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8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50篇
测绘学   22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29篇
地质学   104篇
海洋学   23篇
综合类   14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5篇
  2021年   13篇
  2020年   15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6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71.
S型花岗岩中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是一个较普遍的现象,这使得其钻石U-Pb体系呈现出复杂的多阶段演化特征。虽然离子探针对各种复杂锆石U-Pb体系定年最为有效,但因其昂贵的成本使其应用受到限制,目前较为常用的仍是常规化学-质谱分析方法。在现有实验室Pb本底水平上恰当地选择单颗或多颗粒锆石进行分析,是获得高质量U-Pb年龄数据的关键。桂北三防岩体含有残留锆石并经历过后期Pb丢失事件,使其锆石U-Pb体系具有三阶段演化的特征。离子探讨和多颗粒锆石化学-质谱两种分析方法得出了一致的207Pb/206Pb年龄为820±9Ma,代表了岩体的形成年龄。而过去用常规微量锆石化学-质谱法得到的年龄(899Ma)实际上是一个无地质意义的“上交点年龄”。  相似文献   
172.
中南半岛旱季VIIRS活跃火的空间特征与国别差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热带是全球活跃火(active fire)的集中发生区,客观认识其空间特征、国别差异及其动态变化对评估区域生物质燃烧及其碳排放等具有重要意义。作为热带季风气候典型区,中南半岛旱季活跃火发生发展空间特征及其动态变化仍缺乏清晰认识。为此,论文利用可见光红外成像辐射仪(VIIRS) S-NPP 2012—2019年活跃火矢量数据,基于核密度与空间自相关评价了中南半岛及国别旱季尤其是其特征月份(2—4月)活跃火发生发展的密集程度、集聚特征及其动态变化。结果表明:① 中南半岛活跃火核密度低值区占比最大(79%),高值区最小(4%);柬埔寨、缅甸、老挝等经济落后国家的核密度均值明显高于泰国和越南;2012—2019年核密度高值区具有朝高海拔、向内陆与趋边境等分布特征,且柬埔寨东北部长居高值区。② 活跃火核密度中值区变化集中在1—4月,且多分布在低、高值区周围;高值区变化集中在2—4月,由柬埔寨东北部逐渐向缅甸东/西部、泰国西北部以及老挝北/南部转移。③ 半岛与5国活跃火核密度在旱季具有显著空间正相关性,空间集聚类型以“高—高”型和“低—低”型集聚为主,越南、柬埔寨等国局部自相关性强于泰国和老挝。  相似文献   
173.
利用MC-ICPMS精确测定143Nd/144Nd和Sm/Nd比值   总被引:43,自引:14,他引:43  
多收集器等离子体质谱(MCICPMS)用于分析SmNd同位素时,质量分馏系数(β)与同位素的质量数呈线性关系.可以采用两种方法进行质量分馏校正:双分馏系数内部校正法(DFIC)和单分馏系数外部校正法(SFEC).采用DFIC法,对国际标样ShinEtsuJNdi1和实验室标样NdGIG进行了为期五个月的143Nd/144Nd比值测量统计,结果分别为0.512120±0.000012(2σSD)、0.511532±0.000013(2σSD).采用SFEC法,对NdGIG标样的测量统计结果为0.511525±0.000015(2σSD).两种方法的测量结果在分析误差范围内与其推荐值或TIMS测量值完全一致.对加Ce和Sm的NdGIG混合溶液分别进行了Ce和Sm对143Nd/144Nd比值分析的干扰校正研究和Sm/Nd比值测量,结果显示,143Nd/144Nd比值分别与Ce/Nd、Sm/Nd测量值呈线性关系,Sm/Nd测量值与其质量比值亦呈很好的线性关系.这表明利用MCICPMS可以快速精确地测定存在Ce、Sm干扰的样品的143Nd/144Nd比值,同时可获得精确的Sm/Nd比值,而无需加入稀释剂.这就使直接测定地质样品的SmNd等时线年龄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74.
