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6篇
地质学   60篇
综合类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 毫秒
41.
42.
新疆乌伦布拉克铜矿床直接产于一套由浅成—超浅成或次火山侵入的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构成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含矿岩石属钙碱系列,具有低Si、低碱,富Na贫K,过铝质-偏铝质,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弱负异常,强不相容元素相对富集,Nb和Ti强烈亏损,Rb、Th、K、Tb相对富集等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成因上属造山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时代属华力西中晚期。矿化作用以全岩式铜矿化为特征;矿石构造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团块状;矿石中发育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蚀变以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青盘岩化广泛发育为特征。石英-钾长石-黄铜矿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为-102×10-3,δ18O为8.4×10-3,均一温度为119~190℃。矿床成因属典型的含矿化隐爆角砾岩筒的斑岩型铜矿床。  相似文献   
43.
西华山钨矿的花岗岩组成及与成矿的关系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大量研究工作证实,西华山钨矿田成矿花岗岩为一复式岩体。该复式岩体由燕山早期第二阶段西华山杂岩体,燕山早期第三阶段荡坪杂岩体和燕山晚期第一阶段花岗岩,花岗岩单一侵入体组成。与两期三个阶段花岗岩有关,相应具有三次钨的成矿作用,形成了以西华山钨矿为代表的一系列不同规模的钨矿床,成为我国花岗岩区多阶段民岩多次成矿的典型范例。  相似文献   
44.
新疆北部陆相火山岩型金矿床的主要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刘家远 《黄金地质》2001,7(3):1-7,T001
陆相火山岩型金矿目前是新疆最为重要也最富有特色和发展前景的金矿新类型。与金矿有关的火山岩,主要是一套以玄武岩-安山岩-流纹岩及其相应火山碎屑岩组合为特征的陆相火山岩。新疆北部存在两期(华力西中期和中晚期-晚期)陆相火山岩,相应发育两期金矿化。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的一系列特征表明,该类金矿是与陆相火山岩密切相关,形成于岛弧或活动大陆边缘型挤压造山环境及近地表条件下的浅成低温热液金矿床。成岩成矿物质具源自上地幔或下部地壳的深源特征。  相似文献   
45.
新疆金矿火山岩微量及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家远 《黄金地质》2001,7(4):45-51
金矿火山岩微量元素以Th和Zr的明显正异常及Nb和Ti的明显负异常为特征。微量元素比值蛛网图模式曲线均呈微向左倾斜的多峰多谷曲线。过渡元素以Cr和Ni的明显负异常及Sc,Co,Cu明显正常为特征。过渡元素球粒陨石标准化曲线,也均呈微向右倾斜的W形曲线。稀土元素以稀土总量偏低,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Eu具微弱异常至微弱正常为特征。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均呈微向右倾斜和近于水平的平滑曲线,陆相火山作用两类成矿岩浆建造-陆相火山岩与潜火山杂岩具有基本一致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相似文献   
46.
水口山矿田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与多金属成矿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水口山矿田内的花岗质岩石是由潜火山作用形成的包括浅成侵入的花岗阀长质岩石,次火山侵入的英究玢岩石与其伴生的隐爆角砾岩三个岩相的岩石组合-花岗质潜火山杂岩,其成因宙幔混熔过渡型花岗岩,这类杂岩与铜,铅,锌,金,银多金属成矿的密切关系在水口山矿田得到充分体现。矿田内多金属成矿符合多因复成成矿模式和多位一体复合成矿模式,重视潜火山杂岩与有色,贵重金属成矿关系的研究,运用多因复成矿理论在矿田内进一步扩大找  相似文献   
47.
林锦富  喻亨祥  刘家远 《矿床地质》1998,17(Z3):611-614
乌伦布拉克铜矿床主矿体赋存于由黑云母闪长岩、石英闪长岩、斜长花岗岩和英安玢岩质隐爆角砾岩构成的一套浅成一超浅成或次火山环境下形成的花岗质潜火山杂岩中。赋矿岩石具有富钠、低钾、低碱、偏基性、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铕弱负异常、强不相容元素Th、K、Tb相对富集,而单元素Nb、Ti、Y强烈亏损的特点,成因上属壳幔同熔型花岗岩类,成岩时代属华力西中晚期。矿化作用以全岩式矿化为特征;矿石构造为浸染状、细脉浸染状、网脉状及团块状;矿石中交代结构和固溶体分离结构发育。蚀变以钾化、绢英岩化、硅化、青磐岩化广泛发育为特征。石英.钾长石.黄铜矿脉中石英包裹体水δD为- 102‰,δ18O为8.4‰,石英均一温度为119~190℃;钾长石K- Ar法成矿年龄为(211±3)X106 a。矿床属典型的含矿化隐爆角砾岩筒的斑岩型铜(金)矿床。  相似文献   
48.
一、花岗岩成因研究历史的简单回顾从世界范围看,花岗岩成因争论的历史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八世纪未的“水火之争”。第二阶段:十九世纪中叶至本世纪中叶花岗岩岩浆成因与混合交代成因的激烈论争,最后把花岗岩从成因上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类—岩浆花  相似文献   
49.
一、花岗岩成因研究历史的简单回顾 从世界范围看,花岗岩成因争论的历史大体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十八世纪未的“水火之争”。第二阶段:十九世纪中叶至本世纪中叶花岗岩岩浆成因与混合交代成因的激烈论争,最后把花岗岩从成因上分为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两大类—岩浆花岗岩和混合交代花岗岩(变质花岗岩)几乎成为世界各地一致的趋势。我国亦不例外。第三阶段:二十世纪60—70年代以来,随着国际“上地幔计划”的开展,板块学说的传播和同位素地质学的发展,提出了更多的新观点,如上地幔分熔、带状融熔、俯冲带重熔等等。目前花岗岩成因研究已从以往偏重于岩石形成作用的探讨转入注重花岗岩形成的岩浆来源物的探讨。这是花岗岩成因研究深入发展的新时期。  相似文献   
5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