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2篇
  免费   202篇
  国内免费   250篇
测绘学   138篇
大气科学   203篇
地球物理   171篇
地质学   580篇
海洋学   130篇
天文学   2篇
综合类   89篇
自然地理   191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47篇
  2022年   57篇
  2021年   45篇
  2020年   42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50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51篇
  2015年   47篇
  2014年   68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60篇
  2011年   68篇
  2010年   76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79篇
  2007年   47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40篇
  2004年   41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16篇
  2001年   31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6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5篇
  1992年   17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4篇
  1989年   15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8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6篇
  1981年   4篇
  1960年   2篇
  1959年   2篇
  1958年   4篇
  1957年   4篇
  1951年   2篇
  192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新疆叶尔羌河“溃坝型”洪水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溃坝型”洪水其实是冰雪融水型洪水的一种特殊表现。在以冰雪补给的高山河流常有发生,其特性有别于暴雨洪水,它的危害极大并难以预测。本文以三年的实地考察资料,对“溃坝型”洪水的特征、成洪原因、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还对今后叶尔羌河发生“溃坝型”洪水的规模提出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82.
张厚宏  唐先礼 《湖南地质》1991,10(4):307-310
衡山南岳岩体北侧,地质构造复杂,岩浆活动频繁,金矿成矿地质条件有利,已发现一个具有远景的金矿带,其中石子坳矿区为构造蚀变岩型金矿。本文简要地介绍了区域和矿区地质特征,总结出花岗闪长斑岩,硅化带和As元素化探异常等3条找矿标志,建议在该区开展大比例尺化探测量和地质填图,普查北西向硅化断裂破碎带,并对石子坳含金破碎带进行深部验证,寻找隐伏金矿床。  相似文献   
83.
84.
钨—水杨基荧光酮络合物的极谱催化波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夏道沛  管希云 《岩矿测试》1991,10(3):185-188
在HCl、KCl介质中,W(Ⅵ)-水杨基荧光酮络合物有一灵敏的催化波,峰电位为-1.22V(υs.SCE),W(Ⅵ)浓度在4.4×10~(-11)—4.4 ×10~(-8)mol/L范围内与峰电流呈线性关系,检测限2.2×10~(-11)mol/L。实验表明该波为氢催化波,可用于痕量或超痕量W的测定。  相似文献   
85.
一、预报依据利用713测雨雷达作未来24小时的海雾预报,青岛开展较早,预报成功率几年来都在95%以上,是一个很值得探讨的问题。青岛的雾,海雾季节,73%为海雾。因此,青岛雾的预报,基本上是海雾(平流冷却雾)的预报。王彬华教授在(海雾)一书中分析平流冷却雾的综合生成条件时指出:  相似文献   
86.
87.
充填裂隙渗流特性实验研究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相似文献   
88.
本文对临震前地倾斜跃变异常的基本记录特点、跃变达到峰值后发震时间关系及跃变矢量与发震方位的关系等作了初步探讨。得到了以下三点认识: (1)地倾斜跃变异常从出现到峰值这段时间的两倍加一个常数便是未来地震的发震时间。(2)地倾斜跃变的矢量方位多指向或背向震中。(3)地倾斜跃变异常持续时间越长,幅度越大,一般发震的震级就越大。  相似文献   
89.
河西走廊东部地区的大地电磁测深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本文给出了河西走廊东部地区十个大地电磁测深点结果。我们发现,在横穿走廊的方向上,地壳、上地幔的电导率分布发生了明显的横向变化,显示出某种带状特征。走廊盆地的下部地壳内存在一异常低阻层,其表面深度在45-50公里之间,电阻率为数个欧姆·米,厚度在5公里以内。讨论了横穿青藏高原东北缘和东缘上地幔第一个低阻层埋深的变化。并初步探讨了某些电性特征层的成因和作用。  相似文献   
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