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21篇
  免费   1081篇
  国内免费   1357篇
测绘学   800篇
大气科学   970篇
地球物理   808篇
地质学   3636篇
海洋学   975篇
天文学   146篇
综合类   553篇
自然地理   671篇
  2024年   57篇
  2023年   181篇
  2022年   209篇
  2021年   227篇
  2020年   134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246篇
  2017年   161篇
  2016年   203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79篇
  2013年   300篇
  2012年   304篇
  2011年   278篇
  2010年   287篇
  2009年   313篇
  2008年   301篇
  2007年   318篇
  2006年   324篇
  2005年   259篇
  2004年   271篇
  2003年   269篇
  2002年   215篇
  2001年   184篇
  2000年   208篇
  1999年   210篇
  1998年   224篇
  1997年   235篇
  1996年   220篇
  1995年   236篇
  1994年   180篇
  1993年   171篇
  1992年   155篇
  1991年   150篇
  1990年   149篇
  1989年   100篇
  1988年   54篇
  1987年   54篇
  1986年   45篇
  1985年   42篇
  1984年   42篇
  1983年   31篇
  1982年   31篇
  1981年   27篇
  1980年   20篇
  1979年   13篇
  1978年   7篇
  1960年   6篇
  1959年   6篇
  1958年   13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06 毫秒
31.
加权分形分析和预测月平均海面水温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付昱华 《海洋通报》1996,15(2):69-76
  相似文献   
32.
1992~1993年,在对廉州湾及其邻近海域的环境调查中,首次对该海区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进行了测定。获得叶绿素a的春季平均值为1.00mg·m-3,秋季为0.29mg·m-3,初级生产力的平均值为301.5mg·m-2·d-1。文章对调查区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特征及变化规律进行了探讨,并与北方沿海的初级生产力水平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3.
34.
海洋肽类活性物质的研究概况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现代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的研究始于60年代 ,迄今为止已经发现具有重要生理及药理活性的化合物达2000多种。近10多年来 ,我国的海洋药物研究与开发也取得很大的进展。据初步统计 ,我国近海已发现具有药用价值的海洋生物达700多种。许多具有免疫、抗炎、抗肿瘤、抗病毒以及作用于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的活性物质先后被分离提纯 ,并且对其中结构特殊、作用强烈的物质进行了人工合成或结构改造 ,以求开发可供临床应用的新药。从海洋生物中得到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繁多,包括有多肽类、萜类、生物碱类、大环聚酯类、聚醚类等化合物。其中…  相似文献   
35.
日本鳗鲡早期阶段耳石中心核外周标记轮的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城华 《海洋科学》1996,20(1):46-48
1989年10月自江苏太湖捕获到日本鳗鲡亲鱼,经暂养、人工催产后孵出 仔鳗。对仔鳗耳石进行观察,发现耳石中心核外周存在标记轮,与1990年4月取样 子长江口启东的白仔鳗耳石中心核外周的标记轮比较,两者无显著差别。两者耳石 中心核与其外周标记轮之间都存在两个生长轮。人工培育仔鳗耳石标记轮(第3个 日生长轮)的存在证实了白仔鳗耳石标记轮是第3个日生长轮。  相似文献   
36.
本文依据大窑湾的环境调查资料为基础,系统地阐述了水体中化学要素pH、盐度、透明度、DO、COD、TOC、浊度、悬浮物、NH4-N、NO2-N、NO3-N、PO4-P、SiO3-Si、Cu、Pb、Zn、Cd、As、Hg、Cr、硫化物、六六六、石油等分布规律。诸要素主要是在潮流水动力支配下,形成扩散带。各要素中仅有无机氮和PO4-P两项含量超标,其余要素含量范围都是处于海水正常浓度水平,属于一类海水水质。文章并对各要素进行相关关系分析。  相似文献   
37.
红树林遥感智能分类方法研究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滕骏华  刘宇 《台湾海峡》1997,16(3):331-338
利用GIS信息中的红树林地域分布规律作向导,充分利用械树林区的光谱信息进行红树林植被信息提取。在对比研究常规的红树林图象自理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适用于红树林植被信息遥感监测的智能分类方法。  相似文献   
38.
本文在1982—1983年渤海综合调查资料基础上,分析研究了渤海初级生产力的地理分布与季节变化,环境因子与初级生产力之间的相关关系,并对渤海有机生产能力和渔业生产前景作出了评价,研究表明,渤海水域具有一定的生产潜力,其初级生产力为112g C/m2·a,每年的初级生产量为1000万吨有机碳,鱼虾贝类产量约为100万吨,水产品可捕获量在50万吨以上,调查研究结果可作为渤海渔业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的基础资料.  相似文献   
39.
研究并建立采自胶州湾的11株大小存在差异的新月细柱藻单克隆培养体系。对其核编码的SSU rDNA基因和叶绿体编码的rbcL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序列分析表明,11株C.closterium的SSU rDNA基因和rbcL基因存在很大的序列变异。依据rhcL基因核苷酸序列推导的氨基酸残基变异则明显小于核苷酸变异。分别通过两基因核苷酸序列构建的邻接(Neighbor joining,NJ)系统发育树将11株C.closterium分成相同的6个分支(clade)。通过SSU rDNA基因构建的NJ树将所有的细柱藻聚为一支。SSU rDNA基因NJ树将细柱藻分为2个明显的支系(lineage):支系Ⅰ由12株C.closterium组成,包括本实验分离到的全部11株C.closterium,该支系中部分节点没有得到较高的支持率(〈50%);支系Ⅱ包括2株C.closterium和1株C.fusiformis。在rbcL基因NJ树中细柱藻也形成2个支系,11株C.closterium组成1个支系,系统树中每个节点均得到很高的支持率(〉70%)。统计分析表明,支系Ⅰ中株系间的平均遗传距离高于其它微藻种的种内变异程度,差异极显著(P〈0.01)。上述分析结果证实C.closterium实际上是1个种复合体(species complex),可以被细分为若干个种。  相似文献   
40.
青藏高原东部多年冻土退化对环境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退化是本区多年冻土变化的基本趋势,不同区段退化幅度有差异,影响退化的因素除了全球气候转暖外,还有局地气候和地下水迳流。在退化敏感的地带,工程建设,牧区生态平衡都有不可忽视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