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质学   11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7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2篇
  1994年   3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1.
辽西蓟县系雾迷山组发育两层震积岩,分别位于雾迷山组一段的中上部及二段的下部,其表现形式为碳酸盐岩中的振动液化泥晶脉及少量层内褶曲,可视为一个主地震活跃期的两次地震事件,为区内首次发现,填补了区内震积岩的空白。地震事件与大陆板块的开裂与拼接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次震积岩的发现,对燕山裂陷槽的开裂与扩张,提供了有利证据,对中朝准地台的板块活动解释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2.
闾山花岗岩位于辽两台陷的东侧,是同源岩浆演化的多期产物。其物质源于地壳,一期结构演化规律强,是辽宁地区典型的“S”型花岗岩。  相似文献   
13.
卡拉房子地区位于北镇凸起与锦州—义县—阜新中生代断陷盆地的交接部位,地质构造复杂,以印支运动最为强烈。近年1∶5万区调证实,该区印支晚期发生了两期强烈构造变形,早期在伸展体制下以盖层和基底接触面为主滑动而(拆离面)发展起来的大型顺层剪切构造,形成了一套固态流变构造群落;晚期在收缩体制下严生一系列相互平行的北东向褶皱及逆冲断裂构造,两期变形构成一个完整的构造旋回,使本区印支期构造特色显著。  相似文献   
14.
辽西金关盆地南部陆相红层土城子组较为发育,其沉积物具明显旋回性。根据岩石组合、结构、构造、沉积相及环境变化等分析,土城子组自下而上可划分为一个Ⅱ级旋回层序、两个Ⅲ级旋回层序、五个Ⅳ级旋回层序、十六个Ⅴ级旋回层序及若干个Ⅵ级旋回层序。在区域构造作用下,金羊盆地在土城子期经历了两次湖扩张→湖萎缩过程,分别对应下部的冲积扇→干化湖和上部的冲积扇→风成沙漠→河流环境。  相似文献   
15.
辽西上白垩统大兴庄组地层层序及时代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辽宁西部白垩系上统大兴庄组主要分布于锦州、义县地区,在朝阳波罗赤、阜新碱锅等地也有零星出露。除阜新等地区为中基性火山熔岩及火山碎屑岩外,均为中酸性、酸性火山熔岩、熔岩碎屑岩、火山碎屑岩、火山碎屑沉积岩及次火山岩。角度不整合覆于白垩系下统义县组、九佛堂组、沙海组之上,平行不整合覆于白垩系孙家湾组之上,K—Ar同位素年龄值为80.83Ma,属晚白垩世。该期火山活动以爆发—喷溢交替进行为特点,间有次火山岩侵入,活动强度微弱,分布局限。  相似文献   
16.
辽西卡拉房子地区印支期构造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吕晶  刘文海 《辽宁地质》1994,(3):255-262
  相似文献   
17.
辽西蓟县系雾迷山组震积岩的发现及其构造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辽西蓟县系雾迷山组发育两层震积岩,分析位于雾迷山组一段的中上部及二段的下部,其表现形式为碳酸盐中的振动液化泥晶脉及少量层内褶曲,可视为一个主地震活跃期的两次地震事件,为区内首次发现,填补了区内震积岩的空白。地震事件与大陆板块的开裂与并接有着直接的联系,本次震积岩的发现,对燕山裂陷槽的开裂与扩张,提供了有利证据,对中朝准地台的板块活动解释起着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18.
辽宁省寒武系、奥陶系主要分布于复州-大连、太子河及辽西三个小区,三者地层系统一致岩相、岩性雷同,同处于“华北型”沉积环境,可进行层序对比。其中辽宁小区共发育8个层序,复州-大连小区发育16个层序,太子河流域划分15个层序,除层位缺失因素,三者层序划分基本相同,层序界面一致,其中II级界面可以追索。通过对比,发现层序的发育与环境演化关系密切。总体而言,在环境开阔,水体能量较高区域,层序之海侵体系域较  相似文献   
19.
潘明臣  刘文海 《辽宁地质》2000,17(2):101-108
辽西金羊盆地(金岭寺-羊山盆地)南部髫髫山组陆相火山岩发育,为一套以中性为主的基性、中基性、中性火山岩组合。火山岩碱度主要为钙碱性,火山岩形成环境为活动大陆边缘区,这与本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相吻合。根据当前火山岩的研究现状,尝试性地对该盆地髫髫山组火山岩进行了火山喷发旋回层序的划分,共划分了四级火山喷发旋回层序。其中A-A’剖面I级2个,II级5个,III级17个,IV21个;B-B’剖面I级2个,  相似文献   
20.
湘潭南天化工厂的甲胺磷废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对湘江及下游的湖泊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利用解磷微生物去除江河湖泊中的甲胺磷污染是一条有效的途径.本文作者从被该厂甲胺磷废水污染的湖泊中分离细菌样品,以甲胺磷为唯一碳源和能源,经过定向筛选,得到一株可高效降解甲胺磷的菌株HN001.气相色谱测定结果表明,此菌株对甲胺磷的降解率在48h和96h分别为49.24%和98.20%.对其进行了常规生理生化测试,结果表明,该菌株与巨大芽孢杆菌的表型特征非常相似.为了进一步确定HN001的分类学地位,测定了其16S rRNA基因序列,分析了相关细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构建了分子系统发生树,结果表明菌株HN001与巨大芽孢杆菌的亲缘关系最近.综合上述结果,菌株HN001可鉴定为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