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39篇
地球物理   3篇
地质学   113篇
  2022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4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6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研究表明:不同成岩成矿作用不但与温度、压力有关,而且微量气体成分及其含量也有明显的规律变化.例如某爆发岩筒中,酸性气体(HCl、HF、H_2S)含量一般高于不活泼气体(N_2等);随着温度的下降,酸性气体含量减少,而后者增加.在某些地区远离花岗岩体矿物包裹体中CO_2含量有规律地增加,对矿物包裹体中微量气体成分及其含量的研究,有助于解决成岩作用机制,成矿阶段划分及矿床成因.同时,对地球化学找矿,隐伏矿体的揭露也有指导意义.包裹体中微量气体的变化可以作为一个地球化学指示剂.我们在自行研制真空爆裂微量气体测量分析仪的基础上,1979年春,首次成功地使用带热解炉的色谱仪测定了矿物包裹体中H_2O和CO_2等微量气体组分.同时对该色谱仪进行了改装,使该仪器更适合于矿物包裹体微量组分的测定及研究.通过近400多个  相似文献   
72.
珊瑚羟基磷灰石人工骨物理化学性质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将天然矿物材料珊瑚经自行设计的创新工艺流程“热液交换反应”合成出珊瑚羟基磷灰石(CHA)。利用扫描电镜、电镜图像处理、扫描电镜能谱、化学分析、ICP-AES和X射线衍射等方法测定其物理化学性质,并应用于临床。自行研制的CHA人工骨色白,孔隙率为25.87%~53.58%,与人骨及原珊瑚的孔隙率近似,莫氏硬度为3~4,抗压强度4.87~12.31MPa。化学成分:CaO=53.13%~64.09%,P2O5=35.52%~46.48%),CaO/P2O5=1.143~1.804。ICP-AES分析共测定24种微量元素,除Ca、P、K、Na、Al及Sr含量较高外,Pb、Co、Ni、Ba、Mn、Cr、Th、V、Cu、Ti、Mo、Zn、Mg、Nb、Be、Sc、Na和Li等,其质量分数均在(n~10n)×10-6范围,为人体所能承受含量。测试结果表明,人工骨色泽、孔隙结构和化学成分与人骨相近,具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骨传导性。临床应用60余例,无毒,无副作用,成骨能力强,是一种良好的骨移植替代品。  相似文献   
73.
要共1144篇.会议安排了9个总报告、3个研讨会和26个专业分会报告,内容丰富,涉及学科领域十分广泛,包括矿物学基础理论、应用、分析方法等.现分述各类报告内容.这次大会收到论出国经费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批准号49810211010,49673189,49873018)及中山大学科研处办事处资助,带回的主要会议资料保存在中山大学地学院资料室.  相似文献   
74.
在大冶-九江沿长江分布的Fe, Cu(Au)和Au(Cu)矿床的夕卡岩矿物中, 除含气-液包裹体外, 还含大量熔融包裹体和流体-熔融包裹体. 熔融包裹体形态多样, 它们主要由不同相比例的晶质硅酸盐(CSi)、铁质(Fe)、非晶质硅酸盐(ASi)及气体(V)多相组成. 其中有的含有几个结晶硅酸盐相. 所研究的熔融包裹体大小一般为(10~46) mm×(6~15) mm. 流体-熔融包裹体与熔融包裹体的区别是在前者中出现液体(L)相, 均一温度较低. 在所获得的48个温度数据中, 夕卡岩石榴石和辉石中熔融包裹体有39个均一温度数据, 流体-熔融包裹体有两个数据, 其余属流体包裹体所有. 石榴石和辉石中的熔融包裹体具有890~1115℃均一温度, 流体-熔融包裹体具有745~750℃均一温度, 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介于580~675℃之间. 39个熔融包裹体的均一温度平均值为1029.9℃. 现有包裹体相态特征及其均一温度表明, 所研究的夕卡岩应为岩浆成因.  相似文献   
75.
The characters of organic matter in rocks and ores in the Fankou and Dabaoshan deposits are systematically studied with regard to their implications for mineralization.The results show that kerogens in this area faaa mainly into the plutonism field in Van Krevelen‘s diagram.Reflectivity of the organic substance was measured to be 3.06%(Fankou)and 1.67%(Dabaoshan),corresponding to the paleo-geotemperatures of 232℃ and 184℃ respectively.The same types of porphyrins and hydrocarbons were recognized in the rocks and ores and hydrocarbon-bearing inclusions are widespread in quartz and calcite,particularly in Dabaoshan,It is thought that the orgain matter must have played a critical role in diagenesis and metallization in these deposits and that the hydrothermal solution was most likely to be the type of water-oil hot brine.  相似文献   
76.
粤东宝山银(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因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粤东宝山大型银(锑)矿床产于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中,银、硫(锑)化物矿体呈脉状,沿下侏罗统金鸡组上段碳质页岩和粉砂岩的层间断裂中分布。矿床深部具青磐岩化蚀变,中部以黄铁矿化、硅化、碳酸盐化主,上部以硅化为特征。矿区自西向东锑矿化减弱,银矿化增强,在垂直方向上,60m标高之上为锑矿化富集带,0m标高以下为银矿化富集带,研究表明,区域早侏罗世火山-沉积地层可能是矿源层,矿床是与燕山中一晚期火山-次火  相似文献   
77.
李兆麟  李文  杨荣勇  翟伟 《矿床地质》1998,17(Z3):453-456
丫口宝石伟晶岩产于哀牢山南段二长花岗岩及变质岩中,伟晶岩含熔融包裹体、熔融一流体包裹体、CO2流体包裹体及气-液包裹体。成矿温度为105~185℃,压力30~45 MPa,成矿溶液富含CO2、HCO3,盐度17%~24%NaCI,fO2=10-36~10-37.4718O值变化范围在7.9‰~8.7‰,δD为- 57‰~- 68‰,δ13C为2.1‰~-0.1‰。成矿物质来源于基底建造,属变质深熔成因,成矿时代为喜山期。  相似文献   
78.
微量元素地质温度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表明,矿物、矿石、岩石中微量元素的种类、丰度、分配和比值等,与温度、压力有简单的热力学关系,与其它成岩成矿的环境变量有密切的相关性,因而可以作为各种成岩成矿作用的灵敏的地球化学指示剂. 众所周知,成岩成矿的物理化学条件是综合性的,微量元素用作各种成因条件的指示剂也是多方面的.本文着重阐述微量元素作为地质温度计的可能性和应用问题. 由于温度对成岩成矿作用所起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79.
论钨的成矿地球化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元素钨自1783年被发现,至今已近200年.从矿床学角度来看,钨可说是一个研究程度较高的矿种,但钨的地球化学许多方面的资料,相对来说十分缺乏,并且很多老数据(特别是1946年以前的)可能是错误的.由于早期缺少精确分析普通岩石和矿物中钨含量的方法,因而也就无法正确认识钨的地球化学行为. 过去十年间,矿床成因的许多领域都认为发生了重大革命,包括钨矿在内.对钨的最主要工业矿床的成因,长期认为是与花岗岩类侵入体直接或间接相关,传统的占优势的钨矿成因理论是  相似文献   
80.
华南含金建造的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主要讨论华南含金建造中金及其有关微量元素的地球化学特征,并对含金建造类型的划分和据金成矿能量的形成与地质-地球化学环境进行金矿床类型划分的设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