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篇
  免费   79篇
  国内免费   78篇
测绘学   52篇
大气科学   61篇
地球物理   39篇
地质学   219篇
海洋学   45篇
天文学   5篇
综合类   31篇
自然地理   3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12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28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6篇
  2011年   11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22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6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25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1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3篇
  1978年   1篇
  196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比例的苦地胆内酯,饲喂斑马鱼成鱼14 d后,采用创伤感染法构建斑马鱼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模型,研究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的保护效果.结果显示:饲喂含苦地胆内酯0.4%、0.8%、1.6%饲料的斑马鱼,其存活率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p值<0.05);0.8%和1.6%的苦地胆内酯对斑马鱼的保护率分别为(73.91±6.52)%和(73.91±11.30)%,与0.1%恩诺沙星保护率(76.08±7.53)%相比无显著差异(p值>0.05).一定剂量的苦地胆内酯对嗜水气单胞菌感染斑马鱼具有保护效果.  相似文献   
92.
不同年龄杉木人工林土壤无机氮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福建南平杉木林中心产区,选取11、21、28、40、88年生杉木人工林以及采伐迹地、杂木林为研究对象,研究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无机氮的差异.结果表明:不同年龄杉木林土壤NH4^+-N含量差异显著,以21年生的杉木人工林最高(11.91±0.43mg·kg^-1),其他的为88年生的(8.33±0.38mg·kg^-1)〉28年生的(8.19±0.25mg·kg^-1)〉11年生的(5.65±0.17mg·kg^-1)〉40年生的(5.63±0.38mg·kg^-1);NO3^--N含量较低(3.15~4.11mg·kg^-1),且没有显著差异,这与杉木林所处的生长阶段、土壤理化性质有关.杉木林取代杂木林后,NH4^+-N和NO3^--N含量都有所下降;采伐迹地土壤NH4^+-N(19.74±1.44mg·kg^-1)和NO3^--N(18.05±0.72mg·kg^-1)含量远高于88年生的杉木林,分别是88年生的2.37和4.60倍.本地区无机氮含量较低,NH4^+-N占无机氮的比例为60.0%~74.3%,NH4^+-N为无机氮的主要形态.  相似文献   
93.
绳索取心技术因其钻进效率高而广泛应用,但其无法实施定向作业。本项目可在采用绳索取心的同时,不需要采用井底螺杆钻具进行定向勘探,该技术是近几年才发展起来的高新技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仅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该技术,其中以挪威和美国取得世界领先地位。简要介绍了绳索定向造斜和取心技术的原理及技术参数,并介绍了云南华泽矿区的施工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94.
分析了数字化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和管理的现状,从数据生产组织管理模式、数据管理和服务模式两方面阐述了目前基础地理空间数据的生产管理和数据共享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面向测绘地理信息数据生产加工、以基础地理空间数据库为核心的数据管理和服务技术体系,采用C/S模式分布式体系结构进行系统功能设计,建立信息化测绘的多源测绘产品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95.
本文研究基于GIS服务,建立一套地理空间数据快速提取、遥感影像快速纠正和遥感影像快速制图的软件服务平台,实现成果数据由人工被动提供到计算机主动提供的转变.通过四川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测绘专项建设工程的实际应用证明,平台可以实现基于GIS服务的控制点选取、DEM提取、遥感纠正及多源异构数据的智能提取;利用该平台完成了阿坝州测绘保障与援助项目、“8.13泥石流”抢险救灾的遥感影像纠正处理及影像挂图的制作.  相似文献   
96.
