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1篇
  免费   37篇
  国内免费   84篇
测绘学   55篇
大气科学   48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54篇
海洋学   37篇
天文学   8篇
综合类   10篇
自然地理   32篇
  2023年   16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9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8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8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2篇
  1974年   1篇
  1963年   2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211.
212.
逸风  LULU  米粒 《地图》2006,(5):26-33
用“五颜六色”来形象印度,是怎么样都不够用的,色彩在大胆的冲撞之间,在明亮或浅衬之间,在多色的交替之间,令它表现的主体永远散发着古典而又时尚的魅力。[编者按]  相似文献   
213.
逸风  付镇 《地图》2007,(5):16-27
当飞机的舷窗外出现了熟悉的城市景象时,我终于真切地知道埃及之行结束了。在过去的十四天里.我们十二位“驴友”一路风尘,共同见证了古国曾经的辉煌,一起经历了旅途的精彩,分享了彼此同样的感动。  相似文献   
214.
文明的破晓     
逸风 《地图》2007,(5):34-39
我们今天要体验这次埃及之行最宏大的一个景点:金字塔。它可能代表着绝大多数人长久以来对埃及的梦想,也是全人类古老文明奇迹的一个图腾象征。金字塔之古,让它在公元前的古希腊哲人  相似文献   
215.
西藏谢通门县雄村地区洞嘎金矿作为南拉萨地体较早发现的独立金矿,其成矿作用研究较为薄弱。笔者等以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为研究对象,开展了岩相学、年代学、地球化学和Hf同位素特征研究,探讨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的岩石成因及构造背景,揭示凝灰岩对成矿的控制作用。LA- ICP- MS锆石U- Pb定年结果显示,凝灰岩结晶年龄为185. 1 ± 1. 9 Ma(MSWD = 0. 48),成岩时代为早侏罗世;主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K2O/Na2O值(2. 91 ~ 12. 3)较高,属于钙碱性系列;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显示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如Sr、Ba)和轻稀土元素(LREEs),亏损高场强元素(如Nb、Ta、Ti等)和重稀土元素(HREEs)。结合微量元素构造环境判别图解,认为凝灰岩形成于新特提斯洋洋壳北向俯冲相关的大洋岛弧环境。另外,凝灰岩以Nb/Ta值为14. 0 ~ 17. 8、La/Nb平均值<2. 50、Zr/Ba平均值为0. 31为特征,具有较高的正的εHf(t)(+ 8. 05 ~ + 14. 2),暗示凝灰岩岩浆源区为受到新特提斯俯冲洋壳释放的流体交代的亏损软流圈地幔楔;岩浆上升侵位的过程中未受到地壳物质的混染,主要经历了橄榄石和单斜辉石结晶分异。洞嘎金矿赋矿凝灰岩中的裂隙构造不仅为洞嘎金矿的含矿热液运移提供了空间,而且也为矿质的沉淀提供了场所;同时,凝灰岩也起到了盖层作用,保护矿床形成后免受剥蚀作用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洞嘎金矿形成于新特提斯洋北向俯冲的大洋岛弧环境,是斑岩型铜金矿床外侧的热液脉型金矿体。  相似文献   
216.
早-中三叠世时期四川盆地西北缘雷口坡组底部发育的一套白云质泥岩与该时期华南及川黔地区所分布的“绿豆岩”截然不同。本文对该套白云质泥岩进行了碎屑锆石U-Pb定年、X衍射及主微量地球化学分析,以揭示白云质泥岩的岩石成分及物源信息。通过碎屑锆石年龄显示,特征峰值主要集中在473~236 Ma,972~750 Ma,1 436~1 114 Ma,1 983~1 628 Ma和2 635~2 253 Ma,与川西中-上三叠统地层有较高的相似性,而与川东存在较大区别,结合岩相古地理特征指示物源为秦岭造山带、扬子板块西缘龙门山岛链局部剥蚀区。镜下特征、X衍射及主量元素特征则表明岩石中含少量白云石,粘土矿物主要为伊利石。通过微量、稀土元素分析则显示白云质泥岩碎屑物质主要来自于长英质岩石,且川西中-上三叠统地层有向稳定构造型碎屑物源过渡的趋势。白云质泥岩与川西中-上三叠统地层REE配分曲线相似,而与“绿豆岩”存在明显差异,指示川西三叠纪碎屑来源较为相似,但受到华南火山活动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17.
