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3篇
  免费   32篇
  国内免费   35篇
测绘学   1篇
地质学   133篇
综合类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3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45 毫秒
61.
62.
帅爽  张志  吕新彪  马梓程  陈思  郝利娜 《遥感学报》2022,26(6):1247-1259
Landsat系列、ASTER等中等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中分数据)覆盖了碳酸盐矿物、粘土矿物、铁氧化物矿物等矿物的诊断光谱区间,广泛应用于矿物、岩石信息提取,但受限于空间分辨率,混合像元现象明显,严重制约了其岩性分类精度。WorldView-2、QuickBird等高空间分辨率遥感数据(高分数据)提供了岩石地层表面丰富的空间结构信息,同时空间分辨率的提高也是缓解混合像元效应的最有效途径,但高分数据覆盖的光谱区间往往较窄,难以满足大多数特征吸收谱段位于短波红外、热红外区间的矿物、岩石信息提取。在岩性自动分类方法上,前人研究中仍以采用基于像元的分类方法为主,分类结果的“椒盐现象(Salt-and-pepper,出现在分类结果图中大量孤立的错分点或小图斑)”严重。为结合中分数据的光谱信息优势和高分数据的空间结构信息优势,同时减少基于像元的岩性分类方法中的“椒盐现象”,提高岩性自动分类精度,本文以Landsat 8 OLI数据和WorldView-2数据为例,提出了一种协同中、高分遥感数据进行面向对象的岩性模糊分类的方法。首先通过“结构协同”和“光谱协同”方案对WorldView-2数据和OLI数据进行信息协同,利用主成分变换对协同后数据的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压缩和增强,然后将增强后的纹理信息和光谱信息进行波段绑定,并进行多尺度分割。根据岩性单元间的光谱特征和纹理特征的差异,构建各岩性单元的模糊逻辑隶属度函数,实现对研究区岩性的模糊分类。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成功划分了岩性单元的分布,总体岩性分类精度为89.35%。  相似文献   
63.
甘肃西和县大桥金矿床的成因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大桥金矿床位于岷县北-宕昌北大断裂与窑上-石峡大断裂之间.金矿化严格受三叠系下部建造层下岩性段(Ta-1)硅质角砾岩的控制.硅质角砾岩呈层状产出,层位稳定.矿石为有机质含量高并具有黄铁矿化的硅质角砾岩,其黄铁矿环带发育.硅质角砾岩和纹层状硅质岩在稀土元素配分图上未表现出热水沉积的特征,其Fe/Ti-Al/(Al+ Fe...  相似文献   
64.
东天山东段-北山地区三叠纪钼成矿作用广泛而强烈,新探明大中型矿床4处:花黑滩钼矿床、白山钼矿床、小狐狸山钼矿床、东戈壁钼矿床.这些钼矿床均分布在古生代板块缝合带附近,与造山后钙碱性花岗岩成因联系密切,成矿作用高峰期在235~220Ma.矿石中辉钼矿铼含量表明,成矿物质中有不同程度幔源组份的贡献.造山后伸展背景下,岩石圈拆沉、软流圈地幔上涌底侵,导致下地壳部分熔融,这是成岩-成矿作用重要动力学条件,也为成矿作用带来丰富热能、流体及成矿物质.区域性深大断裂是深部岩浆或流体上侵的有利通道和成矿有利部位.  相似文献   
65.
水的拉曼图谱实际就是带氢键作用的OH伸缩振动峰(包括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峰)和不带氢键作用的OH对称伸缩振动峰(包括对称伸缩振动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峰)的叠加包络线,通过对流体中水的拉曼图谱的分析可以反映流体中氢键作用的强弱.因此,用Renishaw MK1-1000型显微激光拉曼探针原位分析了冷冻条件下天然的流体包裹体腔内流体水分子的氢键作用.研究表明,在冷冻条件下,水分子运动以带氢键作用的伸缩振动为主,同时还有微弱的非氢键作用的伸缩振动;随着温度的降低,流体中水分子的氢键作用不断地增强;在-130~-180 ℃区间氢键作用增强的趋势明显加大,暗示流体性质在此温度区间可能发生了突变.   相似文献   
66.
枣子沟金矿地质特征、控矿构造及物质来源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矿区所处大地构造位置为西秦岭褶皱带北部断褶带与中部裂陷槽之间的过渡部位,位于合作-岷县区域断裂带上.该矿床地处同仁-夏河-岷县金成矿带~([1]).  相似文献   
67.
