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2篇
地球物理   38篇
地质学   12篇
综合类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大量的数值模拟表明,SVD和LSQRD在面波频散网格反演两步法中的应用效果都很好.但SVD可以用分辨矩阵、信息矩阵和协方差矩阵对解估计进行数学上客观有效的评价;而对于大型稀疏方程组的求解,LSQRD确是一种内存需求小、计算速度快以及分辨抗噪能力都较强的算法 .在现有计算机运算速度较快、内存可以扩充较大的条件下,实测数据量不很大时,应采用SVD算法进行线性反演.  相似文献   
12.
卢造勋  刘国栋 《地震学报》1990,12(4):367-378
近几年来,在辽南地区开展深部地球物理探测的基础上,通过对深地震测深、大地电磁测深、重力、航磁、大地热流等综合地球物理资料对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进行不同物性的正、反演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辽南地区地壳与上地幔介质的速度结构、电性结构、密度结构和温度结构,揭示了该区介质的横向不均匀性及其重要特征.发现在海城地震区一带,存在壳内低速、高导、低密度、高热流等一系列重大地球物理异常,在空间上与震源区存在相当好的一致关系,对分析大震的震源物理过程提供了重要实际依据.   相似文献   
13.
辽宁及邻区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的地震成析成像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引言在过去的 2 0年中层析成像技术应用于许多科学和技术领域 ,其中 ,70年代 CT的出现 ,引起了医学放射诊断学的革命 ,并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自那时以来 ,CT技术在许多学科 ,如在地球物理勘探、射电天文学、遥感技术及各应用科学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地球物理学中 ,地震层析成像的研究大约开始于 70年代后期 ,是取得地壳上地幔三维速度结构图像的一种有效方法 ,我国很多地区采用这种方法对地壳速度结构进行了研究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如刘福田用近年来发展的正交投影算子方法对中国大陆中东部地区进行了速度结构成像研究。辽宁及邻区的地震…  相似文献   
14.
闾阳—梨树断面深,浅部构造特征及其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利用壳-幔波速,电性等深部地球物理信息,结合区域地质及实验岩石学研究结果等资料,对闾阳-梨树断面进行了地质推断解释,并简略讨论了壳-幔结构对浅部构造运动的影响及与地震活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闾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二维非均匀地壳速度结构的计算与研究,获得了该剖面地壳与上地幔速度结构纵横向不均匀性分布特征,发现横向不均匀性最明显的部位位于海城地震区一带,在此还发现了壳内低速层,这些重要地球物理现象对研究海城7.3级地震发生的力源过程提供了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16.
东北南部地壳与上地幔探测与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自1972年开始,在东北南部的辽宁及其邻区开展了以地震预测预报为主要的的地壳与上地幔结构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与研究.本文系统地综述了这一探测与研究工作的内容、进展及其所获基本成果  相似文献   
17.
不同构造环境下的壳─幔过渡带结构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位于中国西北部的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是典型的盆岭构造。通过对横跨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的沙雅-布尔津地学断面地震宽角反射、折射资料进行小波分析,获得了天山造山带与准噶尔盆地壳-幔过渡带的详细结构。结果表明,天山造山带的壳-幔间是以多个薄层过渡的。这些薄层的层厚度2~3km不等,层速度高低相间,总厚度约20km,平均速度较低,接近塔里木盆地下地壳的速度。塔里木盆地北缘与准噶尔盆地的壳-幔间不具有这种特点,其壳-幔间主要表现为一级间断面。而位于中国东北部的间阳-海城-东沟深地震测深剖面所揭示的辽东台隆-辽河盆地-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的结构似乎具有完全相反的特征:辽河盆地的壳-幔过渡带比较复杂,它由数个薄层叠合而成,总厚度达15km;辽东台隆与燕山台褶带壳-幔过渡带结构十分简单,皆以一级间断面过渡为主。研究认为,造成二者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它们所处的构造环境不同:前者为挤压环境,而后者为伸展环境。在挤压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造山带的下面;而在伸展环境下,复杂的壳-幔过渡带形成于盆地的下面。壳-幔过渡的复杂程度与构造活动性相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岩石圈目前的构造活动水平。  相似文献   
18.
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思维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简要回顾了地学发展过程中的辩证思维过程,阐述了地学发展中的辩证法,提出了当前地学研究中所面临的困惑以及走出这些困惑的新思路-全球联合反演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9.
依据最新的辽宁及其邻近地区地壳上地幔三维地震波速结构,并考虑地质构造、断裂以及地壳深部的构造环境等因素,建立研究区的三维地质模型;结合震源机制解与原地应力测量资料,分析区域现代地应力场特征,确定了研究区的边界约束和动力边界条件.在以上基础上,采用线弹性介质模型进行研究区三维构造应力场的有限元数值模拟,探讨研究区地壳应力场的基本特征.对比分析表明,本区地壳内应力场的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结果与已发生的地震有着较好的对应关系,并指出了值得注意的有潜在发震可能的地震危险区.   相似文献   
20.
IntroductionTectonic earthquakes are the consequence of localized stress concentration. A basic way of learning the process of earthquake preparation and occurrence is to study the distribution and evolution of the tectonic stress.Since the 1980s a series of achievements in Earth stress research have been announced in the world (e.g., Zoback, 1992). In last two decades many researches on crustal tectonic stress have been carried on in China, including earthquake focal mechanism analyses, i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