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44篇
测绘学   3篇
大气科学   8篇
地球物理   23篇
地质学   106篇
海洋学   10篇
天文学   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4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7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7年   1篇
  195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91.
黑龙江洋灰洞子斑岩型铜矿床地处兴蒙造山带东段、吉黑褶皱带北部,矿体主要赋存在花岗闪长斑岩和构造角砾岩中。为厘定洋灰洞子铜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和构造背景,笔者对洋灰洞子花岗闪长斑岩进行了元素地球化学和LA--ICP--MS锆石U--Pb年代学的相关研究。岩石地球化学特征显示,花岗闪长斑岩富硅贫镁,属于过铝质钙碱性系列,富集轻稀土元素(LREE),(La/Yb)N=10.49~19.79,Eu显示弱负异常或正异常,高Sr低Y和Yb,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LILE),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HFSE),具有埃达克岩或埃达克质岩的特征。LA--ICP--MS锆石U--Pb测年结果显示,花岗闪长斑岩锆石206Pb/238U加权平均年龄为204.4±2.8 Ma和201.2±1.7 Ma。综合研究认为,洋灰洞子斑岩型铜矿床的成岩成矿时代可能为晚三叠世—早侏罗世之交,该矿床形成于古亚洲洋闭合后的陆陆碰撞造山环境,是加厚下地壳部分熔融形成的岩浆流体作用的结果。  相似文献   
92.
解释人员根据视电阻率平面图判别异常主要依赖于经验,在缺乏地质资料的勘查区,解释结果与与实际地质情况往往存在较大出入。由于同一地层的视电阻率值具有正态分布特征,因此依据测区内电测深资料和水文地质资料确定视电阻率平面图异常阈值,进而确定异常性质与范围。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某矿区2个含水层为例,采用对比方式,分析基于视电阻率值数理统计划分异常的有效性。并通过对比现有8个矿27个水文孔34个抽水层的水文地质资料和11个物探勘探区视电阻率数理统计解释结果,证实该异常划分方法可有效降低解释难度,并保证物探解释的强中弱富水区与水文地质高度吻合。  相似文献   
93.
盘石山幔源透辉石微量元素地球化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支霞臣  李彬贤 《地质科学》1995,30(4):384-392
用质子探针和电子探针分别测定盘石山幔源橄揽岩包体中透辉石、橄榄石的微量元素和主量元素丰度;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包体全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丰度。定量讨论微量元素的分布和分配。其中绝大部分Sr、Zr、Ti、Na赋存在透辉石中,绝大部分Mn、Zn、Ni赋存在橄揽石中,在T=1194-1435K范围,分配系数变化如下:InDOl/CpxZn=1.44-2.19;InDOl/CpxMn=0.21-0.40,InDOl/CpxTi=4.76-5.61,InDOl/CpxNi(平均值)=2.20.透辉石中Ti/Zr=42-103,低于原始地幔值,由地幔隐性交代作用造成。  相似文献   
94.
概述了1988年12月16日出现在微波Ⅳ型大爆发上的快变分量观测特征,以及由MHD调制磁流管的磁场强度,而产生了12.5min和1.2min的长短准周期振荡,呈部分高能电子被磁场俘获,做同步加速回旋辐射,产生了微波Ⅳ型爆发,另一部分能电子以一定入射角喷注磁拱上,形成螺距角各为异性的空心束分布,其电子回旋不稳定性导致spike辐射。最后,用慢波模式计算了三个频率上的1.2min的准周期振荡,结果表明  相似文献   
95.
96.
97.
98.
西藏北部班公湖MOR型蛇绿岩主要由角砾状的地幔橄榄岩和玄武岩组成,其中地幔橄榄岩主要是低Cr#尖晶石相含单斜辉石(Cpx)方辉橄榄岩和少量不含Cpx的方辉橄榄岩,玄武岩具有MORB地球化学特点。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和二元混合模拟计算表明,含Cpx方辉橄榄岩是由较为亏损的方辉橄榄岩与玄武质熔体发生反应再富集形成的,玄武质熔体和方辉橄榄岩的混合比例为1∶9至1∶4。9个含Cpx方辉橄榄岩样品(含5个重复测试样)的Re和Os含量分别为0.19×10-9~1.49×10-9和2.91×10-9~5.40×10-9,187Re/188Os变化范围为0.169±0.009(2σ)~1.833±0.183(2σ),187Os/188Os变化范围相对较小,介于0.121 13±0.000 44~0.128 53±0.000 36(2σ)之间。含Cpx方辉橄榄岩的Re-Os参考等时线年龄为254±28 Ma。由于不同比例熔体的加入造成橄榄岩具有不同的Re/Os比值,因而不同含Cpx方辉橄榄岩样品具有不同187Os/188Os比值。样品的Re含量与烧失量中的H2O没有相关性,说明蛇纹石化对样品Re-Os体系的影响可以忽略,Re-Os同位素体系在低温地质作用下能够保持相对封闭。参考等时线年龄可能代表亏损方辉橄榄岩与玄武质熔体发生反应的时间,即含Cpx方辉橄榄岩的形成年龄,它表明在该时期特提斯洋经历了一次构造热事件。这一构造岩浆热事件的时间与早期定义的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的裂解时间晚二叠世至早三叠世较为一致,推测本文MOR型蛇绿岩地幔橄榄岩的Re-Os同位素年龄可能代表班公湖-怒江特提斯洋开始裂解的时间。  相似文献   
99.
选取晋北区展布的一组NE向断裂作为背景场,使用1970年以来较完整的地震资料,统计分析了(1970年1月1日~1998年12月31日)晋北区中小地震(3.0≤ML≤5.0)沿该组断裂的活动特征等,发现在1976年内蒙和林格尔6.5、1989年山西大同-阳高6.1、1996年内蒙包头6.4和1998年河北张北6.2级中强地震前1~2年内,晋北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年频次及强度有明显的衰减—显著增强—发震这一特征,这种相关特征对预测晋冀蒙交界地区未来中强震的时间具有参考价值;震前主震近场区的地震条带活动对主震位置有预示意义,而较远场的地震活动仅反映主震前应力水平的增强,并有震前活动向未来强震区靠近的特征,这对预报主震的方位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100.
本文采用离子交换-比色法测定农业地质样品中的微量碘,本方法检出限为0.5×10-6,精密度达到2.4%.方法准确、快速、简便、成本低,适合大批量样品的测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