大兴安岭中北段原岩锆石U-Pb测年及其与区域构造演化关系   总被引:61,自引:19,他引:42  
作者认为单个锆石的同位素年龄记录了所在区域单次构造、岩浆或变质事件活动的时间,不同来源的大量原岩单颗粒锆石的测年数据则可以反映研究区总体构造演化历史。本文对近年来在大兴安岭中北段自测和收集的123件原岩样品的2636个锆石U-Pb测年点的同位素年龄进行统计,结果显示研究区的锆石年龄数据总体上出现840~780Ma, 530~440Ma, 330~280Ma, 240~190Ma,180~160Ma和150~120Ma等多个明显高峰值区间和>840Ma, 770~540Ma和440~400Ma三个相对数据较少的空白地段,且岩浆结晶锆石、变质锆石、继承性锆石等不同成因类型的锆石的年龄统计分布有良好的对应性。年龄数据的高峰值区间与该地区基底形成、陆壳生长、主要板块或微板块俯冲、碰撞、拼贴等主要构造事件时间吻合;而年龄空白区间则与主要的洋底扩张、被动陆缘时代相吻合。研究说明大量原岩锆石的测年数据与河流碎屑锆石同位素年代学一样,可以用于研究物源区的地壳生长和构造演化历史。综合大兴安岭中北段大量单颗粒锆石的同位素年代学、岩石组合和构造特征研究,说明该地区经历了古元古代基底形成、新元古代陆壳生长、新元古代末期板块裂解,古生代期间古陆块间的俯冲、拉张、拼贴碰撞,早中生代碰撞造山、晚中生代造山后伸展垮塌、大陆边缘弧后伸展等复杂的构造演化历史;同时表明蒙古-鄂霍茨克洋在早中生代时期(晚三叠世)即已碰撞造山,大兴安岭中北段及额尔古纳地区发育大量与碰撞有关的花岗岩、混合岩及碰撞后伸展跨塌有关的构造和岩石产物(盆岭构造、滑脱构造、变质核杂岩、陆相双峰式火山岩和多金属成矿等),这对于重新认识研究区中生代多金属成矿的地球动力学背景提供了新的依据。  相似文献   
97.
黑河流域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   总被引:16,自引:5,他引:11  
 利用气象站资料,对黑河流域荒漠区降水特征及其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响应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荒漠区降水属于降水脉动事件,降水前后土壤水分特征存在显著差异,且随土层增加差异逐渐变小。土壤水分在降水量、土壤深度和降水前后的差异极显著,交互效应也极显著(P<0.0001),表明荒漠区土壤水分对降水脉动具有显著的响应现象。土壤水分的降水脉动响应表现为降水后土壤含水量激增,在蒸散作用下缓慢减小。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的时间序列变异规律均能较好地拟合成变异函数的理论模型。降水前后土壤含水量随机变异均小于结构性变异,反映出荒漠区土壤水分在时间尺度上具有较强的自相关性格局。降水使土壤水分空间结构差异呈现下降趋势,在时间序列上异质性降低。  相似文献   
98.
联系自2000年国家财政制度改革以来宜昌市气象部门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实际,分析了国家财政制度改革对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发展的影响,提出了气象科技服务与产业适应国家财政制度改革要求的对策,并对未来气象科技产业发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99.
毛乌素沙区腹地提高飞播成效的技术措施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飞播治沙造林作为一项快速有效的现代化造林措施,已经成为鄂尔多斯毛乌素沙区腹地植被恢复与建设的重要手段。长期的飞播造林实践表明:①在飞播区,设置沙障是提高飞播成效的重要途径。设置平铺式间距4 m行列式沙障和直立式间距6 m行列式沙障,飞播物种成苗率较高,比对照(CK)区的成苗率高出36.5%~37.1%。②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均能促进成苗,包衣处理更有利于飞播植物生长。飞播种子包衣、丸化处理与裸种相比,成苗率分别提高了10.6%和13.72%。而且包衣种子播后15 d,其根长、根条数、地径和高生长比对照分别高出11.93 mm、0.9条、0.29 mm和3.24 mm。③不论是在何种立地条件下,经过地面处理的样方内的飞播种子成苗量明显高于对照区样方内的成苗量,其中,采取综合措施的破土处理效果最好,成苗量是对照区的6~8倍。  相似文献   
100.
为保证顶管工程的施工安全和经济设计,必须深入分析顶力作用下工作井及周围土体的应力、位移特性。以两个实际顶管工程为工程背景,针对工作井的浅埋、深埋圆形沉井,采用三维有限元分析,给出了浅埋沉井土抗力沿圆周分布的拟合方程。分别采用《规程》[1]和《手册》[2]推荐的计算方法和三维有限元分析,对顶力作用下深埋、浅埋工作井的位移和新增土抗力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表明:①由于只考虑了顶力后背一侧半圆范围内土体抗力的作用,规范法和手册法将导致土抗力计算结果偏大;②顶力作用位置对深埋沉井的井壁变位、土抗力大小和分布情况影响显著;③规范法和手册法仅适用于顶力作用于沉井底部的浅埋沉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