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篇
  免费   30篇
  国内免费   33篇
测绘学   45篇
大气科学   7篇
地球物理   7篇
地质学   123篇
海洋学   8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15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20篇
  2018年   14篇
  2017年   7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4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粤北下庄铀矿田是我国确定的第一个花岗岩型铀矿田,矿田内的岩浆活动具有加里东、印支和燕山多期、多阶段的特点,并以印支期为主体,但部分花岗岩体的划分、命名和时代归属仍需进一步研究。现有资料显示,矿田中部的笋洞岩体又被归入中南部的高栋岩体,但笋洞岩体的单颗粒锆石稀释法年龄为189 Ma、而高栋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36~232 Ma,二者分别属于燕山期和印支期岩浆活动的产物;矿田中西部的岩庄岩体又被视为笋洞岩体的一部分,但岩庄岩体的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161 Ma,小于笋洞和高栋岩体年龄。针对这些问题,本次研究在深入研究笋洞岩体、岩庄岩体岩相学特征的基础上,采用SHRIMP锆石U-Pb法测定了它们的锆石U-Th-Pb的含量,发现笋洞和岩庄花岗岩不仅含有捕获锆石,而且笋洞岩体还含有高铀锆石。剔除这些捕获锆石和高铀锆石的年龄数据后,笋洞中粗粒二云母花岗岩和岩庄细粒二云母花岗岩的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240.0±2.4 Ma(N=15、MSWD=0.98)和234.4±2.4 Ma(N=13、MS...  相似文献   
52.
为保证地热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深入开展回灌工程采灌井合理井距研究、防止短时间内发生热突破是地热领域的重大关切。本文根据全井段测温结果,对砂岩热储不同采灌工程地温场变化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随着回灌年度的增加,冷水范围越来越大,热量对回灌井有效补给路径变长,回灌井热储段温度曲线波动幅度越小;当采灌井距较小、底部温度相对较低时,回灌冷水会对开采井造成影响,致使开采井热储温度降低;在回灌初期热对流在热量恢复中占主导作用,随着回灌年数的增加,冷水范围越来越大,热对流对温度场恢复的作用逐渐减弱,周边和相邻隔水层热传导在温度恢复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温度恢复越来越慢,因此,在规模化回灌条件下,热突破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53.
为进一步查明钦(州湾)-杭(州湾)结合带中段龙头寨群的地质时代及龙头寨群黄竹洞组与上覆南迳组的接触关系,在野外考察、代表性剖面测制的基础上,对粤北始兴司前龙头寨群黄竹洞组变质岩系顶部首次发现的火山岩夹层的2个弱变质流纹岩样品进行了SHRIMP锆石U-Pb年龄测定,获得~(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分别为436.2±2.1Ma (n=15,MSWD=1.60)和438.7±2.1Ma(n=16,MSWD=1.17),指示黄竹洞组的地质时代属晚奥陶世-早志留世,为黄竹洞组的地质时代归属提供了证据。结合上覆南迳组碎斑熔岩SHRIMP锆石U-Pb年龄为443.6±5.4Ma,说明黄竹洞组火山岩夹层与南迳组火山岩的锆石U-Pb年龄在误差范围内一致,属同期火山活动的产物,为黄竹洞组与南迳组的接触关系属整合接触提供了时代约束。粤北龙头寨群黄竹洞组顶部火山岩及南迳组火山岩系的发现和地质时代的厘定,为钦-杭结合带中段晚奥陶世-早志留世龙头寨群属活动大陆边缘沉积提供了依据,暗示钦-杭结合带中段加里东造山带属俯冲-碰撞造山带。  相似文献   
54.
由于传统地形测量的局限,存在费时、费力、误差较大并且在某些高危险区域无法实地测量.传统的二维WebGIS只是对地形的投影面积进行简单测量,无法真实有效测量三维地形的表面积.随着互联网技术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这里提出了一种Web环境下,借助Cesium内置的方法,采用浏览器内核计算,并基于Cesium的三维地形切片...  相似文献   
55.
