分产率与全硫呈负相关;延安组以特低灰-低灰煤为主,中灰煤次之,空间上灰分北高南低,东高西低;太原组以中高硫煤为主,山西组则以低硫煤为特征,空间上呈南高北低,西高东低之趋势;延安组亦以低硫煤为主。  相似文献   
42.
华北晚古生代成煤沼泽微环境与煤中硫的成因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通过采用新建和改造后的煤相参数(凝胶化程度、植物结构保存指数、植物指数、搬运指数、地下水影响指数、水介质指标和沼泽类型指数等), 探讨了华北晚古生代成煤沼泽微环境与煤中硫的成因关系. 研究表明, 受海水明显影响的煤层, 对于煤中硫的聚集, 水介质特征在诸多沼泽微环境控制因素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淡水沼泽中硫的聚集与植物类型、水动力条件及覆水深度关系更为密切. 硫同位素地质分馏效应反映出煤中硫的聚集经历了多阶段演化. 煤中黄铁矿硫的形成早于有机硫, 其硫同位素d 34Sp值明显低于有机硫的d 34Sp值. 海水影响的煤中, 硫聚集时间的跨度大, 硫同位素分布发散, 煤的含硫量高. 受淡水影响的煤, 硫的聚集主要发生在同生-准同生阶段和早期成岩阶段, 硫的含量低且以有机硫为主.  相似文献   
43.
华北石炭—二叠系煤的孔渗特征及主控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煤的低孔、低渗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我国煤层气勘探和开发的关键问题之一。选取华北河东、渭北、阳泉、晋城、大同和两淮等6个煤田,通过煤岩学特征测试、微裂隙分析和低温氮孔隙结构分析,对该区煤的孔渗发育特征及其控制机理进行了系统研究。华北地区煤的孔隙度在2%~10%之间,孔隙度的大小主要受3次煤化作用跃变所控制,在Ro,r约为1.2%附近达到最小值。矿物充填作用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煤的孔隙度。华北地区煤的渗透率一般都在5×10-3μm2以下,渗透率与孔隙度呈显著的幂指数关系。无烟煤以微孔为主,孔隙度都在6%以下,渗透率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裂隙的发育程度;而中低煤级煤的渗透率不仅受裂隙影响,也受煤中各级孔隙发育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4.
刘大锰  吴能友 《现代地质》2022,36(1):221-224
0前 言 科教融合是科研和教学的有机融合,是新时代我国一流本科和研究生教育以及一流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也是新发展阶段科研机构落实国家科技创新战略部署的重要实践.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和科技创新重要指示精神,加快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科教融合发展,自然资源部和教育部聚焦...  相似文献   
45.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microenvironment of the Late Paleozoic peat-forming swamp and the sulfur contents of coal in North China have been studied by using coal-facies parameters involving gelification degree, tissue preservation index, vegetation index, transportation index, groundwater influence index, water medium indicator and swamp type index, etc. Among the various controlling factors of swamp microenvironment, swamp water medium elaborates a dominant action to sulfur accumulation in the marine-influenced coals; while coal-forming plant type, hydrodynamic state and water covering depth are more important to sulfur accumulation in the fresh water-influenced coals. Geological fractionation of sulfur isotopes reflects that sulfur accumulation experienced multi-stages evolution. Pyrite sulfurs formed earlier than organic sulfur and the sulfur isotopic δ34Sp shows lower values than organic sulfur isotopic δ34So. In the brine-influenced coals, sulfur accumulation processed relatively a long time span, the distribution of sulfur isotopes dispersed, and the coals are provided with high sulfur contents. In the fresh-water-influenced coals, sulfur accumulation occurred mainly at the syngenetic-penesyngenetic stage and the early diagenetic stage, and the total sulfur is lower and mainly composed of organic sulfur.  相似文献   
46.
笔石组成与结构的微区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显微傅立叶红外光谱(Micro-FT-IR)和装有液体金属离子枪的高分辨飞行时间二次离子质谱仪(TOF-SIMS)首次研究了笔石的化学组成与结构。Micro-FT-IR谱图在1680~1740cm-1和1000~1320cm-1范围内吸收强度高,而1600cm-1处吸收强度低.表明笔石是由含N、O等杂质原子基团的高分子聚合物组成,且该笔石热演化程度不高;TOF-SIMS谱图表明,笔石的二次离子峰主要集中在较低质量数处,在高质量数峰强度低,且M/Z43,105,135等峰强度高,亦证实笔石的上述组成特点。研究结果表明Micro-FT-IR和TOF-SIMS技术是煤及源岩显微组分微区成分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47.
中国油、气源岩有机成分成因划分及地化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奎励  刘大锰 《沉积学报》1997,15(2):160-163
作者根据十余年对中国油、气源岩研究,遵循对源岩显微,超微两个层次有机成分,一方面使用MPV-Ⅲ、TEM、SEM、Micro-FTIR和SIMS来阐明其岩石学和地化特征;另一方面对单组分和全岩样使用小玻管高压釜方法并结合有机岩石学和地化分析来阐明成烃规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中国油、气源岩有机质的分类方案。  相似文献   
48.
刘大锰  杨起 《地球科学》1998,23(1):79-84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煤级中基质镜质体,丝质体,藻类体,角质体,孢子体及树脂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煤级增加,煤显微组分中脂族结构成分先后后减,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在相同的热演化程度下,丝质体基质镜质体和类脂组含更多的芳香结构成分和较少的脂族结构成分,及具更高的芳香缩合度,而基质镜质体又较类脂组含更多C=C  相似文献   
49.
鄂尔多斯盆地煤显微组分的micro-FTIR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显微傅利叶红外光谱(micro-FTIR)技术研究了鄂尔多斯盆地不同煤级煤中基质镜质体、丝质体、藻类体、角质体、孢子体及树脂体的化学组成与结构演化特点.研究结果表明,随煤级增加,煤显微组分中脂族结构成分先增后减,含氧官能团减少,芳烃富集且芳环缩合度增加;在相同的热演化程度下,丝质体较基质镜质体和类脂组含更多的芳香结构成分和较少的脂族结构成分,及具更高的芳香缩合度,而基质镜质体又较类脂组含更多CC/CH,且基质镜质体中含较多的ArOAr,COC等交链结构.反射式micro-FTIR具制样简单、快速准确等优点,且能进行单组分分析,无须分离样品,具透射式micro-FTIR和粉末红外光谱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是煤及源岩显微组分微区化学分析的有力工具.  相似文献   
50.
在GAW-2000型岩石力学试验系统上进行了煤岩饱和水条件下的三轴压缩应力应变试验及声发射检测。结果表明:不同煤级煤岩有着不同的声发射特征,主要可以划分为3种类型。饱和水煤岩的三轴-声发射试验显示,煤样在线弹性阶段之前声发射事件较少,而之后声发射趋于活跃;单轴与三轴实验对比发现,围压会明显改变半无烟煤煤岩在压密阶段的应变量,而对无烟煤不明显。围压的存在对煤岩变形其他阶段的影响要小于压密阶段。声发射参数振铃率和能量率可以应用于预测最大屈服应力点:半无烟煤煤岩在破坏前兆来临时,振铃率和能量率的频率和幅度均有很大提高,在近最大屈服应力90%左右时,幅度基本维持不变;无烟煤煤岩在破坏前兆来临时,会产生明显的某一突变,频率或幅值上有跳跃或突增。同时,煤岩的声发射特征的方式和差异性与煤岩的物质组成及煤岩演化程度有很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