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8篇
地质学   19篇
自然地理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四川昭觉县作为国家级贫困县,位于甘孜—新龙—理塘地热带的延伸区域内,拥有丰富的地热资源,但利用率低。为了揭示川西甘孜—新龙—理塘地热带热循环机理,助力当地的扶贫攻坚,合理开发利用地热资源,选择四川昭觉竹核温泉为研究对象,对其进行水化学和稳定同位素测试分析。结果表明:竹核温泉的水化学类型为HCO3-Na型,补给区的温度约为14.71 ℃,补给高程为3 345~3 560 m;采用SiO2地热温标法计算出热储平均温度为95.41 ℃,利用混合模型和硅-焓图解法估算出大温泉的混入冷水比例分别为77%、75.95%,小温泉的混入冷水比例分别为81%、78.61%,储热循环的深度范围为3 426.38~3 766.81 m;竹核温泉受木佛山断层和竹核断层等断裂带控制,在地热深循环的过程中与浅层冷水发生混合,与围岩发生水-岩反应,出露地表形成了以“大温泉、小温泉”为中心的中-低温地热资源。  相似文献   
12.
氢化物发生与ICP-MS联用(HG-ICP-MS)可降低基体效应和多原子离子干扰,本文自制了一种与ICP-MS联用的氢化物发生装置,该装置采用三通将酸、碱和试样引入多接头的混合反应器中,再经自行设计的气液分离器随载气进入等离子体中,据此建立了HG-ICP-MS测定地质样品中稀散元素锗和碲的分析方法。实验中以20%盐酸+2%硼氢化钾(0.1%氢氧化钾介质)作为最佳氢化物发生反应体系,0.95 L/min为最佳载气流量,获得分析信号的灵敏度和稳定性较高,连续测定20次Ge和Te信号强度的相对标准偏差分别8.3%和2.1%,残余在ICP-MS中的Ge和Te信号强度在200 s内基本清洗完毕。Ge和Te检出限分别为0.007 μg/g和0.006 μg/g,其中Te检出限比采用敞口四酸溶样ICP-MS直接测定的检出限(0.1 μg/g)更低,应用于分析实际样品可给出准确结果。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钱家店凹陷地球化学场分析,揭示化探异常与油气运移、富集之间的内在关系,指出研究区应依托胡力海洼陷斜坡带的成烃成藏条件,进一步落实胡力海洼陷至东喜伯营子洼陷化探有利区带的砂体及圈闭情况,以近源区域作为主要勘探目标区。  相似文献   
14.
地下河为岩溶地下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查清典型岩溶区地下水系统中重金属指标的含量变化及空间分布特征,文章以广西坡月地下河系统为例,通过不同断面两次采样分析,重点剖析地下河系统在水文地球化学作用下,地下水中以“五毒”元素及Zn、Al和Mn为代表的重金属元素含量。分析结果表明:坡月地下河水体pH值在7.34~8.10 之间,水体中“五毒”元素、Zn、 Al和Mn的检出含量极低或未检出,质量浓度均远小于国家地下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的Ⅲ类水质标准,适合各种用途。检出含量较高的点主要为地下河明流段或补给区地表水,含量最高分布在坡心地下河出口水体,其原因是坡心地下河系统区内工矿企业和其它经济活动干扰相对较强,特别是工矿企业的矿石和尾矿渣的露天堆放(如金矿)是引起地下水中重金属元素的检出或超标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15.
