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6篇
测绘学   7篇
大气科学   44篇
地球物理   30篇
地质学   101篇
海洋学   14篇
综合类   5篇
自然地理   2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9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5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3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1篇
  1960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7年   3篇
  193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21.
用高灵敏度和具多元素分析能力的中子活化分析法研究了取自印度洋海底岩柱样品中钾、铀和钍的浓度,给出了它们离洋底距离而变化的分布模型,实验得出的钾和钍的变化曲线似乎与用18O/16O法以及230Th/234U法给出的古温度曲线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22.
123.
赵渺希  师浩辰  王慧芹 《地理研究》2021,40(12):3437-3454
大都市区产业集聚是共享市场资源、降低交易费用的地域分工结果。学术界和规划实践领域认为频密的功能联系有助于大都市区实现专业分工的多中心体系,即在多中心大都市区内部形成有机联系的专门化集聚,因而是一种理想的空间结构模式。基于理论辨析,以同城的多部门企业子母机构为参照组,试图检验企业空间组织总部-分支功能联系与产业部类专业分工的耦合性。在巨型城市功能性多中心理论回顾的基础上,梳理了企业内部功能组织的多中心与不同产业部类间专业集聚的概念模型、计量方法,引入集聚规模变量以弥补区位熵、克鲁格曼比较优势等统计量的不足,并对珠三角大都市区的多中心网络格局演化开展实证。研究发现:① 2008—2017年间,企业内部子母机构空间组织的功能联系明显促进了珠三角的网络密度,提升了大都市区整体的功能性多中心,并同步大幅增加了跨城企业的集聚功能强度;② 珠三角都市区企业空间组织从产业部类分工走向功能性分工,但是企业总部并没有全然集中于广州、深圳主城区,广深走廊尤其是龙岗、宝安等深圳近圈层地区总部机构的集聚功能强度明显提升,企业分支机构尤其是商业消费门店式并不趋于都市区/都市圈的外围地域;③ 珠三角制造业为主导的专业镇模式日益式微,随着全球化波动下的产业变动,珠三角区域的“世界工厂”角色正处于转型阶段。  相似文献   
124.
以煤与海相泥岩的块状样品为研究对象进行多升温速率下的排烃模拟实验,借助生烃动力学方法处理实验模拟结果,对煤与海相泥岩的残留烃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海相泥岩残留烃在Ro为1.0%时达到高峰,然后逐渐降低,而煤中残留烃在Ro为1.0%时达到高峰后便基本上保持稳定。煤吸附能力比海相泥岩的强,其残留烃量也比海相泥岩大。成熟作用对于煤及海相泥岩残留烃都有很大的影响。高过成熟阶段海相地层中烃类构成以油藏或输导层中原油裂解气为主,源岩中的残余液态烃也有一定的贡献,而煤在排烃结束以后煤中分散液态烃对裂解气的贡献更大些。煤中残留烃主要是前期形成的烃类由于排烃效率不高而聚集起来的,而海相残留烃基本上随着残余生烃潜力的降低而降低,这一方面说明海相残留烃受生烃作用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排烃效率的影响。模拟样品中的残留烃及残余生烃潜力均可以与自然样品对比,表明了该方法的实用性。  相似文献   
125.

利用区域自动站逐小时资料、高空实况资料、探空资料、T639物理量初始场、NCEP1°×1°再分析资料以及多普勒雷达资料,对2014年6月23日傍晚出现在新疆喀什地区疏勒、伽师县的一场强冰雹天气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疆西部短波槽东移和巴湖低涡前部分裂东南下的冷空气叠加,共同造成这次冰雹天气过程。巴湖冷空气的注入与盆地东风的辐合是这次过程的加强机制,也是产生冰雹的重要原因;上干下湿,湿层浅薄,强的垂直温度递减率,中低层垂直风切变等有利于对流的发展;径向速度上西北气流跃增,同时出现偏东气流与其辐合,使得强回波单体快速发展成为超级单体;组合反射率上表现为人字形回波,低层有弱回波区、悬垂回波、中气旋、VIL密度>3 g/m3、50 dBz强回波延伸高度超过8 km,这些指标对强对流天气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26.
含有机质热水溶液与金、铜、汞相互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用实验方法研究了含有机质(脂肪酸、腐植酸,氨基酸、原油、油田卤水等)热水溶液对岩石中Au、Cu、Hg的淋滤活化作用.结果表明,含一定有机质的水溶液对岩石中Au的淋滤能力超过含NaCl、KCl等盐类的卤水,含有机质和盐类的卤水的地球化学性质基本上取决于有机质的地球化学行为。原油、油田卤水对HgS有较强的溶解作用,腐植酸及低分子的脂肪酸、氨基酸对HgS的溶解基本上不起作用。丙氨酸是岩石中Cu的有效活化剂,常温下可使岩石中46%的Cu进入水溶液。  相似文献   
127.
任意地球物理模型的三角形和四面体有限单元剖分   总被引:10,自引:4,他引: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系统介绍了适用于复杂地球物理模型的三角形和四面体单元剖分算法,讨论了单元优良性,优良的网格剖分判定规则,建立了C++执行类库与地球物理模型单元剖分库.利用C++剖分类库与模型单元库,可以进行任意地形条件下的地球物理场的正演与反演计算,剖分类的高效性为实际模型的并行有限元法计算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28.
司希礼  杨增丽  杨增元 《水文》2000,20(6):24-26
以1991~1992年济南市黄台桥以上水平衡研究区土壤水精测资料为依据,分析探讨了土壤含水量的测验及计算方法,系统阐述了计算土壤蓄水变量的过程、包气带及变动含水层土壤蓄水变量计算的处理途径和方法。并求得了黄台桥以上水平衡研究区土壤蓄水变量的计算成果。  相似文献   
129.
临沧超大型锗矿庆的形成与其沉积、成岩和热液作用有密切联系。详细研究了矿床煤岩产出特征、煤岩组成、无机矿物、微量元素、腐殖体反射率,认为该矿床中的锗主要源于盆地西缘的白云母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在沉积作用阶段,锗被湖水中的低等生物和腐殖酸富集,为形成矿化煤打下基础。临沧褐煤经历了泥炭化阶段、早期成岩阶段和热液改造阶段。泥炭化阶段,沉积物中锗被凝胶体吸附和配合。早期成岩阶段,与腐残酸结合的锗,在碱性还原条  相似文献   
130.
固体有机物质保留了金属矿床成矿过程的重要信息。本文以黔西南烂泥沟和戈塘两个典型金矿床为例,系统研究了其中的固体有机物质的有机岩石学特征,并探讨了固体有机质与金矿化的关系。烂泥沟金矿固体有机质由原生煤系有机质和异源焦沥青组成。煤系有机质为原生有机质,与成岩黄铁矿关系密切,没有直接参与热液成矿作用。焦沥青沿石英脉壁粘附或在细脉和纹层中呈带状分布,是热液成矿期原油热液蚀变的产物,原油搬运Au,遭受热液蚀变并参与热化学还原,导致Au 的释放和沉淀。戈塘金矿床中有机质主要是煤系有机质碎屑,与上覆的含煤层有成因联系。这些有机质在热液过程中遭受热液蚀变,还原硫酸盐,为硫化物的沉淀提供还原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