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6篇
  免费   118篇
  国内免费   149篇
测绘学   115篇
大气科学   112篇
地球物理   69篇
地质学   415篇
海洋学   90篇
天文学   7篇
综合类   66篇
自然地理   10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8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1篇
  2017年   17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43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45篇
  2011年   3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42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48篇
  2003年   29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5篇
  1996年   38篇
  1995年   26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19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7篇
  1987年   9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76年   1篇
  1964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8年   5篇
  1957年   4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91.
基于风险矩阵理论,初步建立了重大活动气象风险评估方法与流程,并以北京某重大庆祝活动服务为例,在多部门联合共同确定活动期间气象风险源的基础上,利用长时间序列气象资料及短期测风雷达观测资料,分析了庆祝活动期间各类气象风险的可能性,结合对活动可能造成后果的严重程度,利用风险矩阵开展了气象风险评估及风险控制研究。评估结果表明,庆祝活动期间主要气象风险依次为降水/阴雨、白天大风、雾-霾、夜晚大风、高温、雷电、低温等7类。其中,降水/阴雨、白天大风、雾-霾为高风险,夜晚大风为中风险,其余均为低风险,根据评估结果建立的风险控制原则和具体措施成功应用于庆祝活动风险控制中。与现有气象业务服务中天气风险评估相比,本研究实现了重大活动气象风险评估由仅考虑高影响天气出现概率向基于影响的风险评估的转变。  相似文献   
192.
为了及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有必要开发一种简单实用、适于各类型污染物的场地污染数学模型。通过污染事故发生后污染物在包气带、饱和带迁移转化的概化,建立了污染物运移的自由入渗模型以及降雨入渗模型并给出各自相应的解析解。无降雨时,考虑污染物在重力作用下随包气带向下渗透的作用,建立一维垂直入渗模型。有降雨时,考虑污染场地(包气带)中污染物迁移和转化的对流作用、扩散作用及挥发、生物降解、吸附、根系吸收等作用,建立包气带剖面二维溶质运移模型和饱和带平面二维溶质运移数学模型。建模过程中,假定降雨量的平均分布及土壤质地、水力参数以及有机物成分、种类均相同,同时假定污染物与多孔介质间的作用为线性吸附,植物根系对污染物的吸附遵循一级动力学。基于模型的解析解,实现案例的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该模型具有适用范围广、模拟高效快捷等优点,能够较准确预测污染发生后污染物在土壤中的动向、到达饱和带的时间以及饱和带中污染物的迁移情况。  相似文献   
193.
通过多剖面动态地气测量方法,在滇西某铅锌矿整装勘查区寻找新的有利找矿靶位.以勘查区已知铅锌矿上的地气异常组合特征及稀土配分模式为对比,结合前人开展的大功率激发极化测量资料,对新捕获的地气异常进行综合分析研究,最后在勘查区西侧确认有规模的新找矿靶位一处.  相似文献   
194.
地气场信息的地质学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四春  刘晓辉  胡波 《物探与化探》2012,36(6):1044-1049
以我国南岭矿集区的两个具有典型意义的区域:湖南黄沙坪和广西大厂,开展了地气场研究,目的是寻找地气场与矿体的关联规律.通过系统分析,研究了矿致地气异常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地气异常中成分比例的统计,可以判定隐伏矿体是什么成分的矿体;地气异常的元素组合中,可以提取围岩和岩浆活动的一些信息.  相似文献   
195.
地气测量在粤北某铀矿区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粤北某花岗岩铀矿勘查区开展了地气测量探测隐伏铀矿的试验研究.通过对勘查区4号和19号勘探线的快速地气取样,获取了U、Cu、Pb、Zn、Mn、Sr和稀土等38种元素信息.利用聚类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以及稀土配分、Eu异常判断等方法对矿体的地气异常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U、Mn、Sr、Zn等地气异常在矿体上方或矿体边缘位置有不同程度的显示;U异常与Mn、Sr、Eu、Cu、Pb、Zn、Ho有较好的相关性;矿体上方地气异常区具有相似的稀土配分模式和负Eu异常.这些特征可以作为判定隐伏铀矿矿致地气异常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6.
基于GIS和景观生态学的土地整理景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GIS技术和景观生态学理论方法,以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区市级投资重点土地整理项目为例,选取3类景观指标,对项目区内土地整理前后的土地利用现状和景观格局变化情况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景观类型中水田斑块占绝对优势,斑块分维数、形状指数呈下降趋势,表明斑块形状趋于规则和简单; 斑块数量和斑块密度降低,平均斑块面积和最大斑块面积增加,最大斑块指数增大,景观破碎度降低; 平均分维数和平均形状指数增大,表明景观形状较整理前变得规则,但总体形态变得复杂; 多样性指数和均匀度指数降低,表明在增加了景观分布均匀程度的同时降低了景观的多样性,景观类型有所减少。  相似文献   
197.
针对我国500 m球面射电望远镜天线(FAST),提出了一体化天文轨迹规划;给出了详细的数学模型及推导分析。相对于当前采用的FAST轨迹规划,该方法使得馈源位置和反射面位置的控制误差可以相互补偿。指出当馈源系统和反射面系统具有相同的测控延迟误差时,并不影响FAST天线的性能。  相似文献   
198.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3维空间信息系统成为国内外行业厂商和研究机构关注的重点,如Google的Google Earth。针对3维地理信息模型、瓦片金字塔技术、数据请求调度策略、可视化全球地形模型等相关的关键技术进行了分析,并描述了我们开发成功的3维实景地理信息网络平台及其应用。  相似文献   
199.
GPS CORS系统实时定位精度检测方法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GPS连续运行参考站系统(CORS)的实时动态定位(RTK)精度是用户最关心的内容.简要介绍了影响系统定位精度的主要因素,对GPS CORS系统的实时定位精度测试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几种测试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工程试验结果表明:综合使用几种方法,可以较全面、有效地检测GPS CORS系统的实时定位精度.  相似文献   
200.
在四川康定雅拉河拟选择建设水利工程的区域,联袂应用地气、射气与壤中α三种物化探方法,开展了探测隐伏断裂的工作.采用剖面控制方式,大致按线距2 km,点距20 m,完成沿雅拉河12 km长区域的探测工作.射气、土壤α强度、稀土、重金属等12种参数的探测结果表明,沿雅拉河流域确实有隐伏断裂存在,而且由至少两条分支断裂组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