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篇
  免费   22篇
  国内免费   26篇
测绘学   6篇
大气科学   35篇
地球物理   9篇
地质学   95篇
海洋学   23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9篇
  2011年   10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8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91.
对相山矿田矿物和包体水的H、O同位素,岩石蚀变体系的O同位素,方解石和CO2的C同位素以及不同水岩比值条件下大气降水、岩浆水与岩石同位素交换平衡的δ18O值的研究表明,该矿田成矿热液的水源主要来自大气降水,矿化剂(CO2)主要来自深成CO2的释放和水岩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92.
512铀矿床层间氧化带水岩体系Eh和pH值的研究结果表明,层间氧化带内相同亚带的水岩体系Eh和pH平均值极为接近,而不同亚带的水岩体系Eh值具有明显差异,即从氧化带到还原带,水岩体系Eh值明显下降;层间氧化带内不同亚带的水岩体系pH值也有所不同,氧化带和还原带处于弱碱性介质环境,而氧化带还原过滤带则处于中性介质环境;水岩体系Eh和pH值可以作为划分层间氧化带和圈定铀矿体位置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
地浸过程中溶质(铀)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通过室内溶质迁移试验,运用化学热力学计算,对地浸过程中的溶质迁移规律进行了研究。溶质(铀)迁移研究表明:随着水地球化学条件的改变,溶质(铀)经历了溶解迁移、水解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章还根据铀浓度和水地球化学指标,在整个渗透途径中划分出不同特征的浸出带。  相似文献   
94.
刘崇禧  赵克斌  程军 《物探与化探》2002,26(2):106-109,117
中国油气化探在40余a的发展中,历经坎坷,坚持走国外引进、试验改造、开拓创新的道路,建立与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找油气技术方法。在化探方法指标筛选、应用条件研究、分析测试技术改进、数据处理及解释评价等方面,都实现了本土化的过程。继续吸纳新技术、新方法,借鉴国外经验,在实践中不断创新,是油气化探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5.
96.
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特征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通过室内溶质迁移试验,对地浸过程中铀迁移的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地浸过程中溶质铀主要以铀酰、硫酸铀酰为主要存在形式;铀迁移经历了溶解迁移、沉淀、再溶解迁移的多次旋回;浸出铀浓度最大值和浸出速度与浸出距离和浸出时间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7.
我国重质油的三维荧光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刘伟  胡斌  于敦源  程军 《物探与化探》2004,28(2):123-125,129
根据重质油含有芳香烃化合物的组成范围很宽、含量较高的特点,应用由激发波长、发射波长和荧光强度组成的三维荧光图谱,可以检测芳烃化合物组成、强度及其特征。实践证明该方法用于岩、土和地下水样品分析可为油气勘探提供可靠的地球化学依据,是识别不同性质原油、预测烃源岩性质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98.
从天气学背景、物理量诊断及雷达回波等方面,分析了2003年6月29日20时~30日08时和7月21日08~20时河南省出现的区域暴雨过程,结果表明:两次过程有相似的天气背景,有冷空气影响及强低层辐合、高层辐散的动力学结构。二者降水性质上不同,前者以系统性稳定降水为主,后者伴有对流性降水发生。  相似文献   
99.
本文介绍了地球化学模式程序的几个应用实例,包括运用MINTEQA2研究铀的吸附作用,EQ3/6在核废物处置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0.
下扬子地区化探特征及其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军 《物探与化探》1995,19(6):462-467
本文以地面和井下化探资料,在研究区域地球化学场特征的基础上,评价下扬子地区的含油气远景.认为上古生界二叠系-三叠系是主要的勘探目的层.在区域上应以郯庐断裂东侧的泰兴-巢湖-望江一带为主要突破口.根据烃类气体含量高、组分全、衬度大的特点.本区化探成果可为评价油气聚集的有利地区提供可靠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