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57篇
测绘学   2篇
地球物理   10篇
地质学   291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8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81.
柳振江  王建平  郑德文  刘家军  刘俊  付超 《岩石学报》2010,26(12):3597-3611
矿床形成后会经历不同形式的变化,区域隆升与剥蚀是影响矿床变化保存最为关键的因素之一。构造-热年代学是目前广泛运用于研究区域隆升剥蚀的一种重要手段,本文以我国最大金矿集中区———胶东西北部金矿及赋矿围岩玲珑花岗岩为研究对象,尝试将构造-热年代学引用到矿床成矿后变化与保存研究。通过磷灰石裂变径迹热年代学测试获得玲珑花岗岩距今110Ma以来的隆升演化历史,结果显示岩体剥蚀速率很小,平均0.0303±0.0044mm.a-1,自金矿形成后区域热-构造运动趋于平静,这对矿床的保存非常有利。胶东金矿成矿深度范围集中于4~10km,根据剥蚀速度计算玲珑花岗岩剥蚀量仅为2.0~4.2km,远未达到金矿最大成矿深度。当前本区金矿勘探和开采深度普遍小于2km,深部金矿找矿潜力良好。  相似文献   
182.
甘肃寨上金矿床矿物组成特征与矿质沉淀机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位于西秦岭礼(县)—岷(县)成矿带西段的寨上金矿床,是近年发现的一个大型微细浸染型金矿。笔者通过显微镜观察、电子探针和扫描分析等综合分析技术,确认金矿床中矿物组成相当丰富,既有大量硫化物、硫盐、氧化物、硫酸盐、碳酸盐、钨酸盐,又有碲化物、自然金属及多金属互化物。除常见矿物为自然金、黄铁矿、黄铜矿、黝铜矿、方铅矿、闪锌矿、辉锑矿、石英、白钨矿、方解石、菱铁矿、铁白云石和重晶石外,笔者还鉴定出在卡林型金矿床较少见的一些矿物,如硫铜锑矿、车轮矿、辉锑铅矿、辉钼矿、碲汞矿、碲镍矿、Cu-Zn-Ni-Sn-Fe的金属互化物和白钨矿等。矿石中矿物种类较多,组成较复杂以及存在显微自然金,构成寨上金矿床的一大特色。赋矿围岩中含Fe碳酸盐矿物溶解释放Fe以及溶解Fe的大量硫化物化,是寨上金矿床中存在显微可见自然金的最重要因素和金沉淀富集的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183.
内蒙古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演化与成矿机制分析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内蒙古甲乌拉大型银多金属矿床位于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矿集区,该矿床属于大兴安岭满洲里-新巴尔虎右旗银多金属成矿带。为探讨其成矿流体演化和成矿机制,对矿床的石英流体包裹体进行深入研究。包裹体显微测温结果表明均一温度集中在180℃~260℃,结合流体包裹体热力学公式计算得到:流体盐度范围为0.18%~12.62%,流体密度为0.637 g/cm3~0.976 g/cm3,流体压力的变化范围是0.344 MPa~16.205 MPa,成矿深度约为0.5 km~1.5 km。激光拉曼测试结果表明成矿流体属于H2O-NaCl体系。甲乌拉银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的总体特征表现为中低温度、中低压力、中低盐度、低密度的流体。矿床成矿流体有两种来源:其一可能为岩浆源为主导的流体;其二可能为大气降水为主导的流体。成矿流体在演化过程中发生流体的混合作用。不同性质、成分流体的混合作用是导致成矿元素发生聚集、沉淀形成矿床的重要机制。  相似文献   
184.
新疆布隆金矿床的成矿特征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赋存于上泥盆统碎屑岩建造中的布隆金矿床,矿化明显受层间构造破碎带的控制.矿石主要矿物为石英、重晶石、菱铁矿、方解石以及黄铁矿、自然金等.成矿可分为4个阶段,即黄铁矿-石英阶段、石英-菱铁矿阶段、方解石-石英-重晶石阶段和重晶石阶段.其中方解石-石英-重晶石阶段为成矿主要阶段.对成矿主阶段石英进行的40Ar/39Ar快中子活化测定表明,年龄谱线特征为马鞍型,坪年龄(212.18±0.83)Ma、最小视年龄(209.91 ±8.41)Ma和等时线年龄(209.40±1.99)Ma均十分接近,说明所测石英样品的年龄可信.坪年龄代表了含金石英脉的形成时代-相当于印支晚期.结合我国西南天山一些典型金矿床的成矿作用也发生在此时期内的现象,认为西南天山在印支期一定存在着某种缺其不可的大规模成矿作用的关键因素,在区域内统一制约着矿床的形成.  相似文献   
185.