黔西南晴隆锑矿区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对与辉锑矿共生萤石的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研究表明,所有萤石均具有Ce负异常,其稀土配分模式存在3种类型:Eu弱亏损型、Eu正常型、Eu富集型。从成矿早期至晚期,萤石的稀土配分从Eu弱亏损型向富集型演化,稀土总量逐渐降低,并由中稀土富集向轻稀土富集演化。成矿流体可能主要属于盆地流体,具有十分低的稀土总量,在成矿作用过程中,成矿流体由早期的还原条件转化为晚期的氮化条件,由中稀土富集向轻稀土富集演化。  相似文献   
175.
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沉降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监测超高层建筑沉降指导建筑施工的问题,从荷载、沉降和时间3者之间关系曲线出发,分析了某超高层建筑施工过程中4年的沉降监测数据,得到了该超高层建筑的沉降特征,并对转化层沉降在施工过程中沉降贡献率和滞后的剩余沉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超高层建筑沉降的增加与时间、荷载呈非线性关系;沉降曲线可分为"凸""凹""直线"3个阶段;转换层沉降是沉降曲线由"凸"型转变为"凹"型的部分,要减慢转换层施工速度,让前期滞后荷载量的沉降得到释放;主体封顶后的滞后剩余沉降值和沉降稳定时间历程是评价建筑沉降稳定和安全性的主要因素。提出了沉降曲线的3个阶段,获得了各阶段沉降特征,构造了沉降曲线函数,为超高层建筑的安全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76.
基于可靠度理论的防波堤设计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世楞  刘颖 《海洋学报》1994,16(5):126-129
文中综合了不规则波试验和统计分析的结果,提出一个以可靠度理论为基础的新的直立式防波堤设计方法。频率分析表明,对数正态和极值Ⅰ型[耿贝尔(Gumbel)]分布可用来描述直立堤上波浪力的长期分布。  相似文献   
177.
刘颖  翟京生 《海洋测绘》2005,25(3):21-23
通过等高线树构建出各条等高线的空间关系,采用计算几何中的凸壳和Douglas算法,建立了似Douglas变换模型,提出了一种自动识别山脊线和谷底线的新方法。理论和实践结果表明,用该方法提取的地性线结构性强、精确度较高,用于地貌形态的自动综合中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178.
城市地下管线信息是保障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的基础性需要,也是专业管线部门运营管理的重要依据,加强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是当前智慧城市建设中的热点问题。本文围绕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体制、标准规范、信息共享、信息更新和法制建设几个方面,系统分析了当前城市地下管线信息管理面临的突出问题,探讨了地下管线信息共建共享的主要实现路径和面临的现实挑战,并据此从完善法律体系、优化组织保障、加强规划编制、推进"一张图"建设和新技术的研发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9.
《地下流体站网运行管理与产品服务平台》是国家地下流体站网在线管理与产品产出的综合业务平台,基于平台的开发背景、设计思路和系统架构,以及站网监控、台网管理、质量评估、产品服务、学科综合等,详细介绍平台功能及特点。  相似文献   
180.
造礁珊瑚是研究热带海洋高分辨率气候环境演变的重要载体。对采自海南岛南部三亚湾的活体滨珊瑚SY10进行了约为月分辨率的碳、氧、硼同位素组成分析,并利用珊瑚δ11B重建了海水pH。结果显示,所测量样品的δ13C变化范围为–3.32‰~–1.76‰,δ18O为–6.13‰~–4.78‰,δ11B为23.51‰~26.23‰,且这些珊瑚样品的碳、氧、硼同位素组成均存在明显的季节性周期波动。其中pH与δ18O之间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高的pH值更倾向于在低温的季节出现,这意味着短时间尺度该处珊瑚礁海水pH可能主要不是受海水CO2溶解度控制,而是与生物活动有密切的关系。利用SY10珊瑚样品硼同位素组成重建的海水pH值变化范围为7.77~8.37,并呈季节性周期波动,这种大幅度的周期波动与我们对三亚珊瑚礁海水pH进行现场观测所得到的结果以及前人的研究成果相符,说明了利用珊瑚δ11B重建海水pH记录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