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篇
  免费   0篇
测绘学   24篇
地质学   4篇
综合类   13篇
自然地理   4篇
  2017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2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41.
"科教兴国"战略下中国高等教育得到了"跨越式"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暴露出许多包括土地利用在内的问题。高校土地利用问题的产生有客观原因,但更多则是主观因素使然,必须严格管理和加强调控,在节约集约利用高校土地的同时促进高等教育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42.
建立健全土地整治公众参与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健全积极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是国际上推进土地整治工作的一种通行做法,也是当前推动我国土地整治事业持续健康发展的迫切需要。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来,大规模土地整治活动在我国得到广泛开展,一些地方的农民以不同形式参与土地整治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土地整治决策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增强了土地整治工作的实施性和操作性,彰显了农民和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主体性和方向性,但农村土地整治中农民参与程度总体上仍嫌不足,个中原因包括公众参与渠道不畅或者平台欠缺、公众参与积极性主动性调动不足,以及公众参与法制建设目前尚属空白等。针对土地整治公众参与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应围绕土地整治科学发展的目标和要求,畅通公众参与渠道、搭建公众参与平台,强化公众参与激励、激发公众参与热情,完善公众参与法律、健全公众参与规范,加快夯实土地整治制度基础,推进土地整治工作持续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43.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2006~2020年)》(以下简称《纲要》)的编制过程其实也是学习、领会和践行科学发展观的过程。面对本轮规划期间经济社会持续较快发展可能带来的粮食安全不稳、建设用地紧缺、城乡和区域差距增大、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纲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从固守耕地红线、节流开源并举、加强统筹协调等方面入手进行综合考虑和总体控制,确保了粮食安全的土地资源基础,保障了科学发展用地需求,促进了城乡区域用地统筹,并将有利于土地生态文明发展。而为了确保本轮规划的有效实施,《纲要》还从各方面完善了规划实施的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44.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中的土地利用问题与对策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新卫 《国土资源》2009,(10):44-48
2005年以来,辽宁省抓住东北振兴和东部地区率先发展的双重机遇,积极实施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旨在通过当前及今后一段时间的开发建设,努力将辽宁沿海地区建设成为国家新型沿海产业聚集带,并依托现代技术、现代管理,构建现代机制、现代生态、改革创新的先行区,对外开放的先导区、投资兴业的首选区,人与自然和谐的宜居区,东北亚国航运中心和国际物流中心,现代装备制造业中心之一.  相似文献   
45.
作为国家或地区长远性的指导决策计划,国土规划具有战略性、综合性、系统性、整体性和地域性等特点。自20世纪初德国首先编制国土规划以来,其他国家或地区也陆续开展了相关工作,并对合理利用国土资源、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宏观调控、促进经济发展、均衡国土开发等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鉴于国土规划工作的多年缺失,为了稳步推进即将开展的国土规划,我们需要准确把握当前国际上国土规划的最新进展,并且结合我国实际,在广泛借鉴其他国家有益经验的基础上妥善处理好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