塔里木盆地广泛发育有二叠纪玄武岩,产于库普库兹曼组和开派兹雷克组中。本文对库普库兹曼组玄武岩进行锆石LA-ICPMSU-Pb精确定年,并首次进行该区玄武岩锆石的铪(Hf)同位素分析。库普库兹曼组底部玄武岩的锆石LA-ICPMSU-Pb加权平均年龄为291.9±2.2Ma(MSWD=0.30,n=17),说明玄武岩为早二叠世岩浆活动产物,该年龄值指示了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二叠纪基性岩浆活动的下限年龄;库普库兹曼组顶部玄武岩获得了293.9±4.6Ma的锆石年龄,与底部锆石年龄在误差范围内基本一致,指示了库普库兹曼组玄武质岩浆活动的时间较为短暂,291.9±2.2Ma可以代表塔里木盆地二叠纪普库兹曼组玄武岩的成岩时代。库普库兹曼组玄武岩中存在大量继承性或捕获的老年龄锆石,指示玄武岩浆在上升过程中与地壳物质发生了混染作用。锆石原位微量、稀土元素分析显示,库普库兹曼组玄武岩锆石具有典型岩浆结晶的基性岩锆石特征,且没有发生明显的后期改造作用。库普库兹曼组玄武岩锆石εHf(t)同位素值在-4.84~-0.65之间,具富集岩石圈地幔源区特征,指示了塔里木大火成岩省二叠纪基性岩浆岩源于富集岩石圈地幔,其地幔源区性质明显不同于新疆北部准噶尔地区同时代A型花岗岩的地幔源区。  相似文献   
56.
中国西南典型地区酸雨形成过程研究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20  
本文根据云水和雨水化学特性的观测和雨水酸化模式的模拟计算,研究了中国西南地区酸雨的形成过程。结果表明:在重庆和贵阳等重污染城市,云下过程对雨水的酸化起主要作用,在污染较轻的中小城镇和乡村地区,雨水酸度主要决定于云内过程。 但是云下过程对雨水中的主要酸碱离子浓度都有不可忽视的明显影响。雨水的酸化主要是由于SO2与H2O2和O3的氧化,气溶胶起较弱的缓冲碱化作用。在重庆和贵阳等地,当地SO2浓度已高达饱和,其值增减50%,都不会对该地雨水酸度有明显影响,起控制作用的是氧化剂浓度。  相似文献   
57.
核废物处置场岩体断裂的遥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利用TM和SIR-A遥感图像对甘肃北山区4个预选的核废物处置场址的岩体断裂进行了解释和编图。并运用线性构造统计分析方法,对岩体断裂发育程度进行了统计分析。  相似文献   
58.
中国和日本降水化学特性的分析比较   总被引:19,自引:2,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对中国33个站、日本29个站及美国9个站的降水化学资料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中、日、美三国的降水化学特性有很大不同.三国都有酸雨,但以美国的pH平均值最低.雨水中离子总浓度以中国为最高,其中SO_4~=,NH_4~+和Ca~(++)的浓度特别高.日本雨水中Cl~-和Na~+的浓度很高.NO_3~-在美国雨水中最高.从雨水中离子结构组成和几种重要参量的比值分析表明,中国雨水中的离子浓度受陆地源影响很大,而影响日本雨水中离子浓度最大因素是海洋.在美国以工业交通污染的影响相对最大.文中还对中、日两国不同地区的降水化学特性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相似文献   
59.
60.
浙江江山地区地质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1976年的航空相片为主要工作图像及1997年的陆地卫星TM图像为参考图像,研究了浙江江山地区岩石地层、地质构造的影像特征。对厘定的17个岩石地层单位,以上横塘、伍家弄、藕塘底三个典型地层剖面位置为样区,分析和总结了各地层单位的影像特征。实践证明,运用60、70年代的航空相片和90年代的陆地卫生TM图像资料,对当前江山地区植被覆盖度高、土壤发育或地形地貌复杂,地质工作者难以涉足的地区进行l:5万区域地质填图,特别是填制“组图”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通过对各种地质体影像特征的认真分析和总结,并结合野外实地检查验证,可在遥感图像上划分地层单元。勾绘地层界线和解译地质构造。这对加快我国l:5万区域地质填图工作步伐,提高填图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