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2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11篇
地质学   43篇
海洋学   20篇
自然地理   3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41.
本文根据浅海石油勘探开发的现状,探讨了胜利油田海洋通信的现状和发展,提出其发展目标方向。  相似文献   
42.
陕西渭北东西部隐伏岩溶地下水的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致远  刘方 《西北地质》1998,19(1):66-68
渭北岩溶具有我国北方岩溶的典型特征,而渭北东百部岩溶发育及岩溶地下水特征具有明显差异性.本文分析了这种差异及其制约因素,认为应有针对性地制定渭北东部西部岩溶地下水开发对策.  相似文献   
43.
我国气象因素与心脑血管疾病研究现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刘方  张金良陆晨 《气象科技》2004,32(6):425-428437
为了给政府机构制定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卫生政策以及应用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进行预测预报提供依据,综述了1998年至今的国内有关研究,介绍了我国不同地区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风速等气象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和死亡的影响及其机制,并对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研究的方向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4.
橡胶与土的混合物已经广泛用于边坡、挡土墙以及路基回填中,将其当作一种隔震材料用于基础隔震中去,从基础隔震的角度来研究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力性能。利用循环单剪仪测出不同固结压力下不同配比的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模量,绘出动剪模量随动剪应变的变化曲线,并对其进行比较,研究表明:橡胶颗粒的存在可以有效地降低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模量,橡胶颗粒-砂混合物的动剪模量随固结压力增大而增大。  相似文献   
45.
基于数理统计方法的降水量预测模型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降水量是一个随机事件,但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又有一定的规律性。由于降水过程存在高度随机性和不确定性,很难用物理成因等方法来确定某一时段确切的降水量值。在国内具有代表性的权马尔科夫链预测降水量方法的基础上,结合数理统计的知识,提出了一种改进的预测降水量思路,即对原始降水量序列进行3 a滑动平均,并考虑序列间的相关程度,以减弱原始序列的随机因素,用新序列进行降水量预测的方法,并对北京、延安等5个站点的降水量序列进行了应用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除了在极端年份(如岢岚站点2006年,偏关站点2006、2009年均为枯水年)时预测有较大误差外,其余年份的预测结果比较令人满意,总体上合格率达到80%。由于权马尔科夫链模型建立时在统计学基础上利用了降水量序列的均值和均方差,预测值是在一定概率条件下趋向于某一状态,而极端条件发生的概率较小,因此在预测极端条件时会出现较大误差。  相似文献   
46.
对贵州南部茂兰喀斯特山区不同植被类型的土壤进行调查与采样分析,探讨植被演替过程中土壤生物有效性氮磷含量及酶活性的变化。结果表明:喀斯特植被从阔叶林向灌木林及灌草丛的演变过程中,土壤全氮、活性有机磷含量出现下降;而速效氮、硝态氮、速效磷及水溶性磷的含量出现显著的降低,灌草丛土壤中速效氮、硝态氮、速效磷及水溶性磷的平均含量分别比原生阔叶林土壤减少28.09%、65.44%、69.42%和81.71%;同时,土壤脲酶、蛋白质酶、磷酸酶活性分别比原生阔叶林土壤减少74.72%、63.08%和50.32%。在喀斯特山区土壤生物有效性氮磷含量的变化明显地受到植被群落演变的影响,森林退化主要导致土壤硝态氮及水溶性磷数量的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47.
48.
换能器阵元的不同排列组合决定其指向性,波束形成是多波束测量的关键技术。文中通过数学计算总结了不同换能器阵进行波束形成的工作原理,并介绍了利用二维DFT进行频域波束形成的一般方法。最后结合现役多波束测深系统,简单解释说明不同系统所采用的波束形成技术。  相似文献   
49.
传统温盐深测量及采水作业中,通过水样现场化学测试获取水体附加参数的方法具有低效、不适宜气体测量、结果分辨率低等缺点。结合前人在附加传感器应用上所做的工作,借鉴国外海洋物理调查的先进经验,提出将水样现场化学测试与传感器方法相结合的多参数CTD测量模式。西太平洋麦哲伦海山群M海山的应用试验证明,该模式能满足富钴结壳环境调查的需求,更加高效、准确、精细地揭示多项环境参数特征。  相似文献   
50.
在混凝土空心砌块的空腔中填入橡胶砂形成的组合砌块(RSMCB)可作为简易隔震层应用于村镇建筑防震减灾。建立RSMCB的三维数值分析模型,进行循环剪切试验以及隔震分析,研究不同橡胶砂配比、竖向压应力、盖板尺寸和盖板埋深对隔震砌块动刚度和阻尼比的影响,分析不同的上部配重、输入地震波、橡胶砂配比、盖板尺寸和铺设方式对RSMCB垫层隔震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1)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应变软化现象明显。(2)RSMCB的水平动刚度随橡胶砂配比增大而减小,随盖板埋深、盖板尺寸以及竖向压应力的增大而增大。(3)阻尼比随橡胶砂配比、竖向压应力、盖板尺寸和埋深的增大而减小,橡胶砂芯组合砌块隔震消能效果显著。在隔震数值模拟中,输入加速度在经过橡胶砂芯组合砌块垫层过滤后均有不同程度的降低,且被过滤掉大部分高频波。隔震效应随着盖板尺寸的增大而减小,上部结构配重越大,隔震效应越明显,橡胶砂配比为30%时RSMCB垫层隔震效应更好。橡胶砂芯组合砌块符合在村镇欠发达地区低成本隔震的要求,表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