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0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17篇
测绘学   36篇
大气科学   3篇
地球物理   25篇
地质学   67篇
海洋学   7篇
天文学   3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2019长宁发生M_S 6.0地震,利用CODE全球电离层格网数据、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GPS数据、震中区域GPS数据,分别计算全球、中国区域垂直电子总含量(VTEC)异常分布及震中区域站点VTEC时间序列,揭示此次地震发生前后不同空间尺度电离层异常扰动变化。结果表明:地震发生前3天(6月14日),长宁震区上空出现连续电离层异常扰动现象,异常空间分布呈现向磁赤道偏移趋势。VTEC结果的时、空尺度变化反映,本次电离层扰动可能与长宁地震孕震过程有关,可为川滇区域临震电离层异常扰动监测及地震分析预报提供震例依据。  相似文献   
112.
刘江  王明  陈聪  饶太国 《华南地震》2021,41(2):61-70
基于C/S架构,采用C#、MySQL、ArcGIS等技术设计开发电离层VTEC异常分布产出系统,通过手动和自动模式快速产出全球VTEC、中国区域VTEC异常分布、空间环境参数及中国区域格网点VTEC时序曲线.系统实时监测全球VTEC、中国区域VTEC异常扰动变化,可测试地震—电离层监测在中国区域的应用效能,尝试为地震监...  相似文献   
113.
根据1维直接线性变换,本文提出了逆向1维直接变换公式及其解算方法,然后利用单张数码影像通过逆向1维直接线性变换公式获取建筑物的高度信息,为数字城市的建设提供基础3维数据。最后通过实验验证了该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14.
刘江  王西文  李瑜  潘丽媛 《地下水》2009,31(2):48-49,62
阐述了深层承压水的含义,分析了山东省深层承压水的分布特征、开发利用现状、地下水动态特征及超采深层水所带来的环境地质问题,提出加强地下水勘察评价与监测,封井要做好闭井处理和适时适地进行人工回灌这三项深层承压水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115.
本文认为贵州省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工作较晚,目前尚未出台相应的项目验收办法.针对西部喀斯特地区农村居民点较为分散的状况,结合贵州省毕节地区实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项目的实际情况,对开展增减挂钩内涵、意义,以及项目验收的形式、内容、标准进行了探索,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16.
雷达发射功率是雷达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雷达发射功率Pt的测量误差将直接影响反射率因子Z的测量精度.CC雷达使用微波脉冲信号峰值检测仪对雷达发射功率进行实时在线测量,在实际运用中,发现该仪器测量值与实测值有一定误差,本文首先对降水计算原理和自动标校原理进行阐述,对微波脉冲信号峰值检测仪的结构特点进行了介绍,对波导定向耦合...  相似文献   
117.
PH油气田A油藏埋深较大,储层薄,利用常规波阻抗反演无法有效区分储层。为了能精细的描述储层,指导开发井的布井方向和井型设计,针对PH油气田A油藏的储层特点,利用Jason软件的InverMod反演技术进行储层预测。InverMod反演(测井属性反演)是一种在地质框架模型控制下,用地震资料作约束,以测井资料为主体的储层反演技术。该技术在PH油气田取得了较好的应用效果,反演结果表明A油藏储层非均质性强、横向变化快,成块状分布。储层预测结果与实钻生产井的钻探情况吻合较好,对井位优化、油藏挖潜都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18.
采用景观生态学的思路、点格局分析方法 O-ring统计和Programita软件,对民勤绿洲荒漠过渡带人工梭梭林下大沙鼠(Rhombomys opimus)土丘斑块与鼠洞塌陷斑块的破碎度、空间分布格局,以及两类斑块与梭梭林间的空间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塌陷斑块破碎度远大于鼠丘斑块,植物园整体破碎度大于新果园;(2)新果园塌陷斑块在0~3.8m尺度上趋于聚集分布,3.8~5m尺度上随机分布,5~10m尺度上均匀分布;新果园中鼠丘斑块与植物园中塌陷斑块在整个尺度上基本随机分布;植物园鼠丘斑块在0~4.6m尺度上聚集分布,4.6~10m尺度上随机分布;(3)两样地中人工梭梭林对塌陷斑块影响较小,植物园中梭梭林在1~4.4m尺度上有利于鼠丘斑块的保存,而新果园中梭梭林对鼠丘斑块影响较小;(4)两类斑块平均面积在两样地间和梭梭冠内外均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19.
C油田钻后揭示砂体横向变化快,需利用地震沉积学刻画储层平面展布,进一步落实储层.通过地震沉积学技术,识别了曲流河、辫状河、三角洲前缘及平原三类沉积体,理清了花上段垂向沉积演化规律.垂向上由三角洲平原演变为三角洲前缘、辫状河,最后演变为曲流河.研究区发育薄层、厚层及互层三类储层,不同类型的储层需采用不同策略去刻画.对于薄层,要小时窗提取属性,同时多属性融合刻画;对于厚层,要大时窗提取属性刻画;对于互层,要抓重点层合并刻画,反演地震和常规地震相结合分析.在落实储层的基础上,对C油田进行潜力搜索.H4层在C-A1井西侧储层上倾尖灭,具备发育岩性圈闭的条件,是下一步挖潜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20.
碳酸盐岩风化壳通常呈现出清晰突变的岩-土界面,成为直接利用野外地质剖面的发育特征探索碳酸盐岩风化作用过程的障碍。本文选择贵州中部及湘西的4条典型碳酸盐岩原位风化壳的岩-土界面作为研究对象,模拟干热风化条件(即气候温暖或炎热、排水条件良好的风化状态),在24~29.5℃的环境温度下,利用饱和CO2水对各剖面岩粉层样柱开展了系统的淋溶实验研究(淋溶终点以碳酸盐完全溶蚀为标志)。通过对淋出液中主要造岩元素和淋溶残余物的动态取样分析,初步揭示了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的风化作用机制。结果表明:①碳酸盐岩风化壳岩-土界面风化过程中,碳酸盐的溶蚀和酸不溶物的分解是同步进行的,在碳酸盐淋溶伊始,酸不溶物已表现出明显的风化倾向;②排水条件良好的风化环境下,由硅酸盐等酸不溶物组分分解溶出的盐基离子及Si等元素更易随风化溶液淋失,使得在风化残余物中难以形成蒙脱石、伊利石、高岭石等自生粘土矿物。酸不溶物相的其他造岩元素中,Ti和Al为惰性元素,Fe为弱迁移元素,Mn和P表现出明显的活性;③碳酸盐岩岩粉层的水-岩作用过程中,当碳酸盐含量对水-岩反应而言过量时,碳酸盐的溶蚀强度主要受岩粉层质地的制约。粒度粗,渗透性强,水-岩作用时间短,碳酸盐的溶蚀量低,反之亦然。而酸不溶物组分对于水-岩反应而言,在整个淋溶周期内都是不足的,其含量成为制约水-岩反应强度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