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9篇
大气科学   11篇
地球物理   4篇
地质学   12篇
海洋学   7篇
综合类   6篇
自然地理   1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41.
黄河流域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物保护单位是历史时期区域科技、文化、生产、生活等信息的反映载体。运用核密度估算、最近邻指数、标准差椭圆等方法对黄河流域2 078处国家重点文保单位的空间密度、集散与方向特征给予分析,并运用地理探测器模型探索得出其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交互作用。结果表明:(1)空间密度上,文保单位在黄河流域整体上呈现东密西疏、连片分布的空间特征,核心区数量由史前时期到近代以来呈现波动变化的发展趋势。(2)集散类型上,文保单位的最近临指数为0.38,属于集聚型分布类型。(3)方向特征上,文保单位在黄河流域多呈现东北—西南方向分布,但魏晋南北朝时期旋转角为89.85°,东西横向特征最明显。标准差椭圆重心整体上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境内,但从史前时期到近代以来重心轨迹呈现西南—东北往复移动以及山西—陕西交替变化的特征。(4)文化事业经费、河网密度、年末人口数、非遗项目数量和A级景区数量均是黄河流域文保单位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此外,影响因素两两交互作用后多表现出非线性增强或双因子增强型关系,与独立作用时相比更具有空间分布的解释力。  相似文献   
42.
周成 《世界地理研究》2015,24(4):142-151
泰国旅华客源市场在我国入境旅游市场中一直占有重要比重。基于大量统计数据,运用时间变化强度指数、季节性强度指数和地理集中指数等定量方法,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对泰国旅华市场的时空结构特征及演化规律进行系统性研究。结果表明:时间上,泰国旅华市场从1985-2012年经历了初始发展、曲折发展、恢复发展和波动回温四个历史发展时期,旅华客流年际变化呈现明显波动——强力波动——趋于和缓的变化特征,年内月季分布集中性较强,主要集中于一年中的3-5月和9-11月;空间上,泰国旅华游客在我国地域分布较为集中且相对稳定,旅游客流主要流向云南、广东、浙江、江苏、四川等省区和北京、上海、广州、昆明、成都等热点旅游城市。在此基础上,提出进一步拓展泰国旅华客源市场的相关策略。  相似文献   
43.
大型渡槽的竖向地震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流体的位移有限元模式,借助于Ansys程序,考虑流体与结构之间的相互作用(作滑动边界处理),对3种型式的渡槽结构竖向地震效应进行了时程与反应谱分析。计算结果具有较好的精度,满足工程要求。本文的方法也可直接用于大型渡槽的水平地震效应分析。对于不同结构型式的渡槽,在七度抗震设防时,建议适当考虑竖向地震效应。  相似文献   
44.
根系和裂隙对土体水力和力学特性影响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美苏  周成  王林  谭昌明 《岩土力学》2019,40(Z1):519-526
为探究根系和裂隙对土体水力及力学特性的影响,利用有限元软件计算降雨过程中裂隙和根土间隙对渗流场的影响,并以渗流计算结果为基础,分析降雨对根系固土作用的影响,采用分区强度折减法对降雨前后根?土复合体进行直剪试验模拟,同时考虑了侧根倾角的影响。结果表明,裂隙和根土间隙为雨水入渗提供优先通道,降雨影响深度随裂隙深度增加而增加;有根系时降雨影响深度由主根深度决定,侧根倾角对其影响较小,考虑根土间隙影响的降雨影响深度相较于无根系工况增加了93.3%;根系能显著提高土体的抗剪强度,相对于垂直主根方向的不同倾角,侧根增加土体抗剪强度由大至小依次为60o、45o、30o侧根和无根系;雨水入渗降低了土体强度,同时削弱了根系固土作用,使得降雨后根-土复合体抗剪强度大幅降低,是许多植被覆盖边坡仍发生浅层滑动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45.
矿业权是以矿产资源为基础,以市场为导向,通过相应的市场规则,将资源转化成资本,将技术成果转化成商品,形成具有新价值的财产权。随着我国矿业权市场的逐步建立和完善,矿业权已逐步纳入到市场经济体系中。作为国有资产的矿产资源如何有效地按市场规律运行,已成为建立矿产资源管理体制的核心问题。笔者在实践中深深感到对齐齐哈尔市矿业权市场的现状、存在问题作一个分析探讨,对改进矿政管理工作思路,加快矿业权市场建设进程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46.
周成  殷建华  房震 《岩土力学》2005,26(Z1):205-208
应用一个高度非线性的三维各向异性粘弹塑性(EVP)模型及有限元法,对一水泥土桩(CDM)加固海洋土的复合地基进行数值模拟。海洋软粘土的渐进变形采用粘弹塑性模型来模拟,水泥土桩破坏前后的应力-应变关系采用一个双曲线模型来模拟,提出了一个简单且非常实用的数值分析方法来解决水泥土桩碎裂软化的数值模拟问题。将数值模拟结果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二者吻合较好。  相似文献   
47.
