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大气科学   5篇
地球物理   26篇
地质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被动源面波和体波成像在内蒙古浅覆盖区勘探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震勘探具有勘探深度和分辨率的优势,在矿产勘探中多被采用.但主动源反射地震具有成本高、在矿区采集困难等难题,限制了其广泛应用.无需主动源激发、利用天然噪声的被动源地震应用于勘探,可成为其低成本替代选项.本文在内蒙古浅覆盖区矿区进行了被动源勘探试验,采用相关计算获得拟炮集记录,并基于频率域信噪比计算,在生成拟炮集前实现了...  相似文献   
12.
混凝土是最常用的人工合成建筑材料,属于典型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为研究探地雷达波在此类复杂介质中的传输特性,基于量化约束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建模方法,通过精准调节混合物中各组成物质的体积含量百分比和自相关长度,建立不同空隙率和不同尺度的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进行探地雷达数值模拟,研究探地雷达波在多相离散随机介质模型中的传...  相似文献   
13.
14.
根据近61a(1951—2012年)包头市各测站的暴雨观测资料,对包头市暴雨时空分布特点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近61a,包头市暴雨分布呈现时空分布不均,出现日数少,持续时间短,日变化较大,南北差距大,局地性强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探地雷达:浅表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中的重要工具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探地雷达(GPR)是浅表地球物理科学技术中的一项重要手段.其重要性体现在它的应用广泛性和有效性.在工程检测、环境保护、文物考古、灾害救援、反恐安检、资源勘探、水文水利等科学技术领域中探地雷达都在发挥着其他手段无法取代的重要作用.关于探地雷达发展历史、基本系统及原理、信号处理与成像等方面的综述性文章已经很多.本文将重点评述作为浅表地球物理观测技术重要手段的探地雷达在几个基础地学与工程技术领域中的应用.这些方面包括沙漠中高大沙丘的内部结构与形成机理,永久冻土的现状探测与演化预测,民用基础设施(公路、桥梁、大坝、堤防)内部或地基内空洞及软弱带的检测,以及地震灾害现场生命探测与救援.本文还将用一定篇幅评述探地雷达技术的变异形式(如钻孔雷达、探月雷达).评述将结合观测实例,尤其是在中国大陆的实例.最后将就探地雷达技术现存的问题及发展方向提出个人见解.需要强调的是,尽管本文以探地雷达的科研应用为主题,浅表地球物理科技成果在各个领域的成功应用绝对不可能倚赖任何单一手段或方法.所有成功的实例都证明一定要强调某一方法为主,其他手段为辅,多手段、多方法的有效配合,才有可能最大程度的减小探测结果的非唯一性,提高准确度和精确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介绍一种电磁波衰减层析成像的方法。这种成象方法利用电磁波振幅谱重心频率的下移作为投影函数来重建本征衰减系数(目标函数)的空间分布。作者已经将帝种方法应用于处理地质雷达的预测资料。对于大多数天然介质而言。当电磁波信号的频率不高于过滤频率(介质电导率与电容率之比)时,电磁波的衰减会随着频率的增高而增强。因而,接收到的电磁波信号的振幅谱重心频率将发生向低频方向的飘移。这种下移正比于本征衰减系数沿射线  相似文献   
17.
描述性地说明利用统计与空间划分气象数据等级来对中小尺度气象系统运动进行估算性地获取其对帧的时间序列理论。理论上,使用分层集群聚类技术对即使很小的对流单体也能被在很短的时间内跟踪,而其流动性的较大的特点,在数据获得的层面上由国家气象局在雷达和卫星监测云层顶端红外温度和相应传感器作统一的校准,以便在不同区域识别误差最小。  相似文献   
18.
2011年6月13日发生在固阳县的强对流天气系统具有尺度小、突发性、变化迅速等特点,采用常规的观测手段和预报方法常常难以监测和预报,文章采用将多普勒雷达资料与中尺度模式提供的资料相结合的方法来探讨强对流天气的成因。  相似文献   
19.
本文聚焦于“洞察”号(InSight)的SEIS项目,介绍它的主要科研目标,以及已有的初步探测与解释成果.作者试图就“洞察”号能在什么程度上实现对火星内部结构探测的科研目标作出评论.评论从三个方面展开:即它能够基本回答的问题,部分回答的问题,及基本上不可能回答的问题.基于到目前为止的观测事实,可以说SEIS的数据分析结果对“洞察”号着陆点附近的浅地表结构会有精细的描述;对火星壳层的局部结构会有相当的了解.有可能会对火星上部幔层结构提供一些比以前更为严密的约束.但是,到目前为止SEIS数据对人类加深对于火星核结构了解的贡献应该是相对有限的.主要原因是缺乏能量足够大的震源来产生传播于整个火星的波动场.  相似文献   
20.
井水固体潮分析结果及其在地震预报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利用天津市高村、河南省范县和北京市洼里三口井孔各两年的水位观测数据和相同测点的气压观测数据,进行时间域分析和频率域分析,求出了井水固体潮相对于体膨胀固体潮理论值的振幅比a和时间滞后△t以及井-含水层系统的气压效率B。分析结果表明,这几个井孔的记录灵敏度已接近Sacks-Evertson体积应变仪的水平。由分析结果可进一步求出含水层的体积压缩模量E_a、垂直压缩模量E_v和平均孔隙度n。 此外,三口井孔的分析结果还程度不同地反映了由于液态地核的动力学效应造成的地球勒夫数f随潮汐频率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