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76篇
  免费   204篇
  国内免费   262篇
测绘学   144篇
大气科学   197篇
地球物理   170篇
地质学   570篇
海洋学   166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97篇
自然地理   193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48篇
  2022年   50篇
  2021年   41篇
  2020年   48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55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55篇
  2015年   5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63篇
  2012年   73篇
  2011年   80篇
  2010年   83篇
  2009年   79篇
  2008年   9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44篇
  2004年   36篇
  2003年   38篇
  2002年   2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21篇
  1999年   22篇
  1998年   28篇
  1997年   16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4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13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10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1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1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5篇
  1980年   2篇
  1963年   2篇
  1958年   2篇
  1957年   1篇
  1953年   1篇
  1951年   2篇
  194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971.
若干观测结果表明,黄海内潮波具有较显著的内Kelvin波性质,并且在南黄海其非线性演变过程是产生内孤立波的重要机理之一。本文给出连续分层海洋的内Kelvin波模型,并且对南黄海进行了初步的数值模拟研究。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内潮引起的质点水平速度u的大的剪切值(绝对值)发生在30 m深度以上的水层,而在30 m深度以下的水层中剪切值很小。  相似文献   
972.
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工作中,房屋灾害信息数据来源众多,为调查底库快速建库带来很大挑战。本文针对多源房屋数据难以快速提取融合的问题,基于地理空间位置的信息匹配和基于地理空间语义的信息匹配等技术,通过空间数据提取、房屋建筑增补绘、属性信息匹配、属性信息选择,实现了房屋建筑多源信息快速自动融合,为自然灾害普查工作提供了可靠翔实的房屋建筑数据底板。实践证明,该技术成果数据准确可靠,可有效提升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工作效率,大量降低人工成本。  相似文献   
973.
植物夜间蒸腾及其生态水文效应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传统理论认为植物在夜间由于气孔关闭而不会发生蒸腾现象,但是,越来越多的证据显示一些植物在夜间会开启气孔并且有蒸腾失水.夜间蒸腾通常为日间的5%~15%,在干旱和半干旱地区生态系统的夜间蒸腾能够占到日间蒸腾的30%以上.夜间蒸腾的控制具有相当的复杂性,涉及了不同层次的控制变量.除与植物固有的基因因素有关外,夜间蒸腾还受非生物因子的影响,如水汽压差、风速、土壤水分、大气CO2浓度和根区土壤温度等因素的影响,研究表明水汽压差是夜间蒸腾最重要的环境驱动因子.夜间蒸腾水分损失具有重要的生态水文意义,该过程可降低植物叶片水势,导致黎明前叶片水势和土壤水势不平衡,抑制水力再分配,影响生态水分平衡,增强植物的养分供应,影响植物生产力和生长状况.  相似文献   
974.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地貌形态研究及其地质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长白山地区晚新生代火山岩规模巨大而且来源复杂。本次研究主要基于新生火山岩与基底地质体在地貌形态上的差异及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地貌特征,利用ASTER-GDEM数据,通过地形高程、地势起伏度、坡度、典型剖面、地形参数等分析手段,对比区域地质调查成果,对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区的地貌形态进行解译、分析。解译所得到的研究区晚新生代火山岩、火山口群和锥状火山口的分布特征与地质调查结果基本一致。地形剖面分析揭示甄峰山火山口群呈现熔岩高地的地貌特征,指示裂隙式火山活动,其他火山口群均呈锥状火山地貌特征。各锥状火山口群的地形参数特征与地质资料所确定的形成顺序较为一致。在各锥状火山口群及周边地区共解译锥状火山口149个,正确率75%,预测15个,对进一步野外地质调查具有指示意义。此外,综合解译结果及前人地质调查分析,认为长白山晚新生代火山岩及火山口群分布受NW向深大断裂的控制。  相似文献   
975.
基于ArcGIS的月球数字地质填图: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月球数字地质填图是以中国探月工程获得的"嫦娥一号"(CE-1)CCD3C影像数据、干涉成像光谱仪(IIM)数据、激光高度计(LAM)数据,"嫦娥二号"(CE-2)CCD3C影像数据以及其他已有的月球地质资料为基础,通过对月表物质成分、构造要素、地质时代信息的研究,基于ArcGIS平台与Geodatabase数据模型,编制月球地质图并建立空间数据库。文中以月球北极地区为例,制定月球地质填图的标准、流程、方法和图示图例,编制1∶250万月球北极地区地质图(YQ-1),建立空间数据库,为开展月球地质综合研究、编制全月球地质图及未来开展其他天体的地质编图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976.
