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8篇
测绘学   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22篇
海洋学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航空重力在我国渤海西、南部海陆结合带进行了首次地质调查试验,并取得了成功.本文以航空重力数据为基础,通过地层密度参数的测定与分析,针对不同的界面,将优化选择法与垂向一导切线法相结合,获得了新生界底面深度,将优化选择法与帕克迭代法相结合,取得了寒武-奥陶系顶面深度,进而计算了新生界、中生界-上古生界的厚度;其中,垂向一导切线法属国内外首次尝试,效果明显.在此基础上,将测区构造层序自下而上划分为基底、上古生界-中生界和新生界等三大构造层.基于地层密度及其引起的重力异常的构造分层,是对传统地质构造分层方法的补充和扩展,为今后航空重力研究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22.
舒晴  周坚鑫  尹航 《物探与化探》2007,31(6):485-488
简要介绍了重力梯度仪的发展历程,重点叙述了旋转加速度计航空重力梯度仪的工作原理及研发过程,系统调研了航空重力梯度仪的仪器现状,跟踪了航空重力梯度仪的研究动态.  相似文献   
23.
西藏一江两河地区高精度航磁勘查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国土资源航空物探遥感中心于2000—2001年在西藏一江(雅鲁藏布江)两河(拉萨河、年楚河)地区开展了1∶20万~1∶25万高精度航磁勘查,发现一批具有找矿意义的异常、一组北西向断裂及其他构造形迹,为基础地质研究、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和矿产资源勘查评价提供了高精度的地球物理资料。  相似文献   
24.
我国物探化探找矿思路与经验初析   总被引:11,自引:4,他引:11  
依据入选《中国矿床发现史·物探化探卷》中的900多个案例,统计了物探化探方法在各类矿床上的找矿效果和取得显著成果的矿种;初步总结了物探化探(侧重于寻找金属矿产方面)工作部署、异常解释思路(主要是定性解释)和异常查证3个环节在思路方面的经验与教训。  相似文献   
25.
介绍了高精度航磁调查在西天山东段的应用效果.在高精度航磁图上,展现出多个不同磁场背景及磁异常特征区,它们是不同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及岩性分布的综合反映.该区不仅区域磁场特征明显,而且局部异常信息也极为丰富.在最新的高精度航磁图上,已知铁矿异常特征明显,为矿区外围勘探和同类地区寻找新的铁矿提供了依据.利用高精度航磁资料,新发现了五十余处铁矿异常,在2007年进行了地面查证的5处异常中,有4处见矿.这些新的铁矿异常的成功发现不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也为今后利用高精度航磁测量在类似地区进行找矿积累了经验.  相似文献   
26.
航空放射性测量由于其独特的优点,在区域环境辐射测量、突发核事件测量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通过一些实例来展现航空放射性测量在突发核事件测量中的优势,讨论了制定航空放射性应急测量预案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7.
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铁矿航磁异常特征及找矿潜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疆西昆仑地区蕴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通过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磁勘查,赞坎、老并等已知铁矿在磁场上特征明显,同时,发现了一批新的大、中型铁矿。重点介绍了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已知和新发现铁矿的航磁异常特征,根据高精度大比例尺航空磁测结果的分析,认为新疆塔什库尔干地区蕴含着找铁矿的巨大潜力。  相似文献   
28.
高维  郭志宏  周坚鑫  孟庆奎  舒晴  王纯 《地质学报》2020,94(11):3249-3262
海南岛高精度航磁数据分析及其居里等温面反演,对于探究海南岛及其相邻的南海大陆边缘的深部热结构具有重要研究意义。本文通过对海南岛航磁异常数据的化极和上延处理,分析了岛内不同构造单元的磁异常特征及其空间展布。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功率谱法,反演计算出岛内区域居里等温面的深度分布,结合海南岛区域地质演化、大地热流值、莫霍面与岩石圈深度以及地震测深剖面等资料,获得了如下认识:① 海南岛航磁异常带主要呈现近东西向与北东向展布,近东西向磁异常带被北东向异常错断和干扰,揭示了近东西向构造带要明显早于北东向构造带。② 海南岛居里等温面深度变化于16 ~ 34 km 之间,平均深度为24 km,其中,琼北新生代火山- 沉积盆地居里等温面深度明显偏深,大致相当于本区莫霍面深度,最深可达35 km,相对应的大地热流值偏低。③ 琼中- 万宁与东方- 昌江褶皱造山区的居里等温面深度明显偏浅,最浅仅为16 km,明显低于本区莫霍面深度,对应较高的大地热流值。④ 综合本文与前人研究结果表明,海南岛岩石圈厚度为55 ~ 90 km,为典型的去根减薄的岩石圈,莫霍面的温度为600 ~ 900 ℃,局部异常高的莫霍面温度,可能与本区软流圈地幔置换古老岩石圈地幔提供了热量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