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55篇
测绘学   63篇
大气科学   56篇
地球物理   36篇
地质学   72篇
海洋学   38篇
天文学   1篇
综合类   15篇
自然地理   20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13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16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12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91.
292.
连续运行基准(参考)站(CORS)系统的性能测试至关重要,其指标直接决定了所提供服务的精度、可用性和可靠性.基于CORS数据处理实践,建立了一种全面的CORS网数据质量检验与性能测试方法,该方法综合利用GAMIT、TEQC等软件,引入数据完整性、周跳比、多路径、静态和动态定位精度、系统可靠性、时间可用性、空间可用性等性能指标,分别进行服务端与用户端的性能测试.实验选取了跨度一年的郑州CORS(ZZCORS)数据和多天的静态、动态实测数据,结果表明:在服务端,基准站的数据质量较好且位置精度较高,但个别基准站垂直方向沉降较大;在用户端,郑州市区大部分范围内的空间可用性较好,可以满足用户不同精度的定位需求.  相似文献   
293.
赵韬  王莹  徐一斐  刘盼  刘春 《中国地震》2023,39(4):893-901
2018年9月12日19时6分,陕西省汉中市宁强县发生5.3级地震,不同机构给出的震源深度结果相差较大。为进一步确定宁强5.3级地震的震源深度,基于区域速度模型,首先利用CAP方法反演得到该地震的震源机制解,然后采用瑞利面波振幅谱和CAP深度误差函数联合反演,进一步测定了此次地震的矩心深度。结果显示:CAP方法得到的陕西宁强5.3级地震矩心深度约为12km,瑞利面波振幅谱测定的矩心深度为13km,结合引入的误差函数联合反演,最终确定陕西宁强5.3级地震的矩心深度为13km左右,表明此次地震仍属于发生于上地壳的地震。  相似文献   
294.
基于ArcGIS Server针对城市交通信息提供地图和实时路况的发布,首先分析了ArcGIS Server的架构,阐述了富客户端、Flex和REST的概念。对使用ArcGIS Server构建B/S结构发布方法和原理进行了说明。针对城市交通信息的发布,给出具体的发布框架和发布数据优化策略。最后以杭州市智能交通信息平台的建设为例实现交通路况的发布和实时路径网上计算。结果表明,该方法能够提供足够的GIS分析功能,并且在交互效果上明显优于以往的传统Web。  相似文献   
295.
在地球内部产生的地震波提供了帮助我们更好地认识驱动板块运动的地幔对流方式的图案。海底扩张的发现和板块构造理论被接受以后的四十年,重要的盲点在于我们对驱动板块运动的地幔对流的方式以及导致地震、海啸和火山爆发等的原因知之甚少,目前仍然有许多激烈的争论。海洋岩石圈向下嵌入内陆板块,在板块汇聚边界处达到了地球的地幔底部了吗?细热的地幔柱上升通过板块中部“热点”火山下面的地幔了吗?  相似文献   
296.
海洋内波是发生在海洋内部密度层化水层间的一种波动。海洋内波对潜艇活动的安全以及水中兵器的使用效能等有非常显著的影响。本文就海洋内波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已有成果以及研究海洋内波预报技术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297.
美国石油地质学家学会(AAPG)联合墨西哥石油地质协会(AMGF)于2006年10月8~10日在Veracruz、Mexica召开了题为“稠油:成因、预测和深水开采”的海德伯研讨会。来自世界各地的90位地质科学家和工程师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298.
本研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了皱纹盘鲍(Haliotis discus hannai)性腺色素,对比岩藻黄素、虾青素、角黄素、黄体素、玉米黄素和β-胡萝卜素标准品色谱图,发现雄性皱纹盘鲍个体和不同卵色雌性个体性腺均含有岩藻黄素和5.1 min、8.8 min、10.2 min峰指示的未知色素;雄性个体、灰卵和蓝卵雌性个体...  相似文献   
299.
近年的探测研究表明,由引力和范德华粘附力聚合成碎石堆结构可能是小行星的一种重要形成方式。为探究这类小行星的演化机制,文章基于离散元软件MatDEM进行二次开发,实现了单元的万有引力计算。建立直径为1.2 km“碎石堆”小行星数值模型,通过数值模拟分析了不同粘附强度和体积密度下,球形聚集体的旋转重塑和破坏过程。结果表明:球形聚集体受到其角速度初始增量的影响,以启动聚集体的重塑过程,导致其发生变形或者破坏;粘附强度越小,模型越容易被破坏,破坏前小行星会通过向扁圆状椭球体变形来保持自身构型的稳定性;对于粘附强度一定的小行星模型,体积密度的增大会有效增加其结构的稳定性,可以延后小行星破坏行为发生的时间,且颗粒脱落的数量随着密度的增大而减少;采用离散元分析可以较好地模拟小行星自旋演化过程。进一步与真实小行星数据相结合,有利于深入、全面地探索小行星自旋演化破坏机理。  相似文献   
300.
本文主要采用Euler-Lagrange理论,讨论正压剪切流的切变参数对阻塞高压形成的影响。研究表明:存在一个临界参数,当切变参数的绝对值超过这个临界参数,正压剪切流将分歧出阻塞流型,这意味着阻塞高压的形成;反之,当切变参数的绝对值小于这个临界参数,阻塞流型将恢复到剪切流,这意味着阻塞高压的崩溃。该研究一定程度回答了阻塞流型"怎么形成"和"怎么崩溃"这一基本而关键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