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之间存在压力与响应关系。以黄河流域9个省区为研究对象,以2004—2018年为考察时段,运用旅游经济发展指数、生态环境压力指数和动态变动指数对旅游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压力的时空特征进行分析,并借助解耦分析模型对两大系统的解耦过程给予动态研究。结果表明:(1)在空间上,旅游经济发展在黄河流域呈东高西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生态环境压力则具有显著的河段差异性特征,上游省区生态环境压力较小,而中下游省区环境压力较大且生态治理形势严峻。(2)在时间上,青海、甘肃和宁夏旅游经济呈起点较低但发展较快的特征,而河南与山东起点较高但变化不大。生态环境压力变化并未呈现显著的空间分布规律,山西为生态环境压力变动低等级省区。(3)多数省区旅游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压力两大系统2004—2018年呈由扩张性耦合到弱解耦、由弱负解耦到强解耦状态转变,解耦关系趋向良性方向发展。最后,从发展生态旅游经济、注重生态环境治理、建立系统解耦机制等方面提出黄河流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的系统解耦与响应策略。  相似文献   
48.
铼是一种战略性的稀散金属矿产,很少形成独立的矿床,多数以伴生元素的形式产出于斑岩型岩浆热液系统。研究表明,富铼矿床主要分布于活动大洋或大陆板块边缘,成因上主要与板块俯冲或碰撞作用紧密联系。富铼矿床成矿时代较新,主要为喜马拉雅期和燕山期。已报道的铼独立矿物约11种,主要包括自然铼、硫铼矿、铜铼矿、钌铼矿、氧化铼等,其中以硫铼矿为主。大多数的铼主要以类质同像的形式赋存于辉钼矿中,其次为黄铜矿、黄铁矿、黑钨矿等。富铼辉钼矿通常形成于中低温热液体系,辉钼矿中铼常显示不均匀性和多阶段性富集特征,最普遍的置换机制为Re4+?Mo4+。自然界中,由于铼独特的化学行为,铼可以以气相、络合物或离子的形式迁移。在不同的物理化学(如温度、pH、氧逸度、硫逸度等)条件下,相对低温、低pH、还原环境更有利于铼的富集沉淀。为了进一步完善铼金属成矿理论,需着重加强铼的成矿物质来源、赋存状态以及铼富集机制的研究。   相似文献   
49.
泰来县位于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三省(区)交界地带,幅员面积3960平方公里,境内矿产资源相对贫乏,砂石土矿开发迅猛。由于过去无序开采,矿业生产秩序一度出现过混乱,地质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乱采滥挖现象时有发生,就如何贯彻执行“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中开发”的矿业基本方针,是新时期矿业管理工作的新课题。泰来县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局根据国务院《探矿权采矿权转让管理办法》和国土资发[2000]309号《矿业权出让转让  相似文献   
50.
采用地面气象观测站、多普勒天气雷达、闪电、积雪深度人工加密观测资料、常规观测及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uropean Centre for Medium-Range Weather Forecasts,ECMWF)第五代大气再分析(ECMWF Reanalysis v5,ERA5)资料,对2023年12月15—22日山东半岛特大海效应暴雪过程的降雪特征及极端性成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此次过程有4站积雪深度突破本站历史极值,有1站2 d的日降雪量为山东半岛海效应降雪有气象记录以来的最大值,文登积雪深度达74 cm,超过山东所有国家级地面气象观测站纪录,是一次极端海效应暴雪事件。(2)欧亚中高纬度阻塞形势下两次异常强冷空气持续影响渤海和山东半岛地区,850 hPa温度最低降至-21~-20 ℃,冷空气强度明显强于往年12月海效应暴雪过程,造成降雪持续时间长、累计降雪量大。异常强冷空气是此次极端暴雪过程产生的关键因素,渤海海面温度(简称“海温”)异常偏高是有利的海温背景。(3)冷空气强、海温偏高造成海气温差偏大,700 hPa以下产生对流不稳定,使得降雪强度大;强降雪发生在海气温差快速增大阶段。(4)925 hPa以下存在来自渤海的北—东北风与内陆地区的西北风构成的切变线,产生强上升运动,切变线长时间维持形成“列车效应”。(5)主要降雪时段强垂直上升运动、高相对湿度层的温度为-20~-12 ℃,适宜树枝状冰晶形成和维持,有利于产生大的积雪和降雪含水比;2 m气温持续低于-5 ℃,0 cm地温在降雪开始时即降至0 ℃以下,且两次强降雪过程仅间隔1 d,均有利于降雪累积产生极端积雪深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