利用1960-2009年春季内蒙古104个测站逐日降水量资料,统计出春季第一次有效降水作为久旱转雨天气过程,分析了近50年春季久旱转雨降水特征和年代变化,利用NCEP/NCAR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久旱转雨的大气环流型.结果表明,20世纪60-80年代内蒙古春季久旱转雨天气过程平均为1~2次,90年代有3次,表明1998年以后出现的频次明显增多.60-80年代500hPa高度场在高纬度欧亚大陆地区为一脊一槽的环流形势,乌拉尔山为高压脊,西伯利亚地区维持一稳定的低涡槽系统,西风急流位于50°-60°N之间,内蒙古受强西风控制;中低纬度地区的西风槽成为久旱转雨的主要影响系统. 1990-2007年500hPa高度场上,在高纬度地区东亚大槽位置偏北,欧亚大陆50°-60°N西风急流北抬至70°-80N,中高纬度地区贝加尔湖到东北地区和蒙古高原为低涡,中低纬度地区多短波槽、脊活动.2008年和2009年又出现了60-80年代的环流特征.对500hPa环流系统进行了分型,得到3种类型:A型(蒙古冷槽(涡))、B型(贝加尔湖低涡)和C型(东北低涡).这3种类型是造成内蒙古春季久旱转雨的主要环流系统.  相似文献   
977.
司荣军 《地质与勘探》2014,50(5):910-920
鲁西铜石地区是20世纪末期新发现的金矿聚集区,地质工作程度较高。为指导成矿预测和找矿勘探,运用GIS信息技术建立了铜石地区综合信息成矿预测模型:构造控矿因子为NNW、NE、NW和EW向线型构造异常的Buffer半径1.2km;岩浆岩控矿因子为岩体的外边界以1~3km为半径范围;较强的磁力梯度带,低异常对隐伏岩体、构造的识别有指示作用;相对重力低异常,反映了铜石杂岩体的分布范围,相对重力高和条带状的低缓异常则主要反映了寒武纪地层和泰山岩群山草峪组;金元素的地球化学异常指标是寻找金矿床的最直接信息,Ag、Fe、Cu、Zn、Pb、As、Te等多种元素异常以及组合异常也可作为其重要的指示标志。  相似文献   
978.
川北地区是我国南方重要的砂岩型铀矿成矿带之一.文章通过区域地质背景和典型铀矿床研究,总结了该区的铀成矿规律,厘定了砂岩型铀矿区域预测要素.根据预测要素构置了区域预测变量,并应用特征分析法圈定18片预测区,为今后的总体找矿部署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79.
收缩城市成为中国城镇化发展的关注焦点之一,已有研究多面临城市空间范围界定和人口统计口径不确定问题。2008年《统计上划分城乡的规定》和2014年《国务院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确立的“城区常住人口”标准口径更加符合城市实体地域的人口规模。基于国家标准口径,通过对行政区划调整、工矿区和开发区城乡代码调整等进行空间一致性处理,识别2010—2020年城区人口发生减少的收缩城市。主要结论包括:(1)中国693个城市中,收缩城市仅有48个,且绝大部分收缩城市的城区人口减少规模低于5万人。(2)收缩城市主要分布在东北地区,以县级市和中小型城市居多,包括部分资源型或资源枯竭型城市。(3)收缩城市的形成受到经济发展、人口结构和城市政策等因素影响。收缩城市尚未成为中国城市发展的主要类型,已有研究中不准确的统计口径造成了收缩城市数量和规模的夸大。但是,随着城镇化进入中后期发展阶段和人口生育水平下降,未来中国收缩城市数量和规模很可能出现明显增长,并且需要重视独立市辖区、县城、开发区等城区人口变动的精准核算和监测。  相似文献   
980.
本文详细分析了TeraScan系统反演NOAA/AVHRR卫星海表温度的过程,解决了反演过程中的海陆匹配问题和云检测过程中的误检、漏检问题,处理得到2002年(5°~45°N)、(105°~150°E)区域内的卫星海表温度数据.利用东北亚地区海洋观测系统NEAR-GOOS提供的现场海表温度数据做比较,印证NOAA/AVHRR海表温度在西北太平洋海域的精度,并分析其误差产生的来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