哈密图拉尔根铜镍矿Ⅰ号岩体矿床特征及成矿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岩浆型Cu-Ni-PGE硫化物矿床是指与镁铁质-超镁铁质岩浆成矿作用有关的、以硫化物为主的矿床.图拉尔根铜镍矿属于岩浆熔离贯入型矿床,辅有就地熔离、热液叠加成矿多重作用形成的矿床.Ⅰ号岩体以全岩矿化为特征,可分为角闪橄辉岩、角闪辉石岩、橄榄辉石岩和辉长岩4个岩相,块状矿化和海绵陨铁特富矿体主要产在角闪橄辉岩相中.矿石中磁黄铁矿-镍黄铁矿-黄铜矿共生为其主要特征,此外,金属矿物还有磁铁矿及少量钛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普通角闪石、蛇纹石、透辉石、氟钠透闪石-钙镁闪石及绢云母、白云母、方解石、磷灰石.通过室内大量工作,对本矿床矿石矿物、结构特征及成矿过程进行了总结,研究认为,原始岩浆在深部岩浆房中发生了熔离作用和重力分异,形成矿体和不同岩相.图拉尔根铜镍矿体分异侵位之后产于比重较大的角闪橄辉岩相带内,整个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形成存在一个由岩浆到热液的演化系列和不同阶段的富集成矿.  相似文献   
68.
左家庄金矿位于西秦岭凤太盆地西北部,金矿体赋存在印支早期何家庄岩体的东西向剪切破碎带内。矿石类型以石英硫化物脉型为主,与西秦岭地区沉积岩控矿为主的特征有显著的差别。流体包裹体测温及成分分析表明,左家庄金矿成矿流体具有含CO2、中低温(122~305 ℃)、低盐度(1.2%~11.8% NaCleq)、浅成(约2.4 km)热液的特征。H-O同位素组成(δDH2O集中在-88.8‰~-81.1‰;δ18OH2O在-0.4‰~+7.6‰)显示成矿初始流体以变质水为主,随着流体向上运移不排除有岩浆水和大气降水的加入。Pb同位素组成显示成矿物质来源于浅部上地壳及造山带内;S同位素组成集中(11.4‰~13.4‰),与凤太盆地内泥盆系沉积岩控金矿相似,且与全球范围内泥盆系控矿造山型金矿组成吻合,反映出泥盆系地层为成矿提供了硫源;热液期黄铁矿原位微量元素分析显示左家庄金矿成矿流体富集Au、As、Cu、Sb、Ag、Pb、Bi等元素,该元素组合与前人分析凤太盆地内泥盆系地层(尤其是中、上泥盆统界面)富集元素特征一致。上述分析一致表明泥盆系地层是左家庄金矿成矿物质来源理想场所。多元同位素对比分析表明,左家庄金矿与凤太盆地内其他金矿在成矿流体及成矿物质来源上具有统一性,但是在矿化形式上有显著区别,其差异可能与二者赋矿围岩性质不同有关。成矿流体沿断裂向上运移过程中,当遇到上泥盆统渗透性较高的千枚岩时发生水岩反应,形成以微细浸染状矿化为主的金矿;当碰到岩体内脆性剪切破碎带时,由于压力释放,流体沸腾,导致矿质迅速沉淀在张性破碎带内,形成石英硫化物脉型左家庄金矿。通过与典型造山型金矿成矿特征对比分析,认为左家庄金矿可划归为浅成造山型金矿床。  相似文献   
69.
川西北马脑壳金矿床流体相分离作用及其成矿意义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马脑壳金矿床是近年来在川西北地区发现的一大型微细浸染型矿床。本文通过对流体包裹体系统研究,指出了石英-(白钨矿)-辉锑矿脉型金矿化阶段成矿流体曾发生过较强的相分离作用,并运用热力学原理探讨了流体相分离机制下金的沉淀成矿机理,提出了微细浸染型金矿床形成过程中流体相分离作用与成矿的关系。  相似文献   
70.
印支中-晚期区域构造演化形成了一套巨厚的浊积岩系,为金矿的初始富集期。印支晚期-燕山早期的多期次构造深化导致矿区内岩浆侵位,控矿构造的最终形成以及Au的活化。迁移、沉淀、富集。该期应力作用表现为先压、后剪、再张的过程。燕山早期后的构造演化结果是矿体被抬升、破碎、位错及氧化次生富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