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17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89篇
海洋学   2篇
综合类   3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8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浪灯地区玄武岩以构造岩片状态夹于中甸岛弧带南端的上三叠统图姆沟组中,可分为南、北两个次级断片。据岩相学和岩石学特征,该玄武岩属细碧岩化低钛玄武岩,其稀土配分型式显示出分群特点。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元素Rb和K强烈亏损,岩石微量元素含量变化较大,并出现Pb的正异常。  相似文献   
22.
滇西三江地区因其独特的地质、构造背景而发育多种类型的多金属成矿,其中不乏大型、超大型矿床,并为国内外地质学家、矿床学家所关注(Hou Zengqian et al.,2007;李兴振等,1999)。甭哥岩体位于云南中甸地区三江并流地带东侧,大地构造位置上邻近欧亚板块和冈瓦纳板块的交界处,属特提斯-喜马拉雅构造域东缘义敦岛弧  相似文献   
23.
本文就香格里拉地区图姆沟组(T3t)的硅质岩岩石学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进而揭示出晚三叠世早期研究区属于甘孜—理塘洋盆的深水盆地环境,构造相对稳定,形成具深水沉积特征的正常生物沉积硅质岩;晚三叠世中-晚期,伴随甘孜-理塘洋盆向中咱地块俯冲消减,研究区构造活动强烈,热水来源广泛,则主要形成热水沉积硅质岩.  相似文献   
24.
香格里拉小中甸冈达概组下段(Pg1)分布于金沙江构造带与义敦岛弧之间的中咱微陆块,属中甸基性火山岩带。本文研究中咱微陆块南部冈达概组下段,该地层主要由玄武质角砾凝灰熔岩、微晶玄武岩和玄武质角砾凝灰岩混层组成,具有富碱、高钛、轻稀土强烈富集的特征,是地幔低度熔融的产物,属大陆板内张裂型火山岩,与东邻区的峨眉山玄武岩(Pe)有相似的地球化学特征,反映两者的地幔源区具有亲缘关系,与地幔柱活动有关。  相似文献   
25.
哀牢山造山带南段中二叠世晚期娘宗岩体厘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位于哀牢山造山带西侧、歪古村组(原高山寨组)分布范围之内的岩浆岩(娘宗岩体)一直被认为是火山岩,属歪古村组的组成部分,其形成时间为晚三叠世。通过综合分析娘宗岩体与围岩之间接触界线的宏观地质特征、岩体岩相学、岩石学、矿物学、LA-MC-ICP MS锆石测年结果,认为岩体东侧地层不属歪古村组,而属古生界马邓岩群,二者之间为侵入接触关系;岩体西侧与歪古村组为沉积不整合接触关系,岩体不属歪古村组的组成部分;岩体形成时间约为(263.1±2.3)Ma,属中二叠世晚期。  相似文献   
26.
徐家围子断陷深层构造复杂,据应力场特征的差异性,可以划分为伸展型构造样式和挤压型构造样式两种类型,前者是在拉张环境的应力场下形成,其成因机制是火石岭期至沙河子期依泽奈崎板块的高速斜向俯冲以及引起的地幔上涌导致地壳减薄拉张而形成,后者是在挤压应力场环境下形成:而挤压应力场是沙河子末期至营城期西太平洋板块的正向俯冲及地幔的热冷却作用导致的。  相似文献   
27.
祝桑弧位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南部,楞古-孜河弧形背斜位于弧顶部位。楞古-孜河背斜主褶皱、内部小褶皱及叠加褶皱的特征表明其形成经历了印支晚期自北向南的滑脱作用,燕山早期南北向挤压作用及燕山中晚期南西-北东向挤压作用等三次构造变动。其成因可能与扬子板块与劳亚板块的俯冲、碰撞有关。  相似文献   
28.
滇西昌宁更戛乡下泥盆统向阳寺组位于冈瓦纳大陆与泛华夏大陆间昌宁—孟连结合带北段西侧。文章首次发现向阳寺组中存在硅质岩,并对其硅质岩的地球化学特征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硅质岩中发育海百合茎、放射虫及硅藻。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向阳寺组硅质岩Si O2质量分数为85.43%~93.50%,Al/(Al+Fe+Mn)平均值为0.77,处于生物成因范畴;硅质岩稀土元素分析结果为其REE总量平均值为53.208×10-6,稀土元素北美页岩标准化配分曲线相对平坦,δCe平均值为1.02,δEu平均值为1.01,LaN/CeN平均值为0.99,LaN/YbN平均值为0.84,表明硅质岩形成于近大陆边缘的深海沉积环境。随着早泥盆世昌宁—孟连洋的快速扩张,保山地块边缘区域性同沉积断裂发育,造成了更戛乡向阳寺组大面积的硅质岩沉积。结合硅质岩地球化学特征的分析与古生物研究,认为更戛乡向阳寺组硅质岩属冈瓦纳大陆保山地块边缘亲昌宁—孟连古特提斯洋的深海沉积的产物。  相似文献   
29.
通过对中甸峨眉山玄武岩中超基性—基性岩包体的岩相学、电子探针、扫描电镜和能谱分析,发现在光学显微镜下呈黑色不透明的物质,在电子显微镜下表现为硅酸盐和尖晶石族氧化物为主的超显微隐晶—非晶质集合体。结合超微晶矿物晶体化学和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认为,该物质是一种具熔浆和超临界性质及地幔流体属性的富铁(微晶)玻璃,是深部地质过程中,包含于幔源岩浆并与其同步运移但互不混熔的地幔流体作用遗留的微观踪迹物质。该地幔流体在伴随幔源岩浆的结晶成岩过程中,表现出由硅酸盐→尖晶石→磁铁矿→铬铁矿→钛铁矿的熔离作用,并相应触发主岩和包体岩石的交代蚀变和金属矿化,是推动和引发地壳中成岩成矿的重要动力源和物质源。由此进一步认识到,滇西地区上地幔发育峨眉地幔柱活动,为该区二叠纪之后的不同部位和不同矿种的内生多金属成矿提供了有利的深部地质背景条件。  相似文献   
30.
位于义敦岛弧带南端的中甸弧广泛发育印支期中-酸性浅成-超浅成复式杂岩及与之有关的斑(玢)岩型矿床;在其西斑岩带内,主要分布有阿热、春都、雪鸡坪和烂泥塘等4个斑(玢)岩体。阿热岩体的特征与埃达克岩相似:SiO2>58.06%,平均58.64%,高Al2O3(14.77%~17.29%)、Sr(490×10-6~1409×10-6)、Sr/Y(37.44~83.79)和La/Yb(4.62~31.48,平均28.51)值,低Y(13.1×10-6~16.82×10-6)和Yb(1.20~1.61)值,δEu为0.90~1.02,REE球粒陨石配分曲线呈平滑的右倾形态,富集轻稀土,严重亏损重稀土,具较高的MgO(0.91%~3.77%)及Mg#(37.84~70.00)值,与其他含矿岩体特征基本一致。通过对主量和稀土及Sr元素研究对比表明,研究区岩石可能由于俯冲的甘孜—理塘洋壳发生断离,先后引发地幔楔及洋壳部分熔融,初始熔浆与地壳发生不同混染叠加并随区域性收缩沿现今格咱断裂东侧短时间内多次脉动侵位形成具岛弧岩石向埃达克质岩石过渡特征的线性串珠状岩体,其源区残留组合有石榴石+单斜辉石+角闪石,初始熔浆上侵过程中受到地壳不同程度的混染叠加可能是导致该带成矿差异性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