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6篇
地质学   22篇
综合类   1篇
  2006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22.
双变质带是地球岩石圈板块构造运动产生的重要地质图象,高压低温变质带是大陆上开展板块构造研究的重要目标。它是大洋板块在岛弧和大陆边缘之下俯冲形成的。蓝闪石及其共生矿物的存在是鉴别高压变质岩石产出的标志。板块构造理论问世以来,区域成因岩石学和板块构造矿物学有很大发展。这个理论引进我国十余年来,高压变质带(即高压低温变质带,下同)作为板块构造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也取得了成果。本文着重论述我国这方面研究情况,并对蓝闪石、冻蓝闪石的有关问题进行介绍和讨论。  相似文献   
23.
秦岭及祁连山构造发展史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一、前言中国地质,在南方与北方有显著的区别,这是人所周知的事实。但是这个划分以何处为界,和以什么地质条件作为划分的主导因素,则至今尚无使人满意的解答。作者等分析了我国解放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所取得的丰富地质资料,并于1973-1975年组成研究组分别对秦岭东西段及祁连山北部进行了考察研究,肯定了兰片岩和混杂堆积在秦岭和祁连山的存在,结合蛇纹岩带等,试图用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构造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