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5篇
测绘学   19篇
大气科学   1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19篇
海洋学   2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1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近期学术活动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大陆动力学专业委员会在中国地球物理学会领导下,2010~2011年初进行了以下学术活动:(1)2010年11月20~21日在北京拉斐特城堡召开了"松潘-甘孜决体南缘地域强烈地震发生的构造背景与动力过程"专题研讨会.(2)2011年1月15日在中国地质大学学术交流中心召开"新年团拜暨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的导向和轨迹"学术讨论会.(3)落实中国地球物理学会大陆动力学委员会2011年研究方向与任务.  相似文献   
52.
文章从温都尔庙群岩石组合、岩石化学和同位素年龄特征入手,研究显示该套岩石具有洋中脊拉斑玄武岩的特征;岩石稀土特征表明其形成于陆间小洋盆环境.它属于华北板块北缘中段新元古代构造演化阶段的产物,为研究华北板块北缘地壳演化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53.
中国植被NDVI与气候因子的年际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根据1982-2006年全国GIMMS NDVI资料,以及全国583个气象站点的气温和降水量数据,以像元为计算单元,分别以植被分区和气象站点为对象分析了植被NDVI、≥10℃积温和降水量的年际变化及相关关系。结果表明:(1)全国及各分区≥10℃积温均呈显著的增加趋势,降水量和植被NDVI整体上呈减小趋势,植被覆盖面积略有增加,且≥10℃积温增速越大则降水量减速越小。(2)全国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分别呈微弱的负相关和正相关。由于地形地貌、地理位置以及人类活动作用的差异性,不同植被分区相关性有所差异。(3)秦岭-淮河以北地区,降水量是影响植被生在的限制性气候因子。而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植被NDVI与≥10℃积温和降水量的分布无显著性规律。  相似文献   
54.
正我国施工图审查制度建立和施行的法规依据是《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79号)、《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国务院令第293号)和《实施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监督规定》(建设部令第81号)、《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管理办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令第13号)。《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暂行办法》(建设[2000]41号)颁布后,施工图审查工作在全国各地如火  相似文献   
55.
以黄海及其邻区为研究对象 ( 32~ 4 2°N ,1 2 0~ 1 30°E) ,以研究区的空间重力异常、布格重力异常和地震层析成像数据为基础 ,在研究区中分辨出方向各异的主要断裂带并给出它们的分布。对在朝鲜半岛存在的一条近SN向分布的断裂带进行了重点讨论。根据重力数据、莫霍深度分布特点和层析成像的结果 ,认为该断裂带的两侧应属于不同的构造地质单元 ;提出该断裂带与五莲—青岛断裂带和济州岛南缘断裂带一起组成了中朝与扬子块体在黄海海区的边界结合带的认识 ;并推测在三叠纪的晚期 ,沿郯庐断裂带和该断裂带曾分别发生过左旋和右旋走滑。受SN向挤压应力的作用 ,(下 )扬子块体被平移嵌入到中朝块体之中。因此 ,两个块体在海区的结合带为一个巨大的“Z”字型的入构造  相似文献   
56.
基于对油气运移机理现有认识的综合研究,提出了油气运聚模拟的地质概念模型和充分考虑地质综合研究并可人工干预的综合分析模拟.大尺度地质概念模型是以含油气系统为单位的三维面状模型,而小尺度模型则是以油气运聚单元为单位的、由一个或多个三维面以及断层组合而成的网络状格架模型.油气运聚过程的综合分析模拟应在层序地层格架内以含油气系统(或油气运聚单元)为单位建立初始地质模型,应用古构造恢复、古流体势恢复、油气运秽路径模拟、优势运移通道分析、模拟结果综合评价等技术,依据层序地层格架所提供的精确时间间隔单元进行三维的、动态的模拟.模拟的相关技术和方法可在信息集成平台的基础上,基于一系列空间数据处理方法开发实现.  相似文献   
57.
高密度电阻率法在地面塌陷调查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17,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浙中的武义、永康、东阳等县市是浙江省最主要的萤石产区.由于疏于管理等原因,造成采坑和已经闭坑的矿山频繁地出现地面塌陷等地质灾害,已成为当地最严重和潜在的地质灾害.本文介绍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武义县荷叶塘矿区采空区探测中的方法和应用效果,建议在本区开展采空区勘察中将高密度电阻率法作为必需手段推广使用,并指出以α和α2为首选装置,A\|M等其他装置可根据需要备选或配合使用,以提高探测精度.  相似文献   
58.
DEM在众多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而对DEM生成算法成为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对数字高程模型的建立方法进行了分析,为DEM的建立设计了数据结构和算法,并实现了该算法。同时,将DEM引入到线路勘测设计中,极大地减少了线路设计的工作量,提高了线路设计的科学性。  相似文献   
59.
分析了不规则三角网的构网算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正方形的方式改进算法,实现了快速构网,用试验数据对算法进行了测试。  相似文献   
60.
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地质、地球物理场特征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分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的重、磁场特征、对研究区域的地球物理场资料进行了小波变换与多尺度分布与计算,计算了研究了海域重,磁资料的1-4阶小波变换逼近、细节、根据分析与计算可知,在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域,重、磁异常的主要特征没有内陆盆地那样明显,但盆地内的绝大部分地区均位于异常相对缓变区,在盆地内部有时有局部异常的圈闭及剧变区,但总的特征为缓变的,而周边区域多为相对剧变区,但也存在局部区域的缓变, 、磁场特征表明,盆地基底相对盆地周边区域主要由密度较大,磁性中的岩石组成,因此盆地中部以高正磁异常为主,布格重力异常 对周边地区高,东海陆架盆地及其周边海域的重力场的主要走向为NNE向,局部重力异常较为平缓,磁异常走向没有重力异常明显,但主要也为NNE向,重、磁场的分布特征表明,东海陆架盆地及其邻域的地质构造为大陆架构造的延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