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3篇
地球物理   6篇
地质学   35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66年   2篇
  1964年   1篇
  1963年   1篇
  196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21.
地球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岩石层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并旦永不停止。因此,在地壳的岩石中就保留了各次运动的构造形变和痕迹。由于结晶基底具有磁性,航空磁测能反映出基底构造的形态,划出异常的轴向分布图,就可以直观地显示烙印在磁性基底岩层中各类构造的形态。在利用航磁异常轴向的分布规律和特征来分析地质构造形迹时,我们采用了“轴向构造”一词,即表示描述的构造形迹是以航磁异常轴向分布特征为依据的,它有时是磁性岩  相似文献   
22.
对亚东—格尔木和格尔木—额济纳旗地学大断面的研究揭示出青藏高原岩石圈的基本结构、组成、演化和地球动力学过程,发现了印度板块在南缘向喜马拉雅山下俯冲、阿拉善地块在北缘向高原下楔入的证据,它们构成了使高原隆升的主要驱动力。多学科研究表明,青藏高原是一个由8个地体拼合的大陆。高原内部地壳20~30km深度附近普遍发育低速高导层,它是构造应力去偶层,其上地壳脆性变形,逆冲叠覆,缩短增厚;其下地壳结构横向变化大,韧性变形。藏南下地壳(50~70 km)速度发生逆转;而藏北下地壳速度增高并呈梯度变化,具有双莫霍面特征。高原莫霍面起伏变化大,南北边缘  相似文献   
23.
用综合方法研究中国东部深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功建  高锐 《地球学报》1984,6(2):55-64
<正> 近年来在我国获得大量的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等资料的基础上,特别是将地表地质构造的研究与深部地质构造和新构造运动的研究结合起来,更加深和丰富了对大地构造的认识。 1957年,地质部航测大队首次在我国东部发现了郯城—庐江深大断裂带。同时,大量的地球物理工作,为我国早期油田的勘探与开发提供了地质构造的依据。六十至七十年代,利用人工地震研究地壳和上地幔的结构,提出了部分地区的详细地壳模型和地壳厚度。在我国某些地区开始了古地磁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24.
地球是在不停的运动着。岩石层在它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总是在不断地变化,并旦永不停止。因此,在地壳的岩石中就保留了各次运动的构造形变和痕迹。由于结晶基底具有磁性,航空磁测能反映出基底构造的形态,划出异常的轴向分布图,就可以直观地显示烙印在磁性基底岩层中各类构造的形态。  相似文献   
25.
<正> 青藏高原位于亚洲大陆的南部、中国境内的西南部,它具有独特的自然地理景观,平均海拔高度为4.5—5km,是地球上时代最新的造山带。早在19世纪末叶,喜马拉雅山曾作为地壳均衡假说的起源地,该区发现了巨型的推覆构造,该区地壳结构所显示的纵横不均一性,该区为现代的地震活动区,以及高原独特的隆升和演化等,一直是国内外地球科学家所感兴趣的问题。  相似文献   
26.
全球地学断面(GGT)──以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为例吴功建(中国地质科学院岩石圈研究中心,北京100037)关键词地学断面,岩石圈,动力学80年代后五年,国际岩石圈委员会(ICL)提出了全球地学断面计划,美国康乃尔大学M.Barazangi教授倡议编...  相似文献   
27.
根据近二十多年来对地球的调查,获得了大量有关洋底地壳的性质和演化的新资料,从海底地貌及其几何特征,到地震、磁异常、古地磁及海底沉淀物的分布等许多新资料,都可以用海底扩张和板块构造的理论来解释.大多数现代构造活动正是发生在板块边界上,而板块边界和大陆一大洋边界已成为一些主要矿产资源集中的地方,也是重要的地震活动和火山爆发集中的地方.  相似文献   
28.
沿着亚东-格尔木地学断面,由地质,地球物理和地球化学综合数据,给出岩石圈演经的一般图像,青藏高原系由6个地体组成的;高原在垂向与横向是不均匀的,各地体间的组构是不同的;高原地壳的缩短与隆升是因素的,包括其中向北运动的印度板块的挤压作用及柴达木盆地阻力,地幔热活动比预期要差;喜马拉雅山带不同于安第斯山和阿尔卑斯山,有其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29.
任国泰  吴功建 《物探与化探》1997,21(3):197-197,238
今年4月1、2日,北京地球物理学会在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学术交流中心,召开建会十周年庆祝会暨第九届学术报告年会。中央及北京市40个科技单位的120位有关领导、学者和专家出席了庆祝会和学术报告会。这次会议的顺利召开,得到了地质大学领导、教师和同学们各方面的大力支持。庆祝会首先由地质大学副院校长毕孔彰教授致欢迎词。然后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学会挂靠单位———中国地质科学院和中国地质学会的领导,以及学会第一、二届理事长熊光楚教授,学会名誉理事长赵文津教授先后发表讲话或致祝词。学会吴功建理事长在庆祝会上做了题为“喜迎北…  相似文献   
30.
从实际资料出发,针对地学断面研究区域复杂的地学问题,运用人机交互解释系统,综合研究建立了表达断面结构构造的地球物理解释模型,追溯了岩石圈演化的地球动力学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