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483篇
  免费   1298篇
  国内免费   1314篇
测绘学   799篇
大气科学   737篇
地球物理   971篇
地质学   3263篇
海洋学   910篇
天文学   53篇
综合类   570篇
自然地理   792篇
  2024年   60篇
  2023年   242篇
  2022年   236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227篇
  2019年   328篇
  2018年   288篇
  2017年   206篇
  2016年   191篇
  2015年   267篇
  2014年   378篇
  2013年   319篇
  2012年   351篇
  2011年   320篇
  2010年   318篇
  2009年   319篇
  2008年   280篇
  2007年   299篇
  2006年   302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62篇
  2003年   229篇
  2002年   220篇
  2001年   205篇
  2000年   215篇
  1999年   139篇
  1998年   137篇
  1997年   130篇
  1996年   108篇
  1995年   98篇
  1994年   90篇
  1993年   79篇
  1992年   85篇
  1991年   83篇
  1990年   88篇
  1989年   69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57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38篇
  1983年   33篇
  1982年   35篇
  1981年   14篇
  1980年   13篇
  1965年   8篇
  1964年   8篇
  1959年   13篇
  1958年   14篇
  1957年   1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0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4 毫秒
171.
井水温度微动态形成的水动力学机制研究   总被引:27,自引:4,他引:27  
井水温度微动态观测越来越受到有关学者的关注,已成为我国地震地下流体动态观测的主测项之一。观测结果表明,无论是水温的正常动态还是震前的异常动态的形成,用传统的热传导或热对流机制难以给出合理解释。因此笔者根据观测到的事实、异常特征与同震效应等提出了水动力学机制,即含水层变形→含水层内孔隙压力变化→井-含水层系统内水流变化→井水温度的变化。  相似文献   
172.
文章就我区56个台站27年(196~1987)的气温、降水、蒸发等气象资料和19个水文站的水文资料,针对所收集的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全区气象部门历次自然灾害史料及气象灾害的灾情,对全区春夏季干旱和洪涝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我区东部、中西部农牧区在气象、水文的成灾标准,其拟合率达75%~100%。对实际工作以及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3.
浦东新区垃圾堆放的环境地质特征及场地适宜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简述了浦东新区一般的地质条件,讨论了该包气带土层对垃圾污染质的自然净化能力,垃圾污染质在地下土层中的迁移规律和表层粘性土中孔隙水渗流的临界水力梯度在垃圾处置中的作用。最后,在综合考虑地质环境各方面因素的前题下,对本区30个典型垃圾场进行了适宜性评价。  相似文献   
174.
175.
176.
为了使工程地质学在工程建设和防灾减灾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作者主张在工程地质力学和系统科学指导下发展工程地质力学综合集成(EGMS)。本文主要论述了EGMS形成的基础、相应的方法和技术以及综合集成中的4个关键问题(包括应变体系、优先监测和加固突破口的设计方法,综合地质信息分析系统、时空综合分析方法等)。另外,还扼要地讨论了如何将EGMS用于五强溪水电站船闸边坡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7.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抓住适当时机,引入与教学内容有联系的历史知识,可以激发同学们的学习兴趣,活跃其思维,提高教育教学效果.如讲到“洋流”时,可以引入二战时诺曼底“神兵”登陆的史倒,1944年6月英美联军的潜艇在巷军的严密监视下,顺利通过英吉利海峡,在诺曼底登陆,如同“神兵”从天面降,而德军却毫无察觉,原因何在呢?原来是他们成功的利用了荚青利海蛱洋流运动的规律,借助探层洋藏的动力,关闭发动机,使潜艇避开德军的监视,胜利登陆。又如讲到“土地资源保护”时,可以讲一下古代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的兴废。  相似文献   
178.
179.
刘希林 《地理译报》1996,15(1):49-52
东部阿尔卑斯山的地形、地质和水文条件决定着奥地利泥石流活动可能性的区域差异。松散固体物质(主要为高海拔地区的冰碛物)常常引起奥地利西部联邦各州的泥石流灾害。沿东南部阿尔卑斯山区降雨强度达世界记录(2小时30分降雨600—670mm)。沿北部和南部边界地区也常有日降雨量200—250mm的情形。泥石流沉积量达10万或100万m^3。泥石流冲积扇的地貌形态可表征流域的类型和受灾害冲击的程度。主沟地貌形态可用于计算泥石流的流速。  相似文献   
18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