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及前景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层序地层分析已在油气勘探中发挥重要作用.相比而言,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论述了层序地层分析的基本内容及其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进展;从油气与非油气矿床成矿、富集规律的相似性和两者的共生性,以及层序界面、沉积体系域与成矿基本要素和条件的耦合性,评述了层序地层分析在非油气领域的应用具有广阔的前景;同时又针对油气与非油气矿床在成矿方面的差异性和海、陆相层序地层的差异性,指出了层序地层分析应用于非油气领域时应注意或需研究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86.
兰坪盆地多金属矿床碳、氧和氢同位素组成特征表明,成矿流体中的CO2源自海相碳酸盐岩(或蚀变海相碳酸盐岩)的热解作用和沉积有机物的氧化作用或脱羧基作用;成矿流体为古大气降水在一定地质条件下与盆地和基底岩石发生水-岩作用而形成的盆地热卤水,其中金顶铅锌矿床的成矿流体尚有变质水的混入.这表明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物质应源自地壳(基底和盆地地层),喜马拉雅期盆地周缘碱性岩浆活动对盆地内多金属矿床的成矿作用贡献是间接的,沉积有机物直接参与了成矿作用.  相似文献   
187.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年代与成矿时代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西秦岭南亚带层控金硒矿床的赋矿地层为太阳顶群 ,为一套主要由炭质硅岩和炭质板岩组成的硅岩建造。对于太阳顶群的时代 ,至今仍众说纷纭 ,莫衷一是 ,大多数人认为属晚寒武世—奥陶纪 ,也有认为属晚震旦—早寒武世。作者通过对古杯类化石的鉴定以及Rb Sr、Sm Nd同位素等时线年龄测定后认为 ,赋矿的太阳顶群时代应属早寒武世 ,而非晚寒武世—奥陶纪 ,更不可能为晚震旦世。对金硒矿床中 2个成矿阶段石英样品进行40 Ar/ 3 9Ar快中子活化测定后获得马鞍型谱线特征。其中坪年龄 (71 .4 5± 0 .5 5 )~ (80 .0 5± 0 .6 5 )Ma、最小视年龄 (70 .2 4± 1 .93)~ (78.5 9± 2 .85 )Ma和等时线年龄 (6 9.4 5± 0 .38)~ (81 .6 1± 0 .5 5 )Ma均十分接近 ,说明所测 2件石英样品的40 Ar/ 3 9Ar年龄真实可靠 ,表明太阳顶群中层控金硒矿床的成矿时间主要发生于燕山运动晚期  相似文献   
188.
新疆金山金矿床构造控矿规律及找矿评价标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金山金矿床是中国西天山地区一个大型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矿体产出主要受各种断裂构造控制。在多年勘探工作的基础上,通过野外填图和大量的勘探线剖面分析,笔者总结出断裂构造活动经历了成矿前、热液成矿期和成矿后3期。断裂控矿基本规律是:北西向断裂总体控制矿床的分布位置,南北向断裂晚期活动造成叠加富集成矿,北东向断裂早期伴随中酸性岩脉活动,成矿后活动造成矿体断开和升降,东西向-北西西断裂早期伴随火山喷发活动,成矿后活动切断南北向矿体。同时还总结了矿区的找矿评价标志。  相似文献   
189.
皖南东源钨钼矿成矿流体特征和成矿物质来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皖南东源钨钼矿位于安徽省祁门东源境内,是该地区目前已知规模最大的钨钼矿床。钨钼矿体主要产于花岗闪长斑岩体内及其接触带附近,以细脉浸染状和浸染状矿化类型为主。流体包裹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气相成分主要为H2O和CO2,含少量C2H4、N2、CH4等,液相成分以Ca2+、Na+、SO24-、Cl-为主,K+、F-次之,并含少量Mg2+、NO3-、Br-。矿床氢、氧、硫、铅稳定同位素组成研究表明,流体包裹体中水的δ18O水的含量范围为-0.498‰~3.102‰,δD水的含量范围为-85‰~-66‰,成矿流体主要为岩浆水与大气降水的混合物;黄铁矿的δ34SV-CDT值介于2.6‰~5.8‰,硫可能是由成矿流体从东源花岗闪长岩体中淋滤而来;铅同位素变化范围小,其来源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成矿流体在成矿过程中,经历了不混溶或沸腾作用及其与被加热的大气降水的混合作用,改变了成矿流体系统的物理化学条件,引起体系含W和Mo络合物的不稳定,从而造成大量的成矿物质析出、沉淀,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190.
金矿床中硒、碲超常富集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的提出硒、碲系分散元素之一,在自然界通常极难形成工业富集,甚至硒、碲的独立矿物也很少。长期以来,硒、碲一直作为伴生组分主要从一些铜-镍硫化物矿床铜矿石中作为综合利用对象被回收。由于硒、碲的地壳丰度很低,加之受传统观念"分散元素不能形成独立矿床,它们以伴生元素的方式赋存于其它元素的矿床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