班公湖-怒江斑岩铜矿带是继藏东玉龙斑岩铜矿带与藏南冈底斯铜矿带后于藏北新发现的一条斑岩铜成矿带。尕尔穷铜金矿床是目前在班公湖-怒江缝合带西段首个达到详查程度的大型铜金矿床。近几年在班怒带西段发现了超大型富金斑岩型铜矿床,如多不杂、波龙铜金矿床。但就整体而言,班怒带西段目前除了尕尔穷、多不杂、波龙矿床外,总体上研究程度不高,关于具体矿床的勘查模型更鲜有报道。本文通过对尕尔穷铜金矿矿床主要控矿因素的剖析,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与1∶1万岩石地球化学测量、1∶1万高精度磁测与1∶1万激电测量成果,总结了矿床的控矿因素并提出了矿床的成矿模式,即与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闪长类岩体、陆-陆同碰撞钾玄岩-高钾钙碱性重熔型石英闪长岩有成因密切相关,主矿体赋存于斑岩、矽卡岩、构造破碎带的"斑岩-矽卡岩-似IOCG"铜金矿床。斑岩、矽卡岩型矿(化)体多表现为低磁异常区(ΔT值:0~200nT),极化率在4%~16%之间,视电阻率在200~800Ω·m之间,但花岗斑岩及与其接触带的矽卡岩中因含高磁矿物磁铁矿、磁黄铁矿而表现为高磁(200nT以上)。岩石地球化学显示,异常元素平面上分带清晰,套叠好,异常强度大,浓度分级明显,异常浓集中心的元素组合为Cu-Au-Bi-Mo-Ag-Sb-Zn-As-Pb,其中Cu、Au、Mo、Bi等为内环元素,As、Sb、Pb、Zn为外围元素。似IOCG型矿体多表现为低磁(0~200nT)、中等极化率(4%~6%)、低电阻率(200~400Ω·m)。剖面图上似IOCG型、矽卡岩型、斑岩型矿体,视电阻率为典型的"W"型分布型式,视极化率为"M"型分布型式;矿化中心对应的异常元素Cu、Mo、Au、Ag含量明显偏高,表现为波状起伏特征,Pb、Zn元素含量低,异常变化不明显。石英闪长岩、花岗斑岩与碳酸盐岩的接触带,尤其是接触带处的矽卡岩带,是寻找矽卡岩型矿体的直接找矿标志;赤铁矿+硅化+碳酸化既是F1断层破碎带的标志性矿物组合,也是似IOCG型矿体的主要找矿标志。  相似文献   
218.
雄村矿区位于西藏冈底斯斑岩铜矿带西段,目前在该矿区发现了Ⅰ、Ⅱ、Ⅲ号斑岩型铜金矿体。文章通过Ⅱ号矿体硫、铅同位素研究,获得Ⅱ号矿体金属硫化物的δ~(34)S值为-1.6‰~-0.6‰,平均值-1.30‰,总硫同位素值(δ~(34)S_(ΣS))为0.99‰,与含矿斑岩的硫同位素组成(-2.1‰~+1‰,平均0.06‰)一致,均落入幔源硫范围,表明硫主要来自岩浆。含矿斑岩和金属硫化物的铅同位素组成~(206)Pb/~(204)Pb、~(207)Pb/~(204)Pb、~(208)Pb/~(204)Pb分别为18.460~18.560、15.586~15.622、38.603~38.727和17.972~18.425、15.528~15.593、38.024~38.489,两者的铅同位素组成基本一致,变化范围小,表明两者具有相同的来源。所有样品的铅同位素μ值为9.34~9.49,显示幔源特征,综合源区判别图解认为铅主要来源于幔源,有少量俯冲沉积物加入,矿床形成于与洋壳俯冲消减作用有关的岛弧构造环境。  相似文献   
219.
"人间若有天堂,大马士革必在其中;天堂若在天空,大马士革与它齐名." 在阿拉伯人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有一天,穆罕默德来到大马士革郊外,从山上眺望全城,顿时被城市绚丽多彩的景色所感动,但他观赏一会儿后没有进城,而是转身往回走.随从者惊讶不已,忙问其原因.穆罕默德解释道:"人生只能进天堂一次,在马士革是人间天堂,如果我现在进了这个天堂,身后怎能再进天上的天堂呢?"  相似文献   
220.
逸风 《地图》2010,(2):60-73
很喜欢土耳其旅游广告的一个主题:where cast meets west.它地处欧亚大陆的交接要害,是世界历史上最重要的几个文明的交汇之地;它从来都不是纯正的文明发源地或中心,但却在各文明冲突与融合的风云变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文明嫁接的成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