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测绘学   4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篇
地质学   32篇
综合类   4篇
自然地理   2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03 毫秒
31.
河南杨砦峪金矿床地球化学分带模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河南杨砦峪金矿床为石英脉型金矿床,通过该矿床典型的60号脉Ⅳ号矿体微量元素和烃类组分的原生晕异常分带特征和地球化学轴向分带特征研究,建立了该矿床较完整的地球化学异常分带理想模型,研究结果还表明,该矿床中下部730中段一带存在异常反分带现象,预示着其金矿体往下还有较大的延伸。  相似文献   
32.
新疆,青海两省交界地处喜马拉雅山地震带,即昆仑山西口,是我国西部强震频发地区.2001年11月14日发生在36.2°N,90.9°E的8.1级大地震及其余震序列,因震中距高台基准地震台较近,可见模拟记录已全部限幅,无法进行震相分析,又由于地震震相特殊,在数字化仪(VBB)上很难找到震相的准确到时,影响了高台基准地震台的速报速度和分析精度.震后,经对其主震和大量余震进行仔细分析讨论后,对该地区地震震相分析得出了一些经验提供给同行们.  相似文献   
33.
刘晓明 《安徽地质》2016,26(3):189-193
铜陵县荷花山铅锌银多金属矿区位于扬子陆块,下扬子地块,沿江褶皱带的中部,是近年来实施安徽省地勘基金项目新发现的矿床,为一中型隐伏矿床,属中低温岩浆热液矿床,具有较高的科研和经济价值。现已探明铅金属量12×10~4t,锌金属量28×10~4t,银金属量112t,在其深部和外围仍显示有良好的找矿前景。本文深入总结了该矿的矿床地质特征,初步理清了该矿的矿床成因,将对下部地质找矿及区域地质找矿起到指导和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34.
白银矿田折腰山大型古火山及其在成矿作用中的地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火山地质学和矿床学研究表明,白银矿田折腰山Cu-Zn矿床地段,是一个火山岩岩相发育齐全(包括喷发-爆发相、喷发-溢流相、溢流相、火山颈相、次火山侵入相、火山侵出相以及喷发-沉积相)、空间展布有序、相序关系清楚的大型古火山口。赋存在这一大型古火山口构造部位的折腰山矿床位于古火山口中心位置,主要与一套粗火山碎屑署紧密伴生,不受单一岩性控制。矿床具典型的垂直分带和水平分带,矿体主体定位于古火山喷口内的通道构造中,局部形成于喷口以上海底近喷口处,属典型的喷口内和喷口过渡类型,简称火口型矿床.  相似文献   
35.
微震事件中常常包含一些异常信号、强噪声干扰信号和弱信号,这些通道信号的P波到时自动拾取精度往往很低,甚至拾取错误。目前国内外微震监测系统进行自动定位时,并不对各个P波到时拾取值预先筛选,而需要技术人员手动剔除或修正部分无效P波到时,然后才能进行正确定位。为此,首先引入了一种Akaike信息准则(AIC)两步骤拾取算法,并基于某深埋隧道微震监测案例定量分析了P波到时拾取误差与震源定位精度之间的关系,从而引入了P波到时拾取值容许误差的概念。然后,利用AIC两步骤拾取算法拾取微震波形的P波到时,并计算各项波形参数,进行大量统计,深入研究了影响P波到时拾取精度的波形参数。以容许误差为基准,将P波到时拾取值分为有效(标签为1)和无效(标签为?1)两类,并以相应的波形参数为数据输入,采用支持向量机方法(SVM)训练数据,最终建立了P波到时拾取值质量控制模型。实际应用表明:P波到时拾取值质量控制方法能有效剔除错误拾取值,从而大幅度提高数据自动处理效率和震源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36.
分析了1974~1994年共50个少雨天气过程,重点分析500hPa亚洲天气形势和北半球环流演变的特点,得出3个主要的少雨天气形势—两槽一脊型,欧亚横槽型,贝加尔湖、蒙古东部高压型。  相似文献   
37.
2014年以来,广西田东县国土资源局抓好6个环节工作,推动安全生产工作再上新台阶。一是抓住"重点"环节,及时统筹推进。2015年初,该局就将年内须做的12项安全生产工作要点印发给本局所属的股、室、站、所、中心、公司、大队,并由局安全生产办专人负责统筹协调、具体督办、逐项落实。  相似文献   
38.
铜陵舒家店地区志留纪地层中金矿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长江中下游成矿带铜陵矿集区舒家店地区的系统考察和研究,在杨冲里一带提出了不同于前人的找矿思路,目前经初步踏勘,在地表暂发现6条含金破碎蚀变带,取得了良好的地质找矿效果.布设13条探槽和1个坑道工程,只有2条探槽未见矿,矿(化)体走向63.~ 100.,最厚约20余米,金品位最高44.36 g/t,银最高126 g/t,铜最高7.68%,深部探矿工作正在加速施工中,初步估计该金矿资源前景在中型或以上规模.安徽省金矿主要以伴生金或共生金为主,而本次发现的舒家店地区的金矿则是以金为主,局部伴生银、铜、钼及锌矿.该区金矿脉主要产于志留纪地层中,受构造作用控制明显,具有构造蚀变岩型特征,不同于已知铜陵地区铜金矿类型,同时在铜陵地区志留纪地层中发现金矿脉也属首次,因此该矿的发现将进一步丰富该区的成矿理论,对于铜陵矿集区乃至长江中下游成矿带进一步探矿具有重要借鉴和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9.
针对直接采用FLAC3D编制复杂开挖过程力学仿真程序所遇到的困难,开发了FLAC3D力学仿真程序代码生成系统(generating code system,简称GCS)。介绍了如何利用矿用地质软件Surpac,按空间、次序、结构功能及工程地质体属性对复杂开挖过程进行剖分,形成可编程的组件;着重解决了模型单元质心定位、单元捕捉、重组和应用程序变量到FLAC3D变量、函数、语句、数据结构之间映射等问题;使用VC++开发并给出了一个特定回采开挖过程的FLAC3D力学仿真代码生成系统实例,该应用程序以模型单元数据库为数据源,通过一系列与用户交互的页面,由用户对回采开挖过程所需步骤和参数进行选择和确认,并将这些步骤和参数传递给仿真代码生成系统,由系统自动完成FLAC3D力学仿真代码的生成。FLAC3D力学仿真程序代码生成系统架起了地质三维几何造型软件与三维计算软件之间的桥梁,可大大提高编制FLAC3D三维力学仿真代码的效率,降低程序编制的出错率,有利于应用FLAC3D软件更为深广地解决复杂岩土开挖过程中的力学问题。  相似文献   
40.
针对使用GNSS技术获取高精度的CGCS2000坐标网平差理论与程序优化设计问题,笔者详细地阐述了基于GAMIT/GLOBK软件的独立基线提取、随机模型生成、系统参数与误差模型、基线粗差处理、程序运行效率等功能开发了网平差软件,采用我国东北部某区域连续运行基准站数据与GLOBK结果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软件模型准确、平差结果可靠、计算效率快,可满足高精度网平差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