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0篇
地质学   50篇
综合类   5篇
  2021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空气潜孔锤在云南红层中快速钻井工艺应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卢予北 《地质与勘探》2011,47(2):309-315
通过项目的组织实施,空气潜孔锤在20天时间内平均每台成井工作量高达650.5 m,比传统回转钻进工艺的平均值提高了235.2%,最大提高了337%;平均单井日出水量比传统回转钻进工艺的平均值提高了140.8%,最大提高了235.7%,在该地区红层中找水钻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文中较为详细介绍了研究技术路线、设备...  相似文献   
32.
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的地热资源主要是以流体的方式为载体,主要用于发电、供暖、温泉洗浴、保健医疗、种植、养殖等产业。地热水作为“热、矿、水”三位一体的资源,属清洁能源和保健资源,具有用途广泛、无污染、节省其它资源、利于生态和环境保护等优点。所以说,地热资源是一个宝贵的地下资源,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地热资源具有广泛的市场应用前景。 据中国能源学会地热专业委员会提供的数字,目前我国已发现地热点3200多处,打成地热井2000多眼。其中北京、天津、西安、西藏、云南等地区发展迅速。天津市近年投入4亿元用于发展地热产业,2…  相似文献   
33.
平衡问题是自然界事物发展过程中必然遵从的规律,地质勘探中的钻探工作更是如此。本文拟就钻探工作中,孔内的平衡问题略加探讨,就钻孔中造成平衡破坏的原因以及有关计算公式,都作了较明确地阐述。并以实例说明在钻探工作中,由于没能始终如一地重视孔内平衡问题而导致事故的发生,对工作进程、工程质量造成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34.
1987年7月8日15时40分大雨过后,在西平县砖探乡李湾、杨树庄和楼房庄分别发现了地裂缝。相隔11天之后,遂平县诸市乡葛口村,又发现了地裂缝。西平县三个村庄的地裂缝发生在洪河右岸,遂平县葛口地裂缝发生在沙河左岸,两地近南北向,相距约27公里,两处地  相似文献   
35.
导致雾霾、地下水和土壤污染的机理复杂,且影响因素较多。不同行业和学科研究的成果各有说法和道理,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就目前的研究成果和实际情况来看依然存在着许多不攻自破的“漏洞”和片面性。通过2年来的野外调查研究和大量文献资料分析认为:雾霾的产生和土壤、地下水体污染主要由地质作用(构造活动和地球深部气体释放、煤田火区)、人类活动(地表到大气对流层空间)和气候气象(湿度、风力和降雨强度)3大因素造成。其中,地质作用是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也是难以预测和治理难度最大的。华北平原正好同时满足上述3个条件,处于雾霾严重区域。  相似文献   
36.
卢予北 《探矿工程》2004,31(8):49-52
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普遍存在着腐蚀与结垢现象。就河南地热(中深)井金属井管腐蚀与结垢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进行了不同材质、不同水温的室内试验和井下彩色电视检测与分析,并提出了减少腐蚀与结垢的建议。  相似文献   
37.
目前,在我国采用爆破拔管的技术方法较多。但是,一般的爆破方法都很繁琐,需要专门加工爆破筒,选择爆破技术参数等。井管炸破后,砾料进入井内,还要下管利用空气压缩机进行排砾,使砾料排出井外后,才能拔管,这样就提高了工人劳动强度和钻探成本。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一种简易的爆破方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大口径气举反循环钻进有关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卢予北 《地质与勘探》1992,28(10):51-56
  相似文献   
39.
地下气体的形成与地质构造或活动有关,导致地下气体的喷发或溢出主要有自然或人为(钻探或采矿等地下工程等)2种因素。20世纪初国内外开始关注地下气体的喷发或溢出,主要目的是用于地震监测或预报。随着人类活动空间的扩展和地球内部能量周期性聚集释放,地下气体向其它空间排放现象日趋频发,其主要成分有CH4、CO2、H2S等,是造成大气、地下水、土壤污染和人身伤害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大量文献和证据证明地震、温室效应、雾霾等与地下气体喷发或溢出有关。所以,地下气体泄漏是一种新型的地质灾害,属于民生地质的重要部分,涉及了诸多科学问题。本文结合南太行山前(鹤壁)由钻井工程诱发多起地下气体喷发或溢出现象,就其危害和成因进行了分析研究,并提出了具体的地质科学问题和建议。  相似文献   
40.
旧井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与开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首次提出了旧井处理工程概念 ;对其含义、研究对象、研究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介绍了SJ - 2型水井检测彩色电视系统 ;分析了几种常见旧井问题的成因并指出了治理技术措施 ;就今后需要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内容提出了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