卢丽  王喆  裴建国 《现代地质》2015,29(2):324-330
为了研究岩溶地下河系统内多种介质中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以广西某典型岩溶地下河为例,利用2013-2014年同期的空气、地下河水、沉积物和土壤样品测试数据,对不同环境介质中16种多环芳烃(PAHs)的浓度、组成和分布特征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空气和地下河水以2~3环PAHs为主,其中空气的2~3环PAHs比例为71.66%,地下河水的2~3环PAHs比例为54.84%;沉积物和土壤以4~6环PAHs为主,其中沉积物的4~6环PAHs比例为54.26%,土壤的4~6环PAHs比例为65.06%;环境介质中PAHs的浓度变化为:上游<中游<下游,这与污染源排放、吸附作用等相关;同一区域不同介质的2~3环PAHs百分比为:地下河水>沉积物>土壤,而4~6环PAHs百分比则相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钼酸铵为示踪剂在寨底地下河塘子厄至东究段进行了示踪试验,对示踪试验所取得数据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推测出投放点G026至G030之间的含水介质结构,其中G026至G027段以管道介质为主,发育有一条主管道和四条支管道,可能存在三个溶潭,G027至G030段以管道介质和裂隙介质为主,发育有三条管道、大量构造裂隙和若干个溶潭。最后根据试验数据对各段地下水流速和回收率进行了计算。  相似文献   
17.
通过快速检测条件的优化,确定了单针进样一次分析岩屑顶空气二氧化碳、氧、氮的气相色谱最佳分析条件。运用准确度和精密度对方法进行评价,结果证明该方法精密度高、准确度高。本方法具有设定色谱条件简单,分析速度快,所需气量小的特点。通过在已知区的应用,取得较好的应用效果,适合于油气化探地表勘探的样品以及模拟气、天然气中二氧化碳、氧、氮的测定。  相似文献   
18.
通过地面水文地质调查、水文地质钻探和地下水资源开发利用等综合研究手段,查明研究区地下水类型以基岩裂隙孔隙水为主,碳酸盐岩岩溶水和第四系松散岩类孔隙水为辅,总结出不同类型地下水的赋存特征;从断裂、皱褶和裂隙发育特征阐明地质构造对研究区地下水运移、存储、富集和排泄的影响规律,断裂破碎带通常具有阻水作用,而在断裂一侧或两侧某一段的影响带内往往充水,沿断裂带发育方向易形成地下水排泄带,次级断裂是控制研究区内深部热水活动通道的主要构造;向斜构造使得浅层裂隙水和下部层间水得以富集,形成向斜储水盆地;近东西向张性和"X"节理裂隙有利于地下水的富集.根据研究区内主要地形地貌和含水层特点,将研究区划分为山间盆地、丘陵山区和岩溶山区3种主要类型区,通过对各类型区地下水赋存特征及规律分析总结,结合开发利用可行性,归纳出3种地下水开发利用模式:山间盆地蓄水构造钻井抽水模式、丘陵山区表层泉水池调蓄模式和岩溶山区溶洼成库和地下河堵洞成库地表-地下联合模式.研究成果为提高乌蒙山区地下水开发利用效率,解决该地区用水困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9.
岩溶湿地是西南岩溶生态系统的重要调节器,对该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而水循环作为维系岩溶湿地健康运转的核心因素,已经成为当前的研究热点。2020年4月15日—5月30日野外监测了桂林会仙湿地狮子岩地下河系统参数,采用水文动态分析与水均衡等方法,开展了地下河系统水循环研究。结果表明:(1)地表径流、土壤水、表层岩溶带...  相似文献   
20.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使得南宁市地下水多环芳烃(PAHs)污染日益严重,作为城市主要饮用水源地的清水泉地下河,对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的支撑作用。文章选择南宁市清水泉地下河作为岩溶地下河的代表,以前人多年测试数据为基础,结合本次采样数据,分析水环境中PAHs的含量、分布特征和来源的多年变化情况,重点研究PAHs的分配规律。结果表明:地下水PAHs以2~3环为主,沉积物PAHs以4~6环为主,且由于污染源的增多,使得水环境中PAHs含量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增大;不同区域的PAHs来源多年变化规律有差异,上游PAHs来源一直为生物质燃烧源,中游的PAHs来源由石油源转变为混合源,下游PAHs来源由以化石燃料燃烧源为主转变为以混合源为主;随着环数的增加,分配系数逐渐增加,且环数越大的PAHs更趋向被沉积物吸附;下游大部分采样点的PAHs在颗粒物上吸附能力较强,剩余采样点在分配过程中受